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扬美食靓丽风景之五
编者: 洪泽区蒋坝镇是运河枢纽洪泽湖畔的明珠。洪泽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蒋坝镇党委书记王加祥、镇长丁俊光介绍,蒋坝镇历史悠久,江淮锁钥,文化独特,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千里长淮第一闸——三河闸在其境内。这里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名闻遐迩,是淮扬美食靓丽的风景。近期应蒋坝镇党委政府邀请,淮安市洪泽区运河淮河文化研究会、作协、本刊编辑部组织作家到蒋坝采风,感受其独特魅力。本刊将连续推出他们的采风成果,敬请各位关注,更欢迎各位到蒋坝实地品尝,一饱口福。
平中蕴奇“工农兵”
缪加奇
古镇蒋壩的美食人尽皆知,最有代表性的菜品有鱼圆、盐蹄、肉饼、软兜长鱼和豆腐圆等,我品尝这些特色菜也不知道多少回了。不过,7月13日下午,我和作协几个朋友在古镇徜徉的时候还是被一个叫“工农兵饭店”的店名深深吸引了,在镇里梁站长的引导下,我见到了饭店的马老板和韦大厨,算是对这个饭店有了一些了解。
在人们的印象中,可能饭店老板都应该是油光满面的,可是,马老板却是一个似乎有点瘦弱但很精明的人,他很热情,一看就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老板。在后来的聊天中,我知道他虽然祖籍山东,因常年在洪泽湖捕鱼来到了蒋壩,后
来就在这个古镇买房定居下来。定居下后他还去大上海闯荡了十几年,主营小龙虾。再后来,因为古镇蒋壩旅游搞得越来越红火,马老板似乎看到了商机,毅然决然地重回蒋壩,在蒋壩接手了这家饭店。如今虽然他的两个儿子还在大上海发展,他却在家乡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问马老板:“蒋壩有很多家饭店,你为什么会接手这家饭店呢?”他说:“我可能也是被这个店名吸引了,这个饭店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上世纪淮宁国道上唯一中途旅客定点饭店,后来搬迁到淮宁路181号。为了真正体现工农兵特色,我们还在环境布置上甚至碗筷上下了一番功夫。”我跟着马老板在饭店上上下下转一转,还真是这样。墙上的油画大都是共产党领导工农兵闹革命的内容,就连包间的名字都是“延安”“西柏坡”和“沂蒙山”之类,这样的环境似乎把我们带到了那个火热的斗争岁月。
不过,环境布置可能只是饭店吸引客人的一种手段,真正留住客人的可能还是这个饭店的菜品和价格。所以,我问他们的大厨:“你们饭店有什么真正吸引顾客的菜呢?”一个从16岁就开始学厨,已经做了二十几年厨师的韦大厨对我说:“我们除了专门请了一位师傅做蒋壩特色菜外,我们自己还有很多有特色的菜,其中的葱油双鲜、勾魂鱼头、浇汁过桥排和至尊养身煲就是我们最拿手的。”可能我对美食研究不多,也可能我孤陋寡闻,对韦大厨说的菜名似懂非懂,只好让他解释解释,后来才知道,所谓“葱油双鲜”就是选用蒋壩本地的河虾和海里的花甲做出来的菜,因为河虾和花甲都很鲜美,所以叫“双鲜”。所谓“勾魂鱼头”其实就是一种鱼头汤,但它又不同于平时我们吃的像千岛湖做鱼头的那种白汤,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做法,所以很受顾客欢迎,遗憾的是我虽然吃过千岛湖的鱼头汤却没有吃过工农兵饭店的鱼头汤,不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味道?“浇汁过桥排”就是选用上好的猪排,做好后,在猪排上浇上一种特色的秘制酱汁,味道独特。“至尊养身煲”则是一种养身汤,选用土鸡的腰子、长鱼和牛鞭煲的一种汤。听了他的介绍,真想品尝一番。
和马老板和韦大厨聊聊天,时间过得是很快的,结束的时候,尽管他们盛情邀请我留下来品尝品尝他们的菜品,遗憾的是因为晚上吃饭的地方已经安排好,我只能和他们告别了。好在晚上吃饭的地方是“长淮渔歌”,也是一家很有蒋壩特色的饭馆。果然,我们在晚上的饭桌上品尝到了蒋壩鱼圆、盐蹄和软兜长鱼等特色菜品,真是大饱口福,也算是不虚此行了。不过,如果能有机会尝尝工农兵饭店的那些特色菜可能就更好了。因为我在和马老板聊天中,听他说远在上海和淮安的客人在吃了他们家的菜后,常常开车专门再来吃呢,这让我更加心生向往了。文章最后我想到了这样几句打油诗:
《工农兵饭店》
饭店名叫“工农兵”,
古镇蒋壩一风景。
环境菜品有特色,
只因常怀工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