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孩子 幼儿园的妈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写下这个题目,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此意思是说,孩子上高中了,爸妈的思维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

数日前,在孙子就读的高一班级群,某家长发了这样一条信息,现复制如下,见括号内(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努力的学习就是为了愉快的生活!我们的小孩不是有个周末寂夜,为了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兴趣!我们首先建立家委会,下一步我们筹备班费。班费的额度,由大家,和班主任说了算。就是周末时候,给小孩买点零食吃。还有也可以做为奖励勇学习成绩敢前进,挣做第一的同学)信息中的错别字暂且不说,就这想法,让一众家长蒙圈。其原意应该是,家长们每人筹些钱放在班级里,当做孩子周未在校的活动经费。

做为家长,关心关爱孩子没有错,但过了就是溺爱。这样的“神”操作,说轻点叫溺爱,说重点是脑残,说文化点,那就是幼儿园孩子的智商了。高中生的孩子,大都已十七、八岁了,这个时候正是培养他(她)们独立自主,学会适应各种环 境。况且孩子们的首要任务是以学业为主,如果现在不吃学习的苦,那么将来必将受生活的累。

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甜蜜的摧残。孰是孰非,愿君明鉴。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