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病了之后 (本文部分虚构)
文′魏增刚
故事发生在1997年秋天,在浙江宁海的一个电池厂。
当时我是正极车间的质检员。我是97年春节前从故乡商州去宁海打工的。我大专毕业,在车间实习一月后,春节前几天正式上班了,到秋天就工作半年多了。
“ 厂长胃病犯了住院了。”这天下班后车间工人小马拉住我,身穿一件脏兮兮的工服,拿着碗筷,拉住我的自行车到一边,告诉我。小马问:“你吃了吗?”我说,“我吃了,准备回宿舍去。”小马又问,“厂长住院你知道吗?”我说:“我真不知道。”他说,厂长住院一礼拜多了,他去医院看过了,给厂长拿了两盘鸡蛋,一件纯奶,一些水果,花了80多块钱。小马说“基本都是100块钱的礼物。车间100多人,估计看过的有100人了。这次厂长发财了,一个人平均花100块钱,刚咱车间就收入一万块钱,抵我们10个月的工资。不过,大家都拿的水果鸡蛋奶,估计厂长一家吃不完,就臭了。”小马笑了,他如黑人一样黑黑的脸上,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说来小马也可怜。他是宁海县一个地方的农民,初中毕业,40多了没有成家,他哥不成器,被法办了,他嫂子跑了,留下他侄子正在上中专,他在厂里上班,他母亲60多了,成天捡废品过活,他同他母亲供着他侄子上学,在厂附近租了一民房住着。
我说,“你挣个钱不容易,成天干又脏又累的活,起早贪黑的一天挣40多块钱,凭苦力挣钱哩,给厂长送啥礼哩?厂长工资高,还有别的收入(在附近开了一家歌厅),不缺钱,你送了80块钱的礼,两天白干了!”“别人都送哩,不送咋行?不送礼他出院给我们穿小鞋咋办?”“都不送礼就是那回事了,但都送了,剩下几个没送,怪难看的。”“你也应该去一下,以后对你有好处的,这是拉关系的一次机会,你大专毕业,与厂长熟了后,有好机会他会考虑你的。”
告别了小马,我回到了宿舍,与我住着的一名大专生一名中专生出去玩了,我看了会儿书,去找三平去了。
三平是西安市长安区人,高中毕业,39岁了,牛高马大的。他来宁海前,他媳妇嫌他“人不行”引着他女儿跑了,之后他在长安区一尼姑庵打工,结识了一个尼姑30多了,高中毕业,人长得漂亮,这个尼姑是宁海人,看上他了,他觉得配不上人家,没有答应,后来,她介绍他来宁海的。她认识厂长。三平来了之后,她还托人送了他被褥呢。三平的工作同小马一样,在正极车间干手工入环工作。
这时,三平刚好洗了澡,躺在床上。我约他出去,宿舍其他的七个人都笑我:“你好歹也是个质检员,不找个女朋友一块出去,成天找我们宿舍的三平,你有啥感觉吗?”三平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是老乡嘛!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
我同三平出来之后,我们边走边聊,我说,你知道咱厂长住院了吗?他说,他知道,他车间人都去看过了。
我说:小马告诉我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心里毛了。不看吧,大家基本上都去了,剩下几个没去的,厂长出院后,可能就好“收拾”了。看吧,得不少钱呢。
三平说,“我考虑你还是看一下为好,目光望长远一点。”“买啥哩?”“买两条红塔山,花220块钱。你和我们不一样,你是质检员,你送礼是保你工作哩!咱们从老家来,找个工作不容易,人生地不熟的,你的工作就更不容易。”
我是投奔高中同学小民来宁海的,起先在一家餐厅干了三天服务员,后来在一家宾馆干了40天的服务员,40多天后,宾馆裁人,裁男员工,裁了我。我找遍了宁海,幸好电池厂的老板心好留下了我,否则,我可能就回故乡了,这三平是知道的。
“我是老板留的,与厂长关系不大吧!”
“老板留了你,工作是厂长安排的。厂长虽然是聘请的,厂长官大着哩,谁不送礼可以进厂?厂里谁不怕厂长?厂长一到车间,个个工人如猫见老鼠一样。”
“如老鼠见猫一样。”
“就是的。”
“他不是胃病犯了吗,买烟不合适吗?”
“咋不合适?厂长开了个歌厅,那可是个消费烟酒的地方呀!这地方人消费高,抽的烟好,现在咱那儿人抽的烟最好的如猴王石林白沙4.5,5块钱的,平时人抽两块钱的,这里人平时都抽10块钱的哩。”
我们聊着聊着,就到了街上了。在街上,我买了两条红塔山。
后来,我就送了厂长了。
再后来,我又给质检科长送了一条170块钱的大红鹰烟。
大红鹰烟送出之后不久,质检科长就让他的初中同学(初中毕业)顶了我的工作,我被安排到自动化车间干又脏又累的筛粉工作了。一一这烟送日塌了。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附近一家淋浴器厂招广告设计及策划人员,我应聘上后,辞了电池厂的工作,在淋浴器厂实习了一月,实习结束才知道这厂里招我干普工。在三平的建议下,我找了电池厂的厂长,厂长安排我在电池厂包装车间上班。
到包装车间之后,起先我校5号电池,后由于身体不好,车间主任安排我校7号电池。一年多后由于身体原因,辞职回了故乡,走时也是在秋天,车间主任三平送了我,车间主任买了一把鲜荔枝……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秋天了,身边的菊花木荆花开了,秋虫鸣叫,习习凉风吹来,吹来了1997年秋天的往事。那是一段难忘的往事。
宁海一年要下200多天雨,秋天雨少。难以忘记,天高云淡的宁海的秋天,难以忘记宁海的工友特别是三平对我的帮助。
“病中冷却的故事,真的真的无法忘记,雪花飘飞的村庄模糊又清晰,感谢那个岁月,让我认识了你,从此,爱就迷失在了那片那片白桦林里,你的笑容曾鼓起我生存的勇气,就在那个时候,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拉着你的手,才能够走出冬季。
“千头万绪的往事,不知不知从哪讲起,雪花飘飞的村庄模糊又清晰,浪迹天涯海角不忘只有你,记忆中的白桦林永远抹不去,秋的落叶飘落的虽然沉重,岁月轮回让我再一次忘情去寻觅,因为很久以后,我还在感受着自己,放开放开你的手,才发觉故土难离。”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长安》《作家故事》《作家摇篮》《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商洛作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