

人间要好诗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精选当代各种风格的好诗词。
公众号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358):2023年第36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廖国华:咏物而不囿物象,难得。尤转结,虽无厚重沧桑感,但颇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韵味。李江湖:“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感喟光阴流逝,青春不返,是传统诗歌永恒之主题。小诗以眼前鸡冠花切入,寥寥数笔,精神全出。“种花美少年,老在年光里”大有古人览镜自伤之感。廖国华:作者似乎不动声色叙述一个劳作活动,一个劳动过程。转结也只是用赋来说明一下,寓意于言外,不讽而讽,读后,总觉比痛斥怒骂更令人记得住。李江湖:三拖一句法。前三句越隆重、越严肃,翻出第四句则越觉荒诞和讽刺。廖国华:睡眠小事,小处着眼;生死大事,大处落脚,全篇饶有理趣,极易引人同感,尤以我辈龙钟者为甚。廖国华:气功疗法,说好说歹都有,难以定论。读吴谨此律,觉是他是说好派,好在哪,有诗为证。诗的中两联较为明确地再现了其治疗手段和过程,为宗门气功师张目,做到此,吴谨此律便实现了其创作意图。独孤食肉兽:君子难罔以非其道,可欺之以方。同是殊方,益明此方,诚非马氏葆国之方也。又“真元功疗”可知中医性平;末作“留得法夷俱好评”,或诗技、武功、医道三连彰矣。
廖国华:此为兽兽怀人之作,所怀之人于小序已交待明白,系老一辈亲友,时间拉得较长。上阕写田叔的农家生活,想像得到,应该是退休了返乡居住。下阕写疫中事,啥事,不是在路上便是困在家中。注意,困字是我说的,兽兽没说,只说了“秋雨四围窗”,词贵婉约含蓄,可也太含蓄了。结句“抡盘”可能是司机专业述语罢,应该不是写抡盘赌。作者自评:此写酒驾。未几又赋临江仙曰“有时斧赦未来柯”“百年酒驾意如何”,自知现代市侩其行无常,不与同光君子操行于天,且汗且惭。卢冷夫:一句“知进退”很关键,使这首咏物诗有了触悟、生趣,渐起清峭之势。李江湖:一扫悲秋情绪。“霜来”句别出心裁,写物写人,尽得其妙。卢冷夫:此作构思精巧,诗味醇厚,得天然韵致。“茶代酒”“砚为田”相映生情,好不悠哉。真羡慕廖老白米青盐的每一天。独孤食肉兽:“居安时取砚为田。”读来虚室生香,有氲氤采玉之致,可知大道不为时囿。尝就鬼妹之筵词曰:“酪块逾盆驰雪屿,面包迎刃展金田。有人瞳海碧溶天。”知廖公之醇、纯不可及也。

廖国华:咏物五绝,前两句述题,转结既出人意表又合乎情理。咏物诗不必面面俱到,只须取物的某一特征而生发,诗便立得住。廖国华:五绝为记游题材,此绝亦为转结出彩,盖使用了双关构句,想是水生花,作者此花当然指自然界之花。然而,读者又仿佛看到浴场上起伏的浪花和飞溅的水花。故颇具立体感和画面感。
廖国华:颔联大而不空,颈联风华自见。七句见新,全篇自成机杼。廖国华:咏怀古迹题材,善于取象构句,精于炼意造境,全篇如行云流水,略无滞涩,是为此类题材之正体。卢冷夫:首二句笔势舒缓,情思尤佳。后面之新巧比拟、飘然一问,于淋漓顿挫中可感别样诗境。卢冷夫:小诗生动,富含理趣。转结处颇耐品,因为无论笑与不笑,斯人心中已带禅意。

独孤食肉兽:大抵自中学课本《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化出,别有脑洞。独孤食肉兽:老而益亢、益活、益脑洞,是真老,迥异同光儿辈以嫩充老。李江湖:三四句不只词句新颖,更是新农村的农忙写照。又,“检阅”二字醒目,以重大词汇写细小生活,颇有聂绀弩《挑水》诸篇气势。

廖国华 生于1945年,湖北荆州人,《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斋名无妄,号村野之人,龙洲道人。自幼习诗,无门无派,以手写心,不拘成法,江湖上遂有“诗匪”之称。
卢冷夫 籍贯江西,1964年出生于辽宁,现居北京。原总参某部退休干部,大校军衔。现为《中华诗词》编辑部主任,解放军红叶诗社副社长、《红叶》执行主编。
独孤食肉兽 生即语言非礼者,侨于天地寡情人。今自更实名曾箬润。《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策划委员。

李江湖 本名李伟亮,别署挹风斋主人。中国诗歌网诗词编辑。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