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即占》
童颜潘鬓半挥间,万事如云更似烟。
夜梦青山千百次。思来处处若乡关。
注:人过中年,奉老扶幼,持公顾私,凡事纷杂。婚丧之讯,月常二三;同辈之逝,时有所闻。轻松几无,烦重日甚。然无功名之求,亦无谤诽之扰。无悲无喜,视顺逆如昼夜之往复,观荣辱若阴晴之自然。
唯日思渐少,求无事以暮降;夜梦渐多,愿安然到晨明。回首涉世数十年,仿佛瞬间,幼时之经历清晰如昨,近来之所遇反模糊似梦。今余近六旬,梦多山水,境颇似故园,思归乎?人老矣?
《回笼觉梦醒》
不知何往只前行,忽觉周身水浊清。
似惜衣袍稍惜命,醒来大汗映孤灯。
注:年过半百,夜梦多山水,概生长于大山深处却缺水太甚之故。梦中大水或清或浊,身在其中不知何处,恐湿鞋衫,而不畏其险,唯踏波而行。
人在世上,所遇常非所愿,所得多非所求。步步皆由己定,结果却事与愿违。回头而望,履印浅深有无,数十年似纷扰杂梦。境由心生,欲甚则眼界狭;淡泊则格高远。道自简出,繁复则意念乱,苦烦生矣;真纯则性澄清,逍遥达也。
《梦遇聂绀弩》
薅苗挑粪舞东风,浅唱高吟垄上行。
多少权豪烟灭尽,梦中唯有散宜生。
注:聂绀弩,号散宜生。曾入黄埔军校,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后担任中宣部总干事、中通社副主任,鲁迅"十二弟子”之一。战争时期,任大型报主笔。建国后专于箸述,文革中曾蒙难。周总理戏称“聂为20世纪最大的自由主义者”。夏衍称:“鲁迅之后,杂文写得最好的当推聂绀弩第一人。”楼适夷说:“聂绀弩是才子,一独立特行出类拔萃的才子,其《散宜生诗》乃千古绝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于学长宁云峰处借得《散宜生诗》,归读至忘食。其题材广泛,劳作食寝信手拈来,把锄草当舞蹈,将放牧作飞翔,诙谐幽默却含辛酸,语言直白浅显却辛辣且句句皆切世理,确为大家手笔。致床头,每晚必读,诗风亦为之大变,由追求辞藻华丽到平淡朴实。后经宁兄数次索要,终极不情愿归还。
散宜生,周文王友,西周开朝功臣。聂前辈自号“散宜生”,以其个性,定不会以功臣自比。散,闲散无用之意,聂前辈虽有自嘲之意,恐更合老庄无为之道。人争名夺利一辈,甚至为欺天害理之事,到头来也只落得身心俱疲,何必!倒不如闲散自在更合自然更宜长寿!
——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卫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