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一为杨书记,中间的为王玉芬,第三位是社区的孙佳欣
在中海江城合唱团群里,每天都有一位叫心雨的人频繁发一些非常实用的链接或者各种不同级别组织的通知等。比如,七下八上的防汛时节,群里就出现天气预报、防汛常识,上级组织关于防汛的安排等等。这个人就是哈尔滨市松北区中海江城社区主任、党支部成员王玉芬。
玉芬老师40多岁,高挑的个子,一笑甜的让人感到从头到脚都是那么甜美。
她给自己起的微信昵称叫心雨,我不知道是要表达什么。但我从她的言行上看到了,她的爱心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她的敬业精神更像春雨一样,让事业的秧苗一天天茁壮成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或者结出累累果实。
有谁知道,就在她发放防汛信息的那段日子,她正在住院。她是大手术,虽然微创,但疾病确是有生命危险的。在那之前,她就有很多症状,她带着这样的病痛在岗位上坚持了50多天,后来疼痛再也坚持不住了,她才去了医院。当天就进行了手术。医生说再晚来会有很大风险。她发的那些链接,很多都是在麻药刚刚过劲儿的时候,也就是说刚刚下了手术台清醒后,她就开始看手机,接到上级指示精神,她立即下发,一刻钟也不耽误。
因为她知道,她自己的身体是属于她一个人的。洪水无情,台风无意,是影响到无数百姓的生命和财产的。在大爱与小爱之间,她总是站在大爱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去工作去做事。
采访中,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合唱队的钥匙就是玉芬负责。每天,她都按时绕道儿去开门,中午她又按时前往检查活动室的电闸关了没有,窗户关严了没有,桌椅等备品有没有什么变化……那天她没有按时来,朋友还不理解,给她打了电话问为什么不开门。电话那端的声音是苍老的,衰弱的。后来才知道,那个时间是她刚刚下手术台不久。朋友后悔万分,说的时候泪都快下来了。我听的时候泪也快下来了。不同的泪,一个是感激后悔,一个是感动和赞许。
没几天,她就上班了。她说,社区人手少,一个顶两个人用,我必须坚持在岗位上。
她是杨书记的得力助手。杨书记的身子骨瘦弱不堪,不到一年,瘦了十几斤。工作操心费力,让她多次生病,她就在办公室自己给自己挂吊瓶,有事了,立刻拔下针就去办。
玉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在行动上成为杨书记的影子。杨书记想做什么,她都能猜得到,不用吩咐,她立即去办,而且办就办的非常好。
杨书记忙,每天连饭都不能按时吃,常常有人要加杨书记微信。每到这时,玉芬立即拿出手机和对方加微信,并嘱咐“有事跟我说”。这样一来,她帮杨书记分担了许多工作。杨书记逢人就讲,她是我的得力助手,知音、知心、知己。
我经常出入社区,每天看到玉芬在那里马不停蹄的忙碌,每次社区开会,她都拍照安排相关事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她全部安排的妥妥的。
我多次提出写写她,可是她坚持拒绝,她的口头禅就是:“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我看来,应不应该看角度,看放在谁的嘴里说出来。大爱的人说应该做,那是高度。自私的人说我应该做,那是短板。
中海江城社区入住一年,成绩斐然,有目共睹,这和杨书记的领导艺术分不开,但更有玉芬和她的同事帮衬有直接关系。
中海江城社区这帮小青年儿们个个优秀,个个努力,才使得这个小区的所有工作走在太阳岛街道的前列。
千言万语,不知还说点儿什么,仿佛这笔很笨拙,该表达的意思硬是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只好等待续写时再现他们的风采。

右手边中间那位为王玉芬。
作者,记者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