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学校大门口,我遇到一个初一的女学生。她一脸戚容,散乱的头发遮住多半个脸,似乎遇到了很不开心的事情。我将她叫住,问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但是孩子一言不发。
这时候,送她的家长还没有走,于是我叫住询问具体情况。家长说,小学时同孩子一起玩的伙伴都分到了别的班,她很不开心,希望能够调到老同学所在的班级。家长还没有说完,孩子就抽泣起来。过了大约有半分钟,孩子快速的向教学楼跑去,我也快速地跟着她上了楼。
赶到她所在的班级时,我发现这个孩子就趴在课桌上,头也不台抬,伤心得抽噎。我还没有来得及跟她附近的孩子说要照顾好她时,班主任老师就走进了教室。我将所见到的情况向班主任老师叙述完后,反复告诉班主任关照好这个孩子,才走出了那个教室。
走出教室后,我脑子里老是回放着这个孩子入校时的场景。在这个孩子身上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别问题?上周就开学了,一周的时间都是在军训军度过的。军训是最能够增强凝聚力,增加归属感的活动。但是从这个孩子表现出的状况来看,她没有有效地融入到集体之中。问题出在哪里了?是主题班会不到位,是没有设计好团建活动,是这个孩子来到新的集体没有找到恰当的位置,还是这个孩子自身在交流沟通方面存在着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找到原因,分析症结,破解这个问题,尽快让每一个孩子都快速融入到班集体之中。 老师们,咱们的工作中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要是能够将这些细节记录下来,形成文字,并思考如何采取措施去解决相应的问题,这对我们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20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