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作者:梁平林
再过几日,就是母亲的周年祭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间一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不思量,自难忘。回想当时,母亲离世时的情景仍还历历在目,令人悲痛不已。打点行装,准备赶赴老家为母亲做周年祭奠。但心头总有一丝结念萦绕其间,挥之不去。总觉得还有一件什么事情没有做完。
在母亲去世后,我本想就为母亲写一些文字,以纪念母亲不屈的一生和她跟病魔顽强斗争的精神。但总也拿不起笔来。原因是在母亲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深陷悲痛之中不能自拔,生怕一触及神经,就再度陷入其中。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生于1938年12月2日,是家中的长女。她从小就承担起了孝敬父母,照顾弟妹的重任。1955年9月29日和父亲结婚后,她积极要求进步,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合作化的热潮之中,并于次年5月17日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家里,她吃苦耐劳,相夫教子。由于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她就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孩子和照顾家庭的重担,还要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一路含辛茹苦,毫无怨言。
母亲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选择就是生下我们姊妹5人,即使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她也从不相信养不活我们,她不认为我们就是家庭的拖累。她无微不至,像母鸡护小鸡一样勇敢的呵护着我们,把我们一个个培养成才,这也是她老人家撒手人寰时最大的安慰。在政治上,她也是个很要强的女性,她曾担任过初级社女社长以及第三小队队员等职务;她积极带头参加义务劳动,甘当无名英雄;在1958年大炼钢铁的年代,她带头参加杏树沟会战,砸矿石,炼生铁,奋勇当先,巾帼不让须眉;之后又担任高级社女社长。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她深谙待客之道,贤惠待人,为乡邻及亲朋好友所称赞。每逢有工作组来人,她总是第一个主动接受派饭,无私奉献。
在我们儿女们的眼里,母亲就是家,家就是母亲。母亲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母亲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母亲,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1971年,她曾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在群众中起到了标杆和表率作用。2021年,母亲和父亲双双荣获了“光荣在党50年”荣誉称号,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奖励。在经年的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家庭教育上,母亲都是先进分子,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和地位。即使在八十多岁的高龄阶段,她还仍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大事,积极参加党员支部生活,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也为我们儿女树立起了人生的榜样。
母亲的离去,让我们痛感精神上的无助和空虚,我们顿觉失去了一份深深的依恋和寄托。我们再也听不到她对我们子女的谆谆告诫和深情的呼唤了。
母亲,当我们姊妹几个在您晩年可以报答您养育之恩的时候;当我们期望您老人家给我们指点人生迷津的时候;当我们想和您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您却匆匆离我们而去了。真是苍天无情啊!
多年的辛苦劳作,给您老人家落下了无尽的心酸与病痛,让您老人家在临终前还备受煎熬和磨难。看着您老人家在病床上极其痛苦的表情,我们儿女们个个都心如刀绞,无助无力。可我们却不能在你面前落泪,我们只有偷偷哭泣;我们只有把泪水咽回肚里;我们只有怨恨医学不能创造出奇迹。拯救我的母亲。我苦命的母亲啊!
母亲深深地爱着我们。母亲的爱使我们常常想起,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母亲那愁苦的表情和温暖的胸膛;母亲的爱是我们游子归家时那满桌可口的饭菜;母亲的爱是我们有了成绩时给予我们的深情拥抱;母亲的爱是我们远行时说不完的叮嘱和眼里噙着的泪花…… 母亲啊!您累了,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母亲,您一路走好!
在母亲病重的那段时日,我陪母亲在乡下住了一段时间,亲眼目睹了母亲被病痛折磨的情景。于是,作为儿子,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母亲减轻痛苦。母亲多年羸病,身体虚弱,儿子就给她买来营养品;母亲吃不下饭,儿子就陪她医治放支架、做流食;母亲睡不倒觉,儿子陪她嘘寒问暖;母亲起居不能自理,儿子帮她端茶倒尿、擦身洗衣;母亲情绪烦闷,儿子陪她聊天、晒太阳;怕母亲长时间坐卧肢体僵硬,儿子给她做扶滑椅,鼓励她迈步走路......总之,只要是母亲需要的,儿子都尽心尽力。终于,儿子所做的这一切换来了母亲求生的些许欲望。也正是这样,母亲在养儿防老的心理上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与病魔搏斗的信心也高涨了起来,平时也不频繁地喊叫了,也开始配合治疗吃饭了。尽管吃饭依然很艰难,有时一碗饭要停顿几次才能吃完,但她还是坚强的支撑着,不给儿女们添烦。儿女们也希望母亲能奇迹般地康复。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病情不断的加剧,精神一天不如一天,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就像熬干了的油灯一样,火苗渐渐地暗淡了下去,最后熄灭了。母亲啊!母亲,您走的是那样的安详,您走的又是那样的不舍啊!儿女们多么希望您能再多活几年,看到您所期待的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呀! 苍山如泣,萧风冷雨天灰暗;洱海斯啼,残月寒霜地裂崩。子欲孝而亲不待,母亲的大恩大德,儿女们再也难以图报,唯有青山常在,思念常存。愿母亲在天之灵安然无恙!愿天下永无病灾,人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