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药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成效显著。据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王玲在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自 “港澳药械通”政策2021年落地实施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已累计获得批准临床急需进口药品26个(共83批次),临床急需进口医疗器械17个(共21个批次),覆盖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市19家指定医疗机构,惠及患者2501人次。该项创新制度也有力促进了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中山等地医药产业聚集发展。
此外,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王玲在近日的发布会上指出,广东已有10个港澳药品获得在内地注册上市的批准,另有4个正在审批,还有4个有意向申报。这标志着广东在简化港澳药品审批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位元堂药厂有限公司的“麝香活络油”已在大湾区内地生产并上市销售,这是“境外持有+境内生产”模式的成功实践。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港澳医药产业的生产用地和成本问题,还进一步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发展。
广东还在积极推进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的建设,以促进大湾区药械创新成果的转化、产业的聚集和创新发展。目前,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已实现对区域内的创新产品和企业实现全覆盖服务。
为了持续推进“港澳药械通”及港澳外用中成药的注册审批工作,广东即将发布第五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临床急需进口港澳药品医疗器械目录,涉及新批准的药品3个和医疗器械4个。
“我们的目标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区。通过深化药品监管综合改革,我们希望更好地满足大湾区居民的用药需求。”王玲说。
中国侨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主席庄守堃表示:“广东“港澳药械通”政策和措施都是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是医药产业融合的新里程碑, 鼓励更多的港澳企业参与,共同努力,为大湾区的医药产业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携手推动大湾区的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