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夏完淳
胡尘未扫心头恨,
血染征袍剑气明。
二八华年轻就义,
曲词诗赋有真精。
融情入景吟慷慨,
就义金陵泣鬼神。
叹憾难平亡国恨,
抒怀悲壮共鸣人。
【注】夏完淳(1631~1647年1),明末爱国志士和诗人,民族英雄,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现上海市松江人。其天资聪颖,自幼早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九岁写出《代乳集》,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因从小就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1645年清兵下江南,时年15岁的他随父、师在松江起义抗清。父殉难后,他和师傅陈子龙继续抗清,不幸失败被俘。在监狱里被关押了80天,1647年6月就义于南京,年仅16岁。以殉国前消遣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 《别云间》等。其中他向嫡母与生母诀别的《狱中上母书》被选为中国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
乐水
2023年9月3日
编辑制作 杜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