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 约
作者:张仁敢
Z中学的老校长到龄退休,作为校长候选人之一的教师叶小民,凭着正宗科班出身和特殊人脉关系的条件,水到渠成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
叶校长就任前,曾有高人点化:为官不高声,沒有下属尊;当官不喝酒,君位不长久。因此,“明知酒有毒,偏与酒结缘”的叶校长,由“见酒色变饮酒胃寒”开始,下功夫暗练了三个春夏秋冬,终于成就了一副好酒量。
叶校长虽然酒龄不长,但酒德还算得上首屈一指的。人们公认他是:酒质不论好坏,酒友不分内外,菜肴不问孬赖,唯有一求:喝得痛快。最令人颔首称道的是:有约必应,有请必到。学生的谢师宴,从不缺席;同事的红白喜事宴,呼之必来;校外来客招待宴,欣然作陪。
叶校长上任后,穿梭于大小酒场,负面议论不绝于耳。有人悄悄透风给了叶校长,劝其注意点影响。叶校长态度生硬地说:我是听命于别人左右的人吗?我喝我的杯中物,让好管闲事的人去议论吧!
叶校长,原本是教学上的能手,教学水平是狗赶鸭子——呱呱叫,教学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自从当上校长之后,迷恋于觥筹交错的场面,疏于教学上的管理,一段日子里,他所教班级的学科质量总是倒数。学校教师对其评价是:叶校长的酒量上去了,学科教学质量下来了。班级里的学生也在偷偷议论:现在的叶校长,是名副其实的“酒囊饭袋”。
上梁不正二梁歪,三梁不正倒下来。由于叶校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懒于过问,部分教师认为有机可乘有空可钻,课外有偿家教的火焰呈升腾趋势。个别教师的做法由原来的偷偷摸摸发展到明目张胆。一位数学教师的原话:这道证明题的解法有三种,今天课堂上只讲一种,另外两种更简便更科学的解法在补习班课堂上讲。这位教师更为令人发指的表现:班上的学生不参加他的补习班,对家长的态度是为礼不敬冷漠待之,对学生的态度是面露秋霜嗤之以鼻。
一所学校,校长不用心管理,教师不安心治学,出现一塌糊涂的局面,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Z中学所在地的镇党委书记方大来,耳闻了Z中学及叶校长的相关情况,脑海中掀起了波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把叶校长请到了政府办公室。
“叶校长,Z中学是镇政府的对外窗口,你的责任光荣而伟大呀!”方书记十分和蔼地递上香茗。
“诚谢书记的抬举和关心!”叶校长在书记面前显得有点拘谨。
“今天请校长前来,不谈任何工作,只是表示我对君驾的敬重和诚意。”
叶校长像小学生一样,挺身端坐洗耳恭听。
“我与叶校长有一个共同志趣,那就是喜欢杯中之物。今天,我约你能够赏我薄面接受我的宴请。”方书记紧接着补充道:时间待定,但有一个特殊要求,为了你我举杯时刻的尽兴,在这之前,请阁下不要接受任何人的酒宴招待。
叶校长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唯领导命是听。哪怕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官,一概不例外。
叶校长,恪守方书记指令,平时的宴请,都以“今有要事、身体不适”为由进行拒绝。
叶校长因为离开了酒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时间宽余了,与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机会增多了,因而Z中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那年,Z中学毕业班的达标率在该市农村中学中位居第一,非毕业班的检测合格率同时获得第一。
该镇党委书记方大来履行诺言,正式邀请Z中学的叶校长和全体教师到政府食堂作客。
举杯之前,方书记亲自下位为叶校长满上一杯,并十分恭敬地给叶校长打了个招呼:叶校长,不好意思,我的邀约让你久等了。两人心有灵犀,对视笑着一饮而尽。
酒宴上,杯箸碰撞声,众宾欢笑声,一阵接着一阵,荡漾着十分和谐和欢乐的气氛。
【作者简介】
张仁敢,1955年生,江苏省高邮市人,中学一级教师。酷爱文学,曾在《江苏教育》《语文教学》《扬州日报》《高邮日报》和十多家网络平台等各种媒体发表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数十篇(首)散文、小说、寓言和诗歌等文学作品。自信:文学创作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也不是要证明自己有什么才能,而是记录生活、感动生活和回馈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内心世界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恩与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