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纵队,在抗日史上光华闪耀
文/刘孟领
抗日硝烟漫九州,
四亿华夏人同仇。
义愤填膺歼敌匪,
气壮山河万代讴。
针对灭绝人性的日本帝国侵略中国的野蛮行为,胜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到邻县南宫瞻仰“抗日东进纵队”革命旧址的生动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东进纵队”,全称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抗日游击队,说的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太行深山跨过平汉铁路线,通过隆尧(当时叫隆平县)由西向东挺进南宫,以南宫为中心指挥冀南大地军民,顽强战胜小日本的残酷岁月经历。 当我们来到南宫市北大街时,路东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牌子,醒目地告诉我们:该旧址原为天津英美烟草公司南宫华兴公烟草经销处。始建于1919年,总占地面积850平方米。现在这里保存有邓小平、徐向前等革命老前辈当年艰苦工作生活的办公室(宿舍)、130多件珍贵文物、照片,真实地诉说着东进纵队的可歌可泣血腥事实。旧址是当年中西合璧式建筑。西楼12间,一楼为警卫室和库房,二楼是中国共产党一二九师为首的刘志坚、杨秀峰、陈再道、宗任穷等领导的宿办室。那北屋,抱厦5间,为司令部办公室和邓小平宿办室、徐向前宿办室。那东屋、南屋各3间。院内的80多岁的海棠树,褐色,遒劲,泣诉着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海棠,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副主任宋任穷带领英姿飒爽的马上骑兵,从二百多里之外的太行山,带来的海棠树苗于1938年3月19日栽到这个小院里的。
在一马平川的冀南大平原,如何开展游击战?按照上级指示,1937年11月,八路军的先遣支队东下太行,隆平县委派人来与八路军先遣队联系,师首长决定,派出教导团三十多名干部组成挺进支队,越过平汉线,进入冀南大平原。能征善战的386旅副旅长陈再道和冀豫晋省委书记李菁玉,分别担任司令员和政委,组建了500人的东进纵队,经过巨鹿,于1938年1月21日,进入南宫城,将司令部驻扎在北大街的天津英美烟草公司南宫华兴公经销处。 两个月后,1938年3月19日,宋任穷和他的战友们饶有兴致她来到这座古城。宋任穷接任东进纵队政委,他和陈再道合兵一处,东挡西杀,南征北战,一下收复了周围十几座县城。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闻到消息后,夸赞冀南抗日游击队干得好。7月5日,政委邓小平从太行山来到南宫,和大家商讨如何建立稳固的平原根据地。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恢复创建党组织,领导冀南军民发展抗日武装,反顽讨逆,同日冠进行了顽强斗争。
1938年5月10日,冀南平原对日第一战——攻打威县城战斗,对冀南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
威县地处冀南中心,地理位置重要。抢占威县县城的日军是冀南根据地的一大祸害,势在必除。1938年4月下旬,亲临前线指挥的是驻南宫八路军司令部的徐向前、陈再道、宋任穷,率部攻城。5月10日凌晨发起进攻,主攻城东北角,八路军健儿很快从东北角攻入城内,迅速占领要点,顽强战斗,迫使日军向碉堡龟缩。正当我八路军包围敌军的时候,汉奸和梦九背叛协议,率伪军配合日军向八路军疯狂射击,顿使我军腹背受敌。不得已,我军于10日拂晓撤出战斗。攻城牺牲114名八路军英烈。“五·一〇”战斗,攻城之猛,入城之速,充分表现了八路军健儿的顽强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日军惊恐万状,弃城逃走,威县宣告解放!
1939年,日军第二次占领威县。直到1946年6月13日,威县才回到人民的手中。其间,东进纵队带领当地军民与盘踞在冀南大地上的日寇进行了无数次英勇顽强的战斗。
东进纵队不仅打击日本鬼子,还镇压国内的反共地方武装。平息“六离会”就是一个典型。
六离会是反动封建会道门组织。六离会明目张胆地禁止大众抗击日寇。六离会在南宫的大汉奸头目是李耀庭,他欺骗群众“入会不当丁”,制造群众与八路军摩擦。 1938年5月11日,我津浦支队政委王育民和通迅军兵一行42人,从南宫前往山东,行至南宫以东小屯村、张马村附近时,遭到“六离会”的无理纠缠。我方官兵据理力争,但李耀庭等竟唆使属下武装袭击我津浦支队,抢走电台、马匹,杀害我支队政委王育民以及手下30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张马事件”。针对此情,徐向前副师长率部大破“刀枪不入的神功六离会”,大大稳定了社会局面。
可是,1939年2月9日,南宫县城沦陷,不得已,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司令部转移至农村,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继续率领冀南军民开展游击战争。
1938年8月14日,冀南50多个县的各县代表齐聚南宫,经民主协商,决定成立冀南行政公署,统一领导冀南各县的抗日工作。根据毛泽东主席提议,京津知名教授杨秀峰来到南宫,和宋任穷他们宣誓就职,属于冀南老百姓的自己的抗日政府终于诞生了!以南宫为中心,拥有51个县,800多万人口、3万平方公里的冀南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了!
东进纵队在冀南开创的全国第一个平原抗日根据地,在民族解决史册上放射着夺目的光耀。八路军抗击日冠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在中国,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历时14年(1931.9.18——1945.8.15)的英勇抵抗日寇,用生命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解放。在世界受降国:美国、中国、英国、苏联、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强烈抗议下,1945年9月2日,日本侵略者向九大盟军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投降仪式。之后每年的9月3日,我国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 作者简介:刘孟领,男,69岁,中共党员,河北邢名人,笔名孺子牛。本人自幼爱好文学,爱好书法艺术,爱好中华文化,现为《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好作者”、入编当代文学网文化艺术人才库,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书画和文学写作技能大赛奖励,喜庆党的二十大活动中被命名新时代艺术先锋人物,第七届“中华杯”全国诗书画印艺术作品大展荣获”特别金奖”,其作品常在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