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纪念老吴
王忆/文
立秋之后,孩子们开学了,过不了多久秋天的第一个节日就要来了。教师节,曾经在生活中已经渐行渐远的日子,不觉中在近些年又拉了回来。今年借着这个节日,我想纪念一位我的老师——与其说是怀念,不如说是纪念更为贴切。事实上,我连“纪念”也不打算用。怎么能用“纪念”呢?毕竟仍然觉得他没走远,还那么年轻,说不定这会儿正端着茶杯,夹着书本走在教室的走廊上赶着去教书……
可惜,这些都成了假设。好了,振奋一下情绪,从一开始我也不准备把这篇文章写成所谓的悼文,估计以他幽默风趣的性格,也是不想看到的。那我就聊聊老吴这个人吧!
我是在初中一年级认识了老吴,他是我那时的语文老师,也是我学生生涯中,对我而言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男老师。那年他还挺年轻,应该只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算不上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但看上去也不算是那么老练。个头确实不比帅小伙高,体形微微发胖,脸型是圆的,一副干净眼镜反倒把眼睛比原本放大了一些。我对他印象好,最初是因为声音和面相。如果用当初最直白的话说,不凶。(我小时候挺害怕跟男老师接触,因为会担心男老师不够有耐心谅解我某些不自主的行动。)后来发现,老吴是个挺感性的人,其实就是善。特别庆幸的一点,老吴做了我中学的语文老师,后来自然就发现了我的写作特长。头一回跟他比较密切接触也是一节作文课,班里其他人都在写,我是在家提前写好交给了他。然后他没改,反而是借助了那节作文课特地坐到了我旁边,现场做了讲解和批改。
初一下学期到初二学期都特别有意思,老吴不但认可了我的作文水平。还跟我做了一段时间的“网友”。他一学年给我列了十多个作文题目,让我自选题目,自由发挥。他跟我说,“其他不好做的作业就别做了,你就搞作文吧。写完直接发我邮箱,也省了打印和纸张了。”有时我一周只交一篇,发给他。然后过一天就能收到他回复的评价和意见,不会直接说是好或不好,而先是不断肯定,然后再提出不足。最后说,“以后一周给我两篇吧。”第二天见着他,我笑了笑,意思想说,一周两篇您的鼓励是让我挺有动力的,不过压力也不小啊!后来,我的那个邮箱弄丢了密码。像如今已经尘封了的老吴,再也没能打开过。
初二那年让我参加作文比赛也是老吴的主意。不知道他当年是怎么想的,从开始到最后,他都考虑得极为妥当。他当时就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为了你,吴老师那天也来,你到办公室用我电脑写就行。那是我第一次正式参加区里的作文比赛,机会是老吴替我争取的。
从前每天早上都能在半路上看到他骑着摩托“呼噜”一声,从旁边穿过去。那时心想,幸亏是小摩托,要是大哈雷他估计够呛。
最后一面见到他,这会儿想想,也得有八年了吧。早知道,应该多见几面就好了。二〇一五年,我邀请了他来参加我的第一本书发布会,那天他和我的小学老师两个人都准备了发言稿,做了分享。那次有些匆忙没聊上几句活动就开始了,后来那年12月份的最后一天,我被母校邀请回去做了励志分享活动。老吴作为学校教导主任和我交往最深的老师,全程陪同和介绍。前一晚,我们还互相发微信说,我在写明天回学校的发言稿,他说他也在写。我说您不用特地准备,就当平时上课一样就行了。他说那可不行,这次请你回来,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很重视的。可是哪有人会知道,这竟然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如今反过来想,也很欣慰那是最后一面。这么想来,于老师和学生以这种形式的最后一面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
直到今年暑假,我怎么也没料到刷朋友圈,居然刷到了老吴离世的消息。仅仅是一条朋友圈,仅仅是几行短语,老吴就这么突如其来地走了。一脸震惊的我联系其他老师反复去证实这一消息,遗憾的是,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是的,昨晚走的。突发心脏病,就五分钟。才……四十四岁。”有一位也教过我的老师说,“你知道的吧,吴老师一直非常关心你,总是以你为傲。”
我是知道他心里一直认可我,就像从前在课上读我作文,他从来不会当我面读,也很少当面赞许我的成绩。但他是认可的。
前几年我也“厚着脸皮”发微信请他帮忙。他很快回复说,你说的事,老师一定想办法帮。再联系他的时候,他已经调离了我们原来的学校,到另一所中学任副校长。有一回路过那儿,告诉他,我也住这儿附近。他说,“有时间过来参观参观,我们校园也很美的。”再后来,就再也没机会去了!
我之前说过,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打算写得很悲凉。只不过,从未想过,和老吴这一别属实有点早。我想或许他这会儿,应该还没走得太远。
七月半给祖辈们烧纸钱时,恍惚想到,现在天上不仅有已故的亲人,还有了晓红(已经走了七年的闺蜜)和老吴。 他们都太年轻,人生这一趟列车就走到了头。
人生在世哪有不离别的时刻,那就好好告个别吧。吴老师,好好地走,在另一个世界还做老师吧。你是来过这世界的一缕春烟,留下只专属你的香气。
王忆
王忆,85后,江苏南京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签约作家,泰州市作协特聘作家,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钟山》《小说选刊》等发表。著有长篇小说《冬日焰火》、短篇小说集《不虚此行来看你》、诗集《在静寂里逆生长》《拥抱月亮入睡》等多部文集。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诗人奖、第十届金陵文学奖、第八届上海好童书奖。中国出版集团发布的2018年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第3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