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宁夏的枸杞
文/刘玉伟
我们今年六月份在宁夏的六日游,除了西安和爱公司外,宁夏枸杞工程院也是合作单位。我们那天早上一出中卫火车站,地接导游小刘就高高举着红底白字的“中国枸杞工程院”的牌子,在车站广场上迎接我们。对宁夏的枸杞我们都早有耳闻,“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的口号也早已家喻户晓。
我们在宁夏的六天的旅游里,听到和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枸杞。导游小刘如数家珍般的讲解,让我们对枸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枸杞就是宁夏的“红色名片”和地域符号,它以独特的药用价值,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如今已成为宁夏最具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处于全国枸杞产业的领军地位。

宁夏枸杞作为药用枸杞中的佳品,成名于明代,清初枸杞从朝廷专控的贡品逐步走向民间,到民国时期宁夏枸杞已发展为大宗商品。枸杞也被称为“仙人手掌,灵丹妙药”,属多年生木本植物,花期为6——7月,叶翠绿,花谈紫;果期为8——10月,果实为卵状浆果红色。枸杞起源于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有栽培,常生长于山坡、路旁或村边。火红的枸杞更是吉祥的象征,也是中华民俗文化八大吉祥植物之一。枸杞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唐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北宋科学家沈括和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都对枸杞赞誉有加。
关于枸杞,在民间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盛唐时期,有一天丝绸之路来了一批西域商人,他们晚上在客栈住宿时,见一女子在训斥一位老者。商人上前责问:“你为何这样打骂老人?”那女子说:“我在教训自己的孙子,这事与你没关系吧。”商人们大吃一惊,不敢相信女子比她孙子还要年轻。原来这女子已经200多岁,老汉也是九旬之人,他受责打是因为不肯遵守族规服用草药,才弄得未老先衰,两眼昏花。商人们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忙向女寿星寻问高寿的秘诀。女寿星见他们一片真诚,就告诉他们自己四季都服用枸杞,这就是她长寿的秘诀。枸杞后来就传入中东和西方,被那里的人们誉为东方神草。

2023年6月17日上午,我们来到位于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五里台路68号的“中国宁夏枸杞工程院”参观时,工作人员的祥细讲解,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枸杞的知识,更加了解到古人云:“一年四季吃枸杞,人可与天地齐寿”的真正含义。也知道了春服枸杞益气,夏服枸杞明目,秋服枸杞养肺,冬服枸杞补肾助阳,真的是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好处。因此,枸杞历来就有“宝树”和“药树”的美称,它的药用和食疗价值真的不可小觑。
宁夏的枸杞自古以来就明扬天下,2023年6月15日上午,我们就来到了中卫市中宁县的一个枸杞生产基地。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46年1月出版的《宁夏资源志》就记录着:抗日战争以前,宁夏全省有枸杞面积540多公顷,年产34.25万公斤,年输出枸杞价值50余万元。其中中宁县就占533.3公顷,年产34万公斤,中卫县只有0.25万公斤。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宁县的枸杞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61年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枸杞生产基地”,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因此,这才有了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的说法。
我们那天一走下旅游大巴车,一望无垠的田野上都是绿汪汪枸杞地,让我们所有人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我们来的早了一点,枸杞花刚刚谢了不久,枸杞果还是青绿色,只有个别果子呈现着粉红色。地头路边竖立的牌子上,“宁夏枸杞优质基地”几个大字格外的醒目。这里也是宁夏枸杞工程院在中宁县建立的枸杞生产基地之一。

宁夏枸杞工程院企业文化的主旨就是:专注枸杞产业技术进步,弘扬枸杞文化传承精髓,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因此,他们年年都会组织旅游团队来这里参观和采摘新鲜的枸杞果。宁夏枸杞工程院是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机构,沃福百瑞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枸杞和枸杞深加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他们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农业产品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枸杞十大品牌”、“中国十大出口农产品品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绿色工厂”等荣誉。
2014年中国宁夏枸杞工程院在沃福百瑞设立,这是我国唯一从事枸杞专业研究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也让沃福百瑞的枸杞产业如虎添翼。也让沃福百瑞为消费者提供天然、健康、营养、好喝的枸杞饮料产品,成为枸杞产业世界第一品牌的企业愿望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宁夏枸杞的明天一定会走得更远,一定会走得更好!

刘玉伟,2023年9月4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