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街
作者:陈姝凝
我小时,特别喜欢老家青石板那条街上卖的糖葫芦。红艳艳的山楂串到竹签上,再由焦黄焦黄的糖浆一裹,光是看着就足以让我咽上三口唾沫,在一咬脆脆的外壳,软软的山楂肉,酸甜结合,每回都吃的那个糖浆化了,抹的手上嘴上脸上全部都是,还总感觉不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味道,时至今日,我依旧很馋它。
那时我天天缠着外公外婆给我买,外婆不由着我,她总是不想让我吃些垃圾食品,担心着我的身子,外公却是顺着我,当我大快朵颐时,便带着笑,笑到脸上堆满了褶子。一串是不够的,我要吃必然得来上两三串。一串吃了,意犹未尽,两三串刚刚好,让我的肚子都饱饱的,晚饭都不肯吃两口。跟着外公有口福,我也自然天天缠着外公。
外公特别喜欢出去玩。于是当他去看河的时候,河岸边的石头堆里一定有我的身影;当他要去爬山的时候,他的身后必然有我奋力追赶的身影;即使他只是去赶个集,我也一定会出现在玩具摊前呆呆傻傻的蹲着。端午我便跟着外婆包粽子,包的丑了就给外公,包的好了,就留给自己。清明节去扫墓,我也会不明所以的学着姥爷——跪拜。在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泥土被浸湿了,空气中夹杂着一种青草的香味,还有泥土的气息。我穿着外婆亲手缝制的衣服,跪在土上,双手撑着地磕了三个头,然后又不明所以的跟外公外婆回家。
记得那是一个春天,太阳温温柔柔的照在大地上,万物都冒出了头,树上长出的新芽遮住了部分阳光,于是那些零碎的阳光就是一面被打碎的镜子,没有人打扫,就这么散落在地上。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春风拂过我的脸颊,夹杂着一些花香,路边的草丛中时不时冒出一两朵花,颜色各异,有高有低。而我却违和的想到了青石板街上那个卖糖葫芦的小车。
我边嚷着:“姥爷姥爷,我想吃糖葫芦。”
外公没有回头,而是对我说:“别了吧,马上就到家了,你外婆给你煲了鲫鱼汤,回家喝鱼汤去吧。”
“不行不行,我就要吃糖葫芦。”
“好好好。”
那天外公出门没带钱,口袋里只备着给我擦嘴的纸巾。外公迟疑了一下,他要去赊账吗?外公这个人最讲究气节——在三个孩子上学没钱的时候,他都不肯开口问别人借一下,而是一个人去打好几份工。当时在工地上跟朋友一块干活,结果切断了一个数手指,他没有追究朋友,老板也只付了医药费,他也不去要。而此时,小车旁围满了人,外公杵在原地,像是思考,随后,他让我不要乱走,随后双脚一蹬,飞快的往家骑。夕阳包裹着右侧的房屋,外公身体的轮廓被阳光镀了一层金边,单薄的身影更显,被汗浸湿了的背心,因为速度太快,被风吹得鼓鼓囊囊。
后来我去上了学,假期回来时,外公躺在病床上,花白的头发,蜡黄的肌肤。眼睛周边黑乎乎的,眼窝已经凹陷了下去,皱纹爬满了外公整个脸 ,嘴唇是干裂的,颜色灰白灰白的,裂缝中几道隐隐的血痕。我站在床边上崩溃的大哭,嘴里不停的喊着:“姥爷,姥爷。”外公没有应答,只是眼睛里留下两道清泪。那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无能为力的痛苦。
后来我又去了那条街,青石板路已经被翻新,老旧的房屋也已然消失不见,各种花色的招牌,网红小吃店赫然显在眼前,我越走越深,可却再也找不到那个糖葫芦的小车了。我看它眼前的金碧辉煌,烟火满堂,心里却空荡荡的,丢了一些东西,一些再也找不到的东西。
外公要我出人头地做一番大事业。可我不想做了,我现在只想让外婆身体平平安安的。
现在我长大了,也见过千千万万的人,像你的身形,像你的眼睛,却终究不是你的脸庞。
外公辛苦了一辈子,小时候为了供孩子读书,什么脏活累活都干。晕倒前还没有休息过几天。
我祈求现在外婆的身体无病无灾,可我好像不是那个受上天眷顾的孩子。在一天晚上,外婆搂着我,我睡得很熟很熟,第二天我起来的时候,外婆也睡了。
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我置身在一个绿草茵茵,百花齐放的地方,外婆和外公坐在摇椅上面晃呀晃,我哭着跑过去,大声的喊着外公外婆他们远远的看到我将手上的糖葫芦对着我晃了晃,招呼我快去吃呀。但是在跟前,我却摔了一跤,好疼好疼,鼻子一酸,眼泪直淌,模糊了视线,我想要在外公外婆的怀里面撒娇,可当我抬起头的时候,外公外婆不见了,摇椅就那么静静的立在草坪上,也不再摇了。
醒来后,天还黑着,高楼大厦也仅有一两家开着灯,他们在等谁回家呢?天空上深蓝深蓝的几片薄薄的云,像是月亮的棉被,浮在周围,就像是小时候我蹬被子,外婆轻轻给我盖上一样。
天空中有两个相邻的星星,对着我,笑。

【作者简介】
陈姝凝:女,2010年9月生,属虎的。现读于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她在四年级时参加《山东省青少年航空主题征文比赛》获一等奖。个人喜好:绘画、书法、写作。
投稿加微信zxq13910331606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