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片由兰光武老师提供
主编:姚京平

百岁老人查锡彬
文/兰光武
诵/李华敏
原重庆铁路小南海采石场坐落在老鹰岩下,苗儿峡旁,那是生产铁路道碴的地方。我八七年去的时候,有几家人还住在半边洞。钟大爷和钟师母住在一个单独的洞里,里面有一张木板搁的床,一个大箱子,一个大背包,一眼柴灶,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钟大爷当过志愿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是个机枪班的班长。每天早上钟大爷背个背篼走在前面,钟师母拿个砸道碴的小锤跟在后面走出山洞,到了傍晚他们又一前一后回到洞中,炊烟伴着晚霞在半边洞升起。
石场的山和水感动着我,那里的人和事撞击着我的心,我写下了石场歌。
蜂窝山,
桔熟红遍半边天。
老鹰岩上青松劲,
半边洞里有炊烟。
我家就在山边边。
长江边,
苗儿峡口浪更掀。
气笛号子随波涌,
明月清风映山间。
我家就在江边边。
危岩间,
绳索系腰苦登攀。
绝壁钻孔寻常事,
悬空点炮险更添,
采石常在山巅巅。

查锡彬老师傅参加俢筑过宝成线,川黔线,成渝线最后来到采石场的。查师傅是七八年八月三十一日退休的,退休了就回到了老家资阳的乡下。到今年已退休四十五年了,前几天还是他百岁生日呢。
查师傅身体虽不如年轻的时候了,但説话声音洪亮,身板还硬朗。隔天都要走上十里地到街上买酒和东西。还要和老伴到果林里扯草,和到坡上弄点柴火。当年他在采石场当食堂搬运工的时候,扛150斤大米行走如飞,走几里路不在话下,那一次与食堂管理员刘光富打赌,扛300斤面粉从山脚一直扛到山上的食堂不歇气,赢了半瓶江津老白干还与好友分享。
查师傅的前一个老伴零五年病故,零八年查师傅85岁了,又找了一个比他小二十二岁的老伴。查师傅讲儿女都出去了,孤独不是个经,白天望墙壁,晚上看星星。又找个伴有个帮衬,有个人说话也好啊!查师傅莫说是枯木逢春,也算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查师傅迎来百岁生日,甚是高兴。他喝了口酒慢慢地説道,我们这乡下空气好,自己种点菜吃。我们还有口水井,冬天冒热气,夏天冒冷气,那才叫冬暖夏凉。门前望去,山清水秀,屋前屋后,翠竹环绕。四季有花香,天天有鸟音。晚上清静,睡得安稳睡得香。是啊!这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果蔬自已种,不愁吃和穿。小酒喝自在,快活像神仙。

查师傅摸了摸胡子又细细道来,要说日子好啊,还是现在好,要说变化大,还数这些年。我退休45年了,退的时候才几十块钱,现在有几千块钱了。这十多年,年年都在长,对我们老人还有格外的关照,逢年过节单位还多少发点。这个钱细水长流,跟火车时刻一样安全正点,比多少儿女说要来看父母都准时哟!
查师傅干了一杯感慨万千,人要活得开心,活得知足。不与人家比高低,多活几年什么都比过来了。现在我每天两顿酒,中午喝几杯,晚上喝几杯,人高兴了再多喝几杯。有大鱼大肉喝得下,喝个“四季财,好又来”,喝得满脸红霞飞。没有菜的时间,拣块豆腐乳也喝得下,自斟自饮,喝到高兴时,哼两句川剧,不亦乐乎!
山中能找千年树,世上难寻百岁人。查师傅又干了杯显得有点激动地说,人这辈子不容易啊,十年兴亡多少人,能活到百岁是托共产党的福哟!我还想回采石场去看看,我还要多活几年,过过那个实现中国梦的好日子!
查师傅在微醺中还在把美好的生活向往,他仿佛听到了他儿和媳妇去参加演出过的石场歌。
作家简介:兰光武,当过知青下过乡,当过铁路养路工。
朗诵家简介:李华敏,笔名淡淡的茶香。现任《世界诗人》《诗意传情诗社》《茶韵文学诗社》《海岸诗歌金牌主播》《采菊文苑》《全球诗歌辽社文化网络传媒》多家平台主播。有作品在微刊平台出刊。市级区级朗诵大赛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