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夫在诗外:近年诗读随笔
近几年经常读到一些有问题的作品,既有微信群里看到的,也有在诗词作品 集里读到的,更有在大小诗赛中被大家推崇的作品,有的还是经过初复评拟进入 等级奖评审的作品。这些作品缺乏诗外功夫,让读者觉得他们严重缺乏人文知识 的积累。
下面就凭记忆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作品”,加以适当点评,作为《功 夫在诗外:读诗随笔之一》记录下来,希望给读者一点启示。如果一不小心得罪了某位诗人,实在不是有意为之,并在此深表歉意。罪过!

1、雁南飞之画外音
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19年10月,陈作耕主席在长青树诗友会 微信群发了一个《雁南飞》的短视频,我建议他发动大家写诗,他表示赞同,就赞助发起了一次24小时内题《雁南飞》视频五绝竞赛活动,他还带头写了一首五绝。这个活动颇有创意,十分成功,效果很好。
期间有个小故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周兴海秘书长把评出的六首优秀作品发给 我看时,其中四首确实不错,但有两首被我否定了。
其中一首的第三句是“沧桑千水外”,“千水”用在这里显得极为别扭,似有生造之嫌,古人用“千水”时也是与“万山”并列而用的,作者想表达万水千山的意思,但受到格律约束就简化为千水,显然不妥,是一大瑕疵。
另一首问题更多,每一句都有问题。全诗如下:
长空写一横,过处更留声。
沿路报秋去,归来好省耕。
且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句:长空写一横,属于拾人牙慧,类似的句子,千年以来有太多的人写过类似的诗句,不足为法。
第二句:过处更留声,“雁过留声”本来是一个洗练的四字成语,作者非要 改成五个字,是不是多此一举,显得蹩脚?
第三句:沿路报秋去,千古以来有布谷报春之说,形容万物复苏,说秋天的到来则常用一叶知秋来形容,有忧伤悲情色彩,陆游诗“落叶无情先报秋”,也是这个意思,但作者写大雁“沿路报秋去”,怎么读都有一种欣喜的意味,十分不妥。
第四句:归来好省耕,作者显然不懂得“省耕”两字的含义,凭想当然就用 在了诗中。省耕是指过去封建帝王关心农事,微服私访,巡视春耕。这与北雁回 归又有何相干呢?完全是风马牛。
结果自然是这两首诗被撤下替换了,我告诫评委说,今后应尽量避免这种让村姑穿旗袍的做法。
2、无须绿卡五洲游
还有一首绝句是写深圳世界之窗景区的,当时大家也很看好,初复评委还欣然向我推荐,但我看了一眼,就一票否决了。其中有一句是“无须绿卡五洲游”,特别刺眼,意思是在“世界之窗”走一圈,不用绿卡就可以周游世界。问题就出在“绿卡”上,绿卡是一个国家发给外来人口的长期居留证,只能在居住国使用,与护照完全是两回事,因此“绿卡”是不能游五洲的,如果将“绿卡”改成“护照”就没有毛病了。这种常识性错误实在不应当出现。难怪经常有人说,现在的诗人大多文化素质不高,甚至连基本的常识都缺乏。

3、寒云鹭影蘸潇湘
一些人写诗容易出常识问题,而评委也往往看不出来,于是就稀里糊涂获奖了,这是当前诗词界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突出的问题。
第三届中国梦诗词大赛的评委选出了几十首入围律诗,其中有一首律诗是 《题深圳湾》,颈联为:江浦沙堤延碧落,寒云鹭影蘸潇湘。这里出现的“江浦”与“潇湘”,均与“深圳湾”不搭界,完全是风马牛与拉郎配。我指出后,大家同意我的意见,于是这首可能获奖的诗被初评委刷下来了。这说明一些诗人与评委在知识结构与对事物的认知上都有缺陷,缺乏应有的 诗外功夫,也反映出诗词界的整体文化水平有待提升。
4、较场尾与大梅沙
当时还有一首五律,题目是《较场尾》,文字表达与诗感都还不错,也入围了,后来大家让我把关,我就指出存在闭门造车的问题。其中颈联为:红树重游起,梅沙不敢忘。
首先,较场尾滩涂或者附近海域并没有红树林,这是典型的想当然;
第二,大小梅沙距离较场尾有二十多公里,是两处人文定位完全不同的海滨景区,扯到一起莫名其妙,毫无道理;
第三,更要命的是,作者表明了自己是“重游起”、“不敢忘”,说明他至少去过较场尾两次以上,遗憾的是作者可能根本就没有去过较场尾,也没有做必备的功课,如此“虚构”,哪有艺术的真实可言?这首诗最后自然也被淘汰了。
5、洋务维新一百年
我看到过一首获奖律诗,主题是写近代历史的屈辱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功底与技巧都不错,但其中有一句“洋务维新一百年”,在概念上就错得离谱了,当时评委都没有指出来,成为漏网之鱼。
近代史常识告诉我们,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于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 破产,大约经历了三十多年,随后的维新运动至1898年戊戌政变也失败了,两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加起来算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不过五十年而已,怎么会有一百年?即便是从鸦片战争算起至辛亥革命也就是七十年。唐德刚先生不是写过一本《晚清七十年》吗?讲的就是这段历史。因此这句诗改为“洋务维新五十年”就说得通了。
写历史题材或涉及历史的作品,没有一定的文史知识积累和诗外功夫,不但写不出深度和味道,也容易掉入常识的陷阱。写咏史诗,应当对所写的这段历史烂熟于心,反复把玩,真正搞懂了再动笔。历史并不好玩,一不小心就弄错了,况且写咏史诗还必须具备高度浓缩历史、精准概括历史的诗外功夫。

6、瘦马还须着一鞭
前几年,我偶尔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首律诗,是一首自勉作品,记不起作者是谁了,写自己当选为一个诗词组织的一把手,踌躇满志,想干一番事业,希望靠大家支持,请广大诗友多鞭策,最后就来了这么一句“瘦马还须着一鞭”。
我当时看了就感觉吃了一粒怪味豆,滋味很不好。问题就出在“瘦马”这两个字上。宋元以前,“瘦马”的文化意象相对固定,大抵与“古道”、“夕阳”兼容,有几分苍凉色彩。但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瘦马”就被赋予了不雅的市井文化含义,当时的富商低价买回贫困童女或雏妓,养在家中,教以琴棋书画,成年后再以高价卖给达官贵人做小妾或者青楼,发展成了一门赚大钱的生意,这类女孩就被称为“瘦马”,此种现象以扬州为盛,故也叫“扬州瘦马”。这句诗作者自比“瘦马”显然是极为不妥的,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当然绝大多人可能看不出“瘦马”的来龙去脉,但总有高明的读者可以明察秋毫。
7、蝶蜂争上玉枝丫
第二届南天湖梅花诗词大赛有一首获奖作品,写得不错,评委一致看好,最后也获奖了,但无可争辩地存在一个常识性错误。遗憾的是,这首“病诗”还被刻在了南天湖景区的碑石上。
原诗为:
雪白清香不自夸,蝶蜂争上玉枝丫。
东君着意无闲笔,写活湖山是此花。
梅花属于蔷薇科植物,雌雄同花,自花授粉,无须蜂蝶帮忙,但在冬天,即便是气温不低的岭南,梅花开放时节并没有蝴蝶纷飞。
8、东风又剪万千刀
“东风又剪万千刀”这句诗模仿了贺知章的《咏柳》中的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痕迹太重,有东施效颦的感觉,不但毫无美感,还让人想起“千刀万剐”这个血淋淋的成语。
这首诗是长青树诗友会主导的常德“柳叶湖杯”全国诗词大赛的等级奖作品,公示时列为二等奖,后有不同意见,降为三等奖。
题目是《春到柳叶湖》
寒尽潇湘日正高,东风又剪万千刀。
湖天一面如明镜,照得春光无处逃。
这首绝句看起来有点新意,但读第二遍时每一句都经不起推敲。
第一句的“潇湘”就不够准确,因柳叶湖在湘西北,改为“沅湘”才贴切;
第二句将“剪”变为动词,后缀“万千刀”,画面美感顿时荡然无存,且距离那个血腥的成语“千刀万剐”只有一步之遥;
第三句存在逻辑瑕疵,水天一色没问题,合成一面明镜也没有问题,但与第四句无法兼容,在这里春光即是天光,既然已与湖光重叠,那这面镜子又照谁呢?
第四句的“逃”字也用得很失败,缺乏美感,既然春光无处不在,又谈何“逃” 呢?这是一种毫无逻辑的低级“取巧”。有些人写绝句纯粹追求出奇出彩,固然不错,但如果缺乏美学智慧与正常的逻辑思维,这种追求往往会弄巧成拙,成为败笔,因为写诗光有形象思维是远远不够的。
2022 年 12 月 27 日阳康之后收集整理于深圳大梅沙听涛阁

高源 深圳市长青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深圳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