艽野纵横三万里,尘梦悲歌一百年
文~梦在远方
人们去湖南张家界旅行
少不了要到凤凰古城
凤凰故城虽然地处偏僻的湘西
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这里是汉族,苗族交界之地
从上古时期的“禹伐三苗″开始
苗人与汉人就在这里
不断冲突,不断战争
虽然每一个朝代
都有“勘乱征伐”的国家军队
但令人头痛的“军事调度”
每每让所有将官都疲于奔命
后来干脆效仿
三国时代曹操推行的“屯田制度”
将湘西大部分土地
收归国有,全部充公
“设卡防苗,屯田养勇”
当地百姓无地
被迫耕种“军队的屯田”
而耕种屯田者必须上交的“屯租”
约占全年收入的“十分之六成”
辛辛苦苦耕种一年仅能维持生活
军人,平民“社会待遇”悬殊
以便朝庭政府不缺兵源,随时征用
数以万计的凤凰人
就这样被“屯田制”的绳索
牵在旧中国的战车上,
当兵吃粮成了世代传统
孩子们从小就习惯并向往
兵营里的士兵舞枪弄棒,骑马冲峰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
凤凰人“尚武成习”己成当地民风
大大小小的战争
在凤凰这座小山城里
制造了许多的“军人世家”
也成就了无数“晓将英雄”
其中三朝元老(晚清,民国,现代)
陈渠珍的传奇一生,
如同链条一样
将晚清至新中国的若干历史事件
几乎连接得“天衣无缝”
陈渠珍,号玉鍪(móu),祖籍麻阳
1882年9月22日生于凤凰古城。
7岁入私塾读书
识文断字后,心高气傲,不甘平庸
原来在家族中的名字叫陈开琼qióng,他觉得不够“霸气耐听”
便改名“渠珍”
以喻珍宝,“空遗沟渠,唾手可得”
“富贵荣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因古书上有
“古者有鍪而绻quǎn领
以王天下者矣”
故又自号“玉鍪”,投笔从戎
25岁偕同乡学友林修梅
投奔晚清四川总督川边大臣赵尔丰
这个林修梅就是共产党
“早期领导人”林伯渠的堂兄
1909年,作为清朝的一名武官
时年27岁的陈渠珍
随军入藏,平乱抗英(英国殖民者)
由昌都、江达、至林芝,工布
四处转战,屡建战功
陈渠珍不仅作战有勇有谋
而且有儒雅风范,玉树临风
仁者无敌,保境安民,堂堂正正
在工布“德摩”驻防时
受到了当地的一位官员
——加瓜彭错的尊敬
藏人热情好客
陈渠珍受彭措夫妇之邀
前往他的官邸做客。
成事于有意无意之间
他在“家庭宴会”
嬴得了一个不到19岁
藏族贵族女子西原的真挚爱情
西原是加瓜彭指的亲生侄女
精湛的马术技艺,卓越出众
藏文化的书香气韵,
象白云雪山那样高远,纯净
没有说什么天长地久
没有讲什么海誓山萌
但西藏有一首古老的民歌:
"心怀坦荡的人
若能和他同行
即使靴子没底
也可坦然登程”
按说新婚夫妇是要度蜜月的
可惜在辛亥革命的乱世之中
容不得缠绵悱恻的爱情
只有铿锵玫瑰的
仗剑天涯,妇随夫行
为了避免入藏官兵
在保皇,反清政治立场上中“内讧”
1909年冬
陈渠珍决定带着新婚妻子
及115名湘西籍官兵
从江达出发,徒步离开西藏
开始了返乡归程
由于向导在怒江上游的
阿克河谷迷失方向
误入羌塘、酱通大荒漠无人区
九死一生
不得不沿通天河、
向柴达木盆地绕道前行
走盐淖地、青盐海、
翻日月山、
沿丹噶尔“茶马古道”最后才到西宁
历时223天
行程一万一千多里
经过无数
大雪冰雹,恶狼猛兽,沙浪狂风
几乎历尽了人间
所有“想到和想像不到的“困窘”
一百多人的队伍
只剩下7个人保住了性命
后来陈渠珍与西原辗转来到西安
只有陈渠珍知道
这位藏族女子万里追随的人间真情
如果没有西原放在怀里的日夜揉搓
他的“冻脚”无法走出冬天的阴冷
如果没有西原在狼群包围中与他背肩支撑
他的“病体”无法躲开豺狼的偷袭和进攻
如果没有西原忍痛将母亲陪嫁珊瑚卖掉以换取银子
他的“生命”无法在人生地不熟的西安得到“休养生息”的营养补充
半年多的“炼狱般”的“蜜月”生活
有多少夫妻“同恩爱”的幸福
刻骨铭心???
有多少夫妻“共患难”的场景
苍天感动!!!
没想到藏族出身的西原
由于颠沛不定
饥饿影响免疫力的正常功能
因中“天花”病毒,
在19岁的青春花季
不治而逝,呜呼哀哉,红颜薄命
两个人婚后
竞没度过相依为命八个月的
休戚与共
苍天不吊,揉碎美好
长歌悲悼,阴阳难逢
几乎走出了“黎明前的黑暗”
却无法拥抱“指日可待”
的幸福和光明
独留陈渠珍肝肠寸断,痛定思痛
“天将大任于斯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若论古今
但凡经历过生死
经历过真正的绝境的人
最后
或则看破一切、置世事不顾
或则沉稳坚毅,超凡入圣,
所有逆境的受创和磨砺
都是为了洗尽铅华后的成功
曾国藩曾说:
“精神愈用愈出,智慧愈苦愈明”
28岁,尚没“而立之年”的陈渠珍
不仅没有被“身心巨创”所击跨
反而过关斩将
在“湘西王”的道途中步步攀升
1913年回到湘西
先后担任过反对袁世凯
护法靖国联军第二军军长
继而升任,湖南第一警备区司令
其间曾与谭廷闿,程潜联手
敢于蒋介石,何健
等反动势力分庭抗争
他曾与贺龙将军义结“金兰之好”
沈从文是他的书记官和门生
与民国国务总理并兼任财政总长
熊希龄一直保持着交情
1936年,54的陈渠珍赋闲在家
静心梳理自己的戎马半生
将自己与藏女西原的
前尘往事付诸笔端
写成奇书《艽野尘梦》。
1949年11月他审时度势
顺应潮流
率部在凤凰正式宣布和平起义
迎接一个新中国的诞生
1952年初,因患喉癌
在长沙逝世,终年71岁
陈渠珍弥留之际,
留下八个字
“审时度势,守雌知雄”
陈渠珍作为爱国民主人士
他对湘西的发展贡献不可磨灭
曾经得到毛泽东肯定
和湘西地方政府的好评:
功彪西南天路
戎马一生,有《艽野尘梦》
声鸣古镇凤凰。
《军人良心》,看湘西升平
黄永玉先生幼时学画
也得力于陈渠珍的资助之功
受人“滴水之思”
黄永玉报之以“江河奔涌”
2012年,
在陈渠珍女儿和黄永王共同努力下
陈渠珍的坟墓
终于迁葬故里凤凰古镇
与西原合葬圆梦
黄永玉为西原特制了一座铜像
匍匐在陈渠珍的墓旁
应该,也只有这种表达方式
才能聚合天地真诚
弥补
两人生前不能厮守“锥心伤痛”
让人称奇的是
在陈渠珍墓的迁葬仪式上
据目击者称
当骨灰箱放进坟坑的一刹那
有两只蝴蝶翩翩起舞,似通幽冥
在墓地上空盘旋数秒后
便双双飞入南华山的森林丛中
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年距离西原过世
刚好过去了100年
生同衾,死同穴
一个世纪苦苦等
精诚所至全石开
生死相许人间情。
藏女西原生前虽然没有抵达湘西
但其死后纯净的灵魂
却永远地悬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册“人性的高空”
让后人思考情为何物?
让后人拥抱人性光明
让男人知道“建功立业”为女人而活
让女人知道“千娇百媚”为男人而生
歌曰:
我的心上人,玉骨云衫
松风侠气两袖间
怎舍他,孑然孤舟独行帆
擐huàn甲同尘共患难
狼烟笑着将面容熏染
饥困之后还有凛寒
只要握紧双手,就能心安
谁人知?
相濡以沫比生死更难
我梦见倦鸟翅断,冷彻天涯路
又听见母亲悯恤,声声唤
便问他?
若我先一步涉黄泉,会否孤独?
爱恋的 相拥御严霜
孤寂的 皓月可独享
以为此生
只需要兵来将挡年复年
谁知道?
阴阳一别可有暖?
我的心上人,明雪澄岚
春江送月鉴眉岸
乱世中,情义百炼千煅
未肯半分输慨然
待到思念将岁月磨穿
人海不再掀起波澜
孤灯催他,同将往事翻看
催开纸页上一朵泪斑
我可以枪林弹雨,泰然任无数
也可以挥刀见血,眉不蹙
却无力撞开命运墙垣
奔向红尘相逢处
衷情倾诉,闭双眼
爱恋的 相拥御严霜
孤寂的 皓月可独享
以为此生只消兵来将挡
哪知因一人,溃不能防泪流干
动心的 留宿在心房
镌刻的 初遇最漫长
经年后
他阔步河山走清旷
我自在蓬山舞蹁跹
旧人间
有我为他(她)魂灵安放
匍匐共拥,长醉天地五千年
梦在远方
2023年9月6日于印心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