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感受着秋的丝丝凉意,
信步在村落的街巷里,
蒙蒙思绪在脑海升起……
离乡五十载,难忘童年的记忆。
村土城墙高八米,
东西南北四门齐。
西出西门去上学,
东门戏院看大戏。
北门玩耍一身土,
南出南门去摸梨。
可爱胸前红领巾,
半参文革半学习。
二
村里老辈常念起,
古镇曾是富庶地。
田间土地也肥沃,
盛产棉花和鸭梨。
二十八家棉花店,
棉包经津销东夷。
大街店铺商贾集,
赶集拥挤也欢喜。
三
从小就听老辈讲,
此镇曾是抗日红色地,
正操将军在此有壮举,
1937年人民自卫队成建立,
跟定共产党去抗日,
盛名大扬冀中区。
这满满的探忆,
让人肃然起敬意。
我辈今天要牢记,
紧跟党走一生世。
乡村振兴做贡献,
振兴中华献全力。
不负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吕正操将军题写的“小樵”。
人民自卫军纪念馆。
原村大街中断南侧的供销社,已改建红色广场。
原来东城墙残留的根基已打上水泥护墙。
原有的旧门板商铺已改。但胡同还在。
紧靠村东门大顶,阔戏台,三厢二十多排的戏园子现在变成了居户。
愿我的故乡在乡村振兴中创造奇迹!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