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枫石相逢(平水韵)
王长海
枫石相逢又一秋,
清泉寒月思忧愁。
几多轮转苍桑渡,
妙曲乡音伴涌流。
仄起首句押韵,十一尤。
王长海读孔滨摄影佳作有感 辛丑初秋于素朴斋
上图:孔滨友摄影作品《枫石相逢》

相见欢.思秋(词林正韵)
张国政
暑天林密荫浓。
竞葱茏。
转瞬缤纷落叶、舞空中。
盛夏送。
孟秋弄。
醉金风。
星转斗移流去、晚霞红。
注:相见欢(钦定词谱)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薛昭蕴
张国政唱和王长海战友词作

相见欢.舞秋(新韵)
王长海
几多花展嫣红。
醉峥嵘。
转瞬缤纷英落,入泥中。
才赏春夏风涌,
太匆匆。
弹指流年似水、老白翁。
相见欢(钦定词谱)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张镃
下图:孔滨摄影作品

李旭光评张国政、王长海词〈立秋咏秋〉
诗美,词更佳!一组秋颂,多层面,多维度,集束式展示丹城秋色,令人目不暇接!平台加精,实至荣归:
秋雨夜来报秋声,
在山在树在风蓬。
诗翁不老非自况,
只夸晚霞靓丹城!
下图:李旭光书法作品

读韩愈<宫市>
李旭光
韩愈这篇散文,抛开思想方面而言,单从文章写作来看,缜织约叙,千迴百转,将专供皇家“宫市”的衍生,为害,逼反,处置,以及皇权更迭,制度追溯等,多路并举,最终百川归海,把人们带入治理的思考。给人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一些皇帝身边人,是如何假公市之名,巧取豪夺,为害商户,破坏市场公平交易的过程描写:花百元钱,买值千元的东西,还要逼商人出运费把货送进宫里,使得商人不止血本无归。而卖柴人的故事更耐人寻味:一个农民(而非商人)砍柴进城,宫市上只给几尺绢,还要把砍柴人的小毛驴抵顶运费充公,眼见得一家人吃饭的钱没有赚到,还要蚀了血本小毛驴,这个农民只有一条可怕的死路。文章写到这里,颇具戏剧性情节出现:农民打了宫里的使者,被巡警抓了起来,又报告给皇帝。皇帝下诏,罢免被打使者,又赐予农夫绢十匹(唐代一匹绢约40尺,可与宫使付与农民的数尺对比),完成了官逼民反与皇帝抚民的过程。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产生问题的根源,宫市依旧运行,并未加以革除,谏官和御史提出的改革方案也没有得到采纳。后来,新帝继位,废除宫市;大赦天下时,仍明令禁止宫市。
下图:李旭光书法作品

韩愈寓言写得也好,但此篇《宫市》,出自其任史馆编修时所撰《顺宗实录》,显然没有寓言笔法。其中,鲜明指出了宫市制度的弊端,德宗皇帝的虽既对百姓仁慈,又果断罢黜污吏,却不能在制度上斩草除根的历史局限,只能由继位的顺宗施以刀斧,连根拔除,使人们的思考,由现象及于本质,由简单的处置人,到革除弊政衍生的制度,以及消除弊政的层次,皇权与制度关系等,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话说回来,评价作家、作品,思想性,价值取向很重要,更重要,居于首要……。2021.8.4旭光于羊城
下图:王天才摄影作品

向军人致敬!
邢桂儒
八月骄阳似火
八月三伏焦灼
八月立秋清凉
八月军人快活
战士纵情高歌
航船靠党掌舵
没有八一枪声
没有今天中国
八一刚刚过,岁月蹉跎。缅怀百年来的战士,谱写了悲壮的凯歌。为人民服务各个是楷模,哪里需要哪里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死算什么?看看专题片《祖国记忆》里的“和尚连”在中华民族危亡的那一刻,普度众生的僧人面对侵略者,也拿起了武器惩治恶魔,那不是破戒,那是他们见行菩提道,做战士效学护法天尊菩萨韦陀。在抗日救亡统一战线的那一刻,他们就是转换了身份的战士。战士心中永远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战士听党指挥,坚定不移,战士永远是正义和善良的守护者。精忠报国无它可说!
感恩一位老友推荐的文章,相识了这位没见过面的文坛战士。是战士就会有炯炯有神的眼力,敏锐的洞察世界;就该精到的掌控三点一线瞄准靶心有的放矢。是战士就该有铮铮铁骨,屹立于捍卫正义的潮头。身在世俗文坛,把控舆论导向。为党发声,为国分忧,为民请命乃战士的本色。在新时代的大潮中,愤举投枪为有中国特色的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呐喊。为本文喝彩点赞!
参军五十周年的老兵
以军礼致敬!

五律.纪念八一五(新韵)
张国政
纪念八一五,
惊钟敲日降。
莫忘英魂血,
深仇世代傷。
初心永牢记,
传承得发扬。
倭寇敢起刺,
先尝老兵枪。
张国政写于日本投降日

跃华老友的狂草书法可用以下语句来赞美: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特赋诗一首:
七绝.赞跃华书法(新韵)
挥毫走落河山璨,
运笔张驰渺雾烟。
朝日勤耕泼墨雨,
夕辉绣锦靓天边。
张国政读刘跃华友书法作品有感
下图:刘跃华书法作品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天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下图:王长海画作

亘古男儿——放翁
王长海
我相信,在中国每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一定知道陆游并能吟咏其渗透着强烈爱国豪情的不朽诗句。陆游这位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以其“格超梅以上,品在松之间”的人格操守和慷慨激昂的报国情怀名垂于中国文学史。尝自称:“老夫壮气横九州”一生渴望“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是一位豪气冲天的大丈夫,写有大量天风海雨般的不朽诗章。一生壮志未酬,“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绝笔诗,令无数后人读之无不涕泪交加,感慨万千。
下图:王长海画作

历代文人对其推崇备至。朱熹赞:“放翁老笔尤健,当今推为第一流”,杨万里诗云:“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刘克庄赞之:“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近代梁启超先生有诗:“诗罢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下图:王长海画作

我是陆游的崇拜者,曾以其《卜算子》咏梅词意为其造像。前几天偶得放翁《双松》诗:“东冈夭矫两苍龙,千尺蟠空黛色浓。六十余年松若如此,谁知我更老于松”便为放翁作此诗意图。垂暮之年的放翁拄杖立于拔地参天古松旁,须发皆白,精神矍铄,面容肃静,若构思诗境。如听松心语。松干以凝重的笔触勾勒,瘦骨嶙峋,刚正挺拔,松针劲健锐利,以衬托放翁的悲愤忧国情怀。左上角以篆、隶书作题并书放翁诗。整个画面尽量往雅、静之意,诗韵之境上靠。以符合诗人的气韵和情怀。王长海于素朴斋
下图:王长海画作

读长海兄画作与文《亘古男儿一放翁》
李旭光
恭贺长海兄再度成功为古贤陆游造像!而且,又一次延续了诗文书画一题四艺的创作风格,书法、文章兼胜!
陆游有着许多骄人之处,既是文学家,又是史学家。作为诗人,遗世九千余首而成为存世最多诗人;作为史学家,有典籍垂成青史。豪放以《示儿》成就其放翁,生前就有小李白之称;婉约以凡三四写唐婉而流芳千古。既是名门之后,又有从军经历,长期过着隐居生活。犹以其《咏梅》,主战,受到奸臣秦桧迫害而彰显其忠君爱国、梗介正直品格。但是更可贵之处,还在于画家长海兄对放翁的崇仰,一而再地信笔写放翁。特别是这幅双松图,着意刻画松树风格:经霜雪而后凋的不畏风寒,温不增华、寒不改叶的守贞,静如古井之水无波、刚如秋筠之劲节,鳞峋、苍健以见傲岸,根深、菌生以知底蕴………
诚如梅兰竹菊所共有的秉赋,长海兄所独爱之处,说到底是对放翁高贵人格的崇仰,其中所流露出来的,应该就是长海兄作为画家艺术创作中鲜明的价值取向……

付庆维友为王长海作品评语:
此幅画中的陆游形象,己经不是简单的人物相貌和体态的再现,而是人、物、神、意、魂和画家个性、情怀的综合体现,也是长海兄美学思想、追求崇尚、笔墨造型艺术的厚重积淀和情感抒发。点赞欣赏学习。
下图:孔滨摄影作品

诗文:集结号老战友
插图:孔滨、天才、木森十网络
授权编辑:张国政
2023.9.5日于丹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