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天池揽胜
作者:张泽新
八万年前,一个亚洲最高最壮观的巨型复式火山锥屹立在中国东北,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顶终年积雪。当时间来到公元1215年前后,大地突然剧烈颤抖,天空也在摇晃,世界一片通红,空气都仿佛燃烧起来,巨大的轰鸣声中,这座巨型火山喷发了,积攒的巨大能量掀翻了火山锥的顶部,其喷发规模可以入围公元后地球最大规模火山喷发的行列。喷发后,火山锥顶端凹陷形成了巨大的火山口,这便是长白山天池的雏形。火山休眠时,泉水四溢,形成了近十平方公里的广阔水面。
今年6月9日,我怀着朝觐般的心情,造访了这个有着“云海上的仙境”之称的长白山天池,心也跟着走进了这神山圣水。
此前,我只是大体知道,中国一西一东有两个天池,一个是天山天池,一个是长白山天池。都是高山湖,它们好比是华夏的两个高山姊妹湖,比翼齐飞,闻名于世。要说有什么不同,天山天池属高山沉寂湖,是由古代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湖泊,而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的杰作。
8日中午,当我们到达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时,天空下起了小到中雨,随团导游不断查询天池的天气状况,实时了解先遣旅行团的行进动态,得知当天的天池雨雾迷蒙,云遮雾挡,游客不能上山。地接导游说,天池是个神秘之所,轻易难见真容,因气候复杂,常年多雾多雨多雪,天气瞬息万变,变幻莫测,阴雨绵绵时是“一片汪洋都不见”,晴空万里时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因恶劣天气居多,随时可能封闭山路,每年都有80%的游客来了看不到天池的容颜,只能遗憾地离开。明天能否看到天池,全靠大家的运气。
我查了查相关气象资料,长白山主峰年平均降雪日数180天,积雪日数长达258天,年平均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269天,年平均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雨雾日269天。算来算去,一年365天,天朗气清的“好天气”确实不多,还不到一百天。
当天晚餐后,天空又下起大雨,同行的旅友担心明天看不到天池,白来一趟。于是,我给大家鼓劲打气:今天下雨是好事,明天一定是晴天朗日,要相信我们都是有福之人,老天会给我们开恩的!凡事多朝好的方面想,事情就会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和发展。
如我所料,幸运之神格外眷顾我们。第二天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吃罢早餐,我们从二道白河镇的永旭宾馆乘车来到长白山北坡景区山门口,再经过两次换乘,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着天池进发。
进得景区山路,车载语音导游介绍,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的延边,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东部在朝鲜境内,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是松花江之源。湖泊为复式火山喷发后的火山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脉主峰白头山之巅,海拔高度2189.1米,形似落叶,呈略椭圆形,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37公里,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湖泊最深处为373米,平均深度204米,既是中国第一深湖,也是世界最深的高山湖泊。
第二次换乘后,越野车就一直盘旋在七弯八拐的长白山盘山公路上,其崎岖程度不亚于怒江的72拐。沿途并不枯燥无聊,那绚丽多姿的垂直景观引人入胜。从山脚到山顶虽然只有不足100公里的行程,却可观赏到欧亚大陆从温带到极地几千公里植物生长变化的垂直景观,领略到从温带到寒带的不同自然景观,先是由美人松、水曲柳等组成的针阔混交林带,接着是由云杉、冷杉、落叶松等构成的针叶林带,再就是大片的岳桦林带,最后是只有苔藓和杜鹃灌木丛的高山苔原带,让我感觉在不长的时间里看到了半个世界的植物。
在快接近天池的路上,我多次见到远山被白色覆盖,以为是雪。司机告诉我,今天山上确实有雪,而且是厚厚的、白茫茫一片积雪,但你现在看到的并不是雪,而是火山灰、火山砾、火山渣及火山弹等白色火山喷发物。一语点醒梦中人!原来长白山之所以叫长白山,除与长年积雪有关,与白石、白雾有关外,与当年喷发的各种白浮石也一定有关。当然,与我们人类和长白山世代相守、白头偕老也有关。
上得天池停车场,我们下车后沿着山脊继续前行几百米,来到了天池山顶,终于见到了向往已久的天池。此时的天池之上,天低云近,碧空如洗,阳光耀金,山风微拂,天和景明。我虽衣着单薄,略有寒意,但并不感觉特别寒冷。相反,心情比天空还要晴朗,笑颜比阳光更加灿烂。俯瞰天池的一刹那,我被震撼了。与天空一样湛蓝的天池尚处于冰封状态,晶莹剔透而又神秘莫测,任尔风吹云动,我自波澜不惊,真可谓“云空悬镜若天坑,山抱瑶池映碧澄”。天池就像一块巨大的翡翠瑰宝,静影沉壁,静谧地镶嵌在群峰峻岭之中,在阳光照耀下闪烁五彩斑斓,在云蒸霞蔚中显现山魂水魄。她那异常纯净奇异的蓝色,又像是上帝的眼泪滴在这地球上,清凉了我的双眼,荡涤了我的灵魂,让我心旷神怡,脱俗忘忧。
环顾四周,群峰嵯峨碧湖美,腾云驾雾飞仙渡。天池被雄奇险峻的十六峰环抱着,其中海拔在2600米以上的有五座,以白云峰最高,海拔2691米。十六座奇峰是由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的环状山岭,经过漫长光阴的洗礼、雕蚀,峰奇石怪,嶙峨耸峙,百态千姿:白云峰浑圆高大,气势磅礴;玉柱峰拔地摩天,内怀灵秀;紫霞峰紫壁横空,参差错落;天文峰峰起双尖,展翅欲飞;冠冕峰重峦叠嶂,气象端严;锦屏峰仞如刀削,状如城垣;铁壁峰赤黑青褐,形似铁壁;天豁峰千灵百怪,天趣横生……十六座山峰,峰峰险峻各不同,座座雄浑赛虎龙。它们俨如十六位威武彪悍的天将,环列在一个大圆周上,护佑着美丽的天池,一切是那么的安祥与宁静。天池给予十六峰静谧,十六峰赋予天池神圣。
一座长白山,一湖天池水,流传出不少美丽动人的传说,留给人们许多瑰丽神奇的遐想。据说,天池原是太白金星的一面宝镜。西王母娘娘有两个花容月貌的女儿,谁也难辨姐妹俩究竟谁更美丽。在一次蟠桃盛会上,太白金星掏出宝镜说,只要用它一照,就能看到谁更美。小女儿先接过镜子一照,便羞涩地递给了姐姐。姐姐对着镜子左顾右盼,越看越觉得自己漂亮。这时,宝镜说话了:“我看,还是妹妹更漂亮。”姐姐一气之下,将宝镜抛下瑶池,落到人间变成了天池。
天池还有龙王和龙宫的传闻哩!《抚松县地名志》中就有关于天池的神奇传说记载,说有池中雷声轰鸣,百里可闻的“龙宫演操”;有水声澎湃,响如鸣金戛玉的“龙的鼓乐”。更有趣的是相传某年五月,忽然有一朵黑云自西北飘然而来,一阵狂风暴雨,冰雹齐落,烟波浩淼的天池顿时咫尺难辨。十几天后,又从天池中升起几朵五色彩云,绕池一周后直向东南飞去,唯有黑白两朵居后。又过数十日,只见几朵彩云簇拥着白云从东南飞回,仍入池中。这就是著名的黑龙江龙王会同天池龙王朝拜东海龙王的故事。
关于天池,也有一些颇具神秘色彩的神话故事。相传,远古时期,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打架,共工战败,一怒之下撞倒了不周山。于是,天河之水从天而降,导致人间洪水泛滥。女祸用五色石堵住了缺口,剩下一块没有用,留了个小小的缺口让天上之水缓慢地流向人间,形成通天乘槎河,又斩下龟足把倒塌的天边撑起来,那无用的石头便丢在了青埂峰下。再有那《红楼梦》,开篇推出一块顽石,写了一个优美隽永、意味深长的神话故事,说女娲补天,炼得五色石36501块,独一石没用,遗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该书用虚幻引喻的手法说贾宝玉是这块顽石,离开大荒山,历尽悲欢离合和世态炎凉,又回到大荒山。有学者研究指出,书中的大荒山实指现今的长白山,无稽则谐音寓意为“勿吉”(满清先世祖族),青埂则谐音寓意为清根,即大清之根。
因了女祸补天的神话和《红楼梦》开篇提到的顽石,以及专家的研究分析,我特意眺望了长白山这一颇具文化内涵的旅游胜景——补天石。其实,补天石就是伸入天池的一个袖珍半岛,长约50米,最高处约10米,位于长白山天池畔,乘槎河河口,从高处望去仿佛一棵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内部,也非常像汉字“天”的一撇。至于这补天石究竟是用来补天池的,还是补天空的,我觉得并不重要。
长白山天池这湛蓝如海的湖,孤悬天际,没有入水口,只有出水口,湖水终年长流不息,使人倍感神秘。古人说它的水来自海上,故称“海眼”。历史和现今都有人发现在天池中有怪兽,以致当地设立了怪兽展览馆,使得这个世界之迷和世纪之迷愈演愈烈,更给天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那么,天池究竟蕴涵着怎样神秘的力量?
查阅资料获知,天池像极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承露台”,巨大的火山口拥有20.4亿立方米的蓄水量,成为一个巨型水库,相当于198个西湖的储水量被高高托举到2189米的高空。虽然天池有很大储水量,但它面积很小,只有9.98平方公里,仅相当于西湖面积的一半大。而天池流域每年的降水仅有4300万立方米,作为三江之源,天池每年的流量为1.23亿立方米,其中65%以上的流量来历不明。天池既没有地面上的河流来补充水源,自然降水也不多,那它的水源究竟在哪里?
相关研究表明,天池大部分的水源是靠地下涌泉补给的。火山是通往地底的天然通道,火山口中的天池水可能来自地下河流。但是是什么力量能够提供如此超级巨大的水压,把地下水推送到将近2200米高的天池?河海大学有教授曾研究发现,长白山天池中的湖水与当地的降雨量几乎没有关系,与西藏的泉水很相似,说明天池水可能来自青藏高原,尽管它跨越了这么远的距离,但它确实有一个高原“谱系”。因此,他大胆推测:是号称“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下渗的地下水,通过一种特殊的深循环补给了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天池。这种推测是否正确,我无法评判,但不管是何种力量的造就,吸纳了天上降水和汇聚了地下涌泉的长白山天池,已然成为长白山脉的“高山水塔”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崇仰长白山,不远千里万里登上山顶,就是为了一睹这哺育大地万物的源头——长白山天池。而天池里的水,正如母亲的乳汁来自母亲的体内一样,来自大地的内部,源源不断,流淌不息。这正是人类固有的寻根、寻母、寻找生命之源的情结所系。
置身于这妙不可言的人间仙境,我静静地品读天池,感觉她更像天界仙女的眼眸,恬静圣洁,带着远古的思念和缱绻,深情地凝望宇宙,沐浴霄汉的雨露,陶冶冰雪的纯洁,把天地的精髓汇集于长白十六峰之间,在万丈峰峦之中,映照日月河汉,润泽白山黑水,即使水波不兴却能温润每个游客的心田。站在这“龙兴之地”的高高山巅,我分明触摸到了一种空旷的美丽,体会到了一股原始的张力,感受到了一方仙境的灵气,内心无比宁静和快慰。难怪金代元初道士丘处机称赞天池“名镇北方为第一,无人写向画图看”,诚不欺我!
领略完天池的奇景,我们又乘坐越野车从天池下山,徒步来到长白山瀑布的脚下,欣赏了举世闻名的长白飞瀑。这里是天池的唯一出水口,瀑布高约68米,位于天文峰与龙门峰之间,是长白山的一大名胜。远远望去,在巍峨的高山上,悬挂下两条银白色的瀑布,激流跌落,一泄千丈,浪花飞溅,声势浩荡,其轰鸣声200米外都能听到,给人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感觉。瀑布与地面的交汇处飞溅出水雾,部分凸起的岩石形成二层瀑布,如水帘,似飞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不经意间,一道美丽的彩虹在水雾上完美呈现,让人产生一种位于天云之上的错觉。沿着蜿蜒的河流向上追寻,沿途听到浪花拍打着岩石,在峡谷中发出好大的声响,就像一条巨大的白龙在山涧舞动。如此壮观之景,曾令奉旨勘查长白山的清末秀才、奉天候补知县刘建封惊叹“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由此我在想,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毫无退路,只能勇往直前。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若要出彩,就得像瀑布一样,心无旁骛,一往无前,永不退缩,汇入时代的洪流,激扬生命的浪花。
处于休眠期的长白山火山,地壳稳定无喷发征兆,巨大的地心热量转化为十三眼温泉不断从地下溢出,形成了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温泉群,使得温泉资源十分丰富,成为天赐的疗养胜地。聚龙泉是温泉群中水量最大、分布最广、水温最高的温泉,堪称长白山第一泉。无数条热流从地底涌出,将周围的岩石和碎石染成美丽的金色、蓝色、红色、绿色,空气中还飘荡着神秘的雾气,似群龙喷水。温泉煮鸡蛋,成了到此旅游的游客必尝的美味。
碧玉镶嵌太白山,深邃幽蓝沁心田。天荒地老长相守,海枯石烂永不干。长白山天池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地方,确实值得景仰。她既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又让我们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责任,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去探索和欣赏,从而真正领略其魅力和价值。山河壮丽,世界精彩,需要我们用脚步去丈量,只有走过,方能体悟。我揣想,历代文人墨客、智者哲人乐山爱水,他们取悦的不一定完全是风景,更可能是蕴含在山水间的星辰大海。正如吉林作家李相奎在多次登临长白山天池后得出的感悟:“一个人走万水千山,不过是在寻找一条路,一条回归自我、回归心灵之路。”他强调这是长白山天池赋予他最好的心得,最贵重的生命礼物。这种领悟是何等深刻、何等透彻啊!诚哉斯言。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每个人不远千里万里,踏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寻寻觅觅,不就是为了找到心灵的归宿,让心灵愉悦,使生命充实吗?!
【作者简介】
张泽新,湖北省作协会员,仙桃市作协副主席兼党支部副书记,仙桃市孔子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一代人杰张难先》《说痴道怪》《沔水廉思录》等著述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