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在心 深表谢意
《望海潮》书籍出版后记
作者/明月

我初中毕业后,为了帮助父母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早点挣钱养家,没有报考高中,直接报考了三年就能毕业分配工作的中等专业学校,被录取到了青海省财贸会计学校商业班学习商业会计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省黄南州工农兵饭店搞财务工作。三年后我又上了青海大学师范专科院校政史系,学的是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后先被分配到青海省卫生专业学校工作,后调入兰州大学工作,教育工作成了我的终身职业。
说起来以上两个专业都与文学没太多源缘,但我的晚年却偏偏爱上了文学诗词。
事情的起因是:2018年4月初,我做了耳下腮腺混合瘤手术(良性肿瘤),手术和麻药严重影响了我的声带,唱歌声音嘶哑,发声受到障碍,我不得不忍痛割爱,转而学习文学和诗词创作。
从2018年10月开始,我付诸行动,先从学习背诵优秀古典诗词,熟读优秀古文入手,在一年之内我背诵了100多首词,100多首诗,熟读了一些古文名篇,像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琵琶行》;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永留别》;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俺的《岳阳楼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些名家的名篇都背诵过。这本来是高中生必学必背的课文,因为我上的是中专,缺了这些内容,相当于补课。诗词方面除唐宋名家的诗词和毛泽东诗词外,像清.王国维、纳兰允诺,金.元好问等名家的诗词也都涉猎到了(虽然读的不多)。我也很喜欢读《诗经》、古乐府诗等等。
我的学习方法是:边读,边查阅,能背下来的尽量背诵。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体会各种不同文体的体裁和应用,从中吸取营养。

从2019年3月开始写作,10月开始投稿,到2022年10月初,因手腕受伤停止写作,三年半时间,学习创作了近500篇诗词文(含古风诗,近代诗、现代诗、民歌和散文)。
我的第一篇作品《由蒲文成先生的书法墨宝所想到的…》是发表在青海省《河湟》文学杂志2020年第1期期刊上的。从2020年4月12日开始,我向“中国诗歌文学精品”网络平台旗下的《作家美文》投稿,其后大部分作品都发表在了《作家美文》、《作家选文》、《作家美文专栏》,后又被主编推送到了深圳《都市头条》,部分作品被推荐到了北京《都市头条》。从2022年5月开始,向驼铃文学社投稿,所投稿件均发表在西宁《都市头条》。

回想这几年的写作历程,我非常感谢这一路上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
首先应该深深感谢的是各编辑部的主编老师,如《河湟》文学社的铁生玉主编,《作家美文》编辑部的夜之淸风主编,《驼铃岁月》文学社的楊永春主编。
铁生玉主编从一开始接受发稿到这次向李主席(李成虎主编)推荐编辑出书,都很认真负责,积极热情,很是感人;夜之清风主编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最大最多,凡是我投到他主持的平台上的稿件,全部采纳发表,还不断被推送到其它网络平台,2020年10月以后,发表在该平台上的作品几乎都上了《都市红榜》,持续时间长达两年之多。投在《驼铃岁月文学社》的稿件,也受到了杨永春主编的重视和支持,总共投了15次稿件,15篇作品全都上了《都市红榜》。
一个作者在写作道路上能否取得成功,与编辑部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有他们的顶力相助,就会极大地调动创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创作者的激情和灵感。我侥幸遇上了以上三位好主编,他们是我创作道路上的贵人,我当铭记在心,感恩在心。

其次,我非常感谢在我创作过程中陪我一路走来的亲朋好友,尤其值得感谢的是我初中的二位同学陈良才和巨月秀,大学的同班同学赵玉河,他们对我的帮助也很大。陈良才同学发现我的作品中有错误的时候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甚至连一个错字也不放过。赵玉河同学会时不时的发送一些有关诗词格律的资料给我。巨月秀同学对我精神上的鼓励支持最多,当我疲累不想写打退堂鼓的时候她总会说:“干什么事情不累,干任何事情没有付出就没有结果;不流汗水,那会有收获”,鼓励我坚持下去。有时她会对我的作品提出一些诚恳的建议和看法。当我的作品发表后,以上三位同学的点评点赞也是最多的。同学们的真诚帮助,对我是极大的鼓舞,是我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在此,深表谢意!
我也非常怀念和感谢我初中的语文老师王素珍和陈义琦两位先生,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为我的写作打下了基础知识。

我觉得需要感谢的人很多,这里面有我的同事、文友;亲戚、朋友。每当我的作品发表后,他们都认真地阅读,点评、点赞和打赏,我也在此深表谢意!

需要值得说明一点的是:这次编辑的书名取名为:《望海潮》 副标题为:明月诗文集,理由如下:
一.《望海潮》是一个词牌,我很喜欢这个词牌,用这个词牌写词很能抒发诗人情怀,也很大气。
二.我曾用这个词牌写过:《望海潮.大峡》、《望海潮.古都南凉》、《望海潮.战疫情》(一)、《望海潮.战疫情》(二)、《望海潮.龙兴万里云》、《望海潮.春之韵》六篇词作,作品发表后深受读者喜爱,受到了众多读者的赞誉和好评。
三.我本人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是看着青海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长大的,对青海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挚着的爱。

最后我深深地感谢青海省作协副主席、青海河湟文学学会会长,《河湟》杂志主编李成虎主席先生,是他的殷切关怀和辛勤付出,得以让我的作品编辑成册,再次与广大读者见面。
谢谢!
2023年8月2日于西宁






作者简介
作者:李秀英 笔名和网名:明月,青海省海东区乐都县人,青海省《河湟》文学学会会员。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曾就职于青海省中等卫生技术学校、兰州大学,现定居于西宁市。本人兴趣广泛,爱好文、史、哲、音乐等。晚年喜欢上文学,曾在《河湟》文学杂志,中国诗歌文学精品网络平台:《作家美文》、《作家选文》、《作家美文专栏》和深圳《都市头条》、北京《都市头条》,青海驼铃岁月文学社:西宁《都市头条》发表诗、词、民歌、散文等数百篇。喜欢以文会友,热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