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高山流水,原名王树祥。大学一线教师,念物理专业,从事电子和自动化的教学工作。酷爱古诗词,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诗情于我,如饮醇醪。
草庐三顾得高贤,赤壁鏖兵败阿瞒。
雄据荆州托义弟,初施猛政统西川。
猇亭怒旅失军态,先主急仇忘豹篇。
白帝遗孤心怆痛,焉知梦断五丈原。
七律. 读出师表感赋
高山流水
鞠躬尽瘁诉温辞,何似托孤白帝时。
深锁墓门澌有沔,怨弥川蜀祭无祠。
事无巨细咸决亮,心欲纵横却惧师。
不战而降怜北地,晋观蜀舞未尝思。
注:刘禅准备投降时,他的第五个儿子,北地王刘谌跑到刘备庙里痛哭一场,杀了全家而后自杀。
七律.司马懿(新韵)
高山流水
陈寿难传太傅肠,宣王文武自出芒。
英猷外断神兵动,雄略弗张战角藏。
翼束鳞戢觎帝祚,鹰窥狼顾警先王。
韬光养晦诛曹爽,依样葫芦画洛阳。
七律.曹操(新韵)
高山流水
太祖之才见乔玄,东擒狡布北驱袁。
兵机智算谙孙武,汉相杀伐蹈起躔。
鸩彧诛融谲诡事,受封未禅术书诠。
篇遗沧海歌豪壮,千载犹闻浩浪喧。
注:起,指吴起。

七律.普里戈任之死(新韵)
高山流水
一代枭雄有烈声,三千悍甲睨雄兵。
战灼始觉瓦格纳,戡乱顿惊史思明。
沙场决绝心似铁,燕然未勒面如冰。
男儿何故辞烹技,机毁骸焚几日名。
七律.诸葛亮(新韵)
高山流水
一
有士躬耕号卧龙,真如管乐又重生。
回天赤壁敌兵炬,定鼎荆川霸业成。
身入不毛布王化,师出斜谷报孤情。
奈何云锁军山远,千载犹闻沔水鸣。
二
先生才气致军戎,人谓逡巡诡道兵。
子午奇谋未堪论,应变将略有群评。
曹悬孤旅弓刀快,汉走盲师武备空。
宿将魏延浑不用,却拔赵括送街亭。
七律.日本核水排海(新韵)
高山流水
以邻为壑寇倭狂,核水逍遥入大洋。
瀛岛虽无悲悯意,全球却有讨声昂。
卅年排量天文数,诸素衰期地质长。
一旦海洋被污染,岂非人类最遭殃。
七律.东风—27南海试射感赋(新韵)
高山流水
东风系列果然牛,南海一发鬼见愁。
原想大洋掀恶浪,焉知甲板噪狂貅。
超高音速难拦阻,击毁艨艟岂用谋。
为保安全须远遁,常识到底不能丢。

七律. 感基辛格访华
高山流水
东欧战火未停燃,亚太盟军练老拳。
国债滞销施恫吓,交流受阻选空谈。
稀龄博士因诹访,帝苑精英或授玄。
国委慨然宣底线,霸权逻辑演孤弦。
七律.美日奥南海军演
(新韵)
高山流水
三国联袂演军昂,航母劈涛战舰狂。
南海漫弥黑海雾,东盟警虑北盟殃。
经营霸业千官走,延创王图四海忙。
孰料全球抛美债,一祯风景却神伤。
七律. 山海关(新韵)
高山流水
星临苍尾一雄关,史有秦兵控朔边。
山势巍峨堆垒壁,海涛汹涌泄银湍。
冲冠一怒兵刀乱,喋血重门将帅丹。
未见游人说锁钥,应知五大战区环。
七律. 草原一日(新韵)
高山流水
蒙窠错落碧云深,朝雨飘飞浥蹑尘。
怒马风奔鞭影密,皋原跤赛虎踔逡。
弦中绿水迎宾客,桌上羊排待友人。
水鸟山花皆画卷,红墙灰瓦满屋春。

七律.七夕
高山流水
金簪一道化银河,从此相逢跨碧波。
天上遙瞻两孤宿,人间传颂一长歌。
绵绵织锦飞云漠,缕缕情思入汉涡。
犹喜太虚电波纵,好凭微信问蠲疴。
七律. 故乡秋色(新韵)
高山流水
电掣风驰返故乡,一窗秋意正徜徉。
露珠澄澈婴眸子,大地斑斓画卷章。
风卷稻波禾味重,星垂平野月辉长。
桑田沧海家园变,令我覃思意未央。
七律.钢结构大厦(新韵)
高山流水
水泥结构筑高层,传统施工屡入瞳。
工地何时聚钢架,焊枪此夜耀幽空。
谁操车吊十吨手,影动云梯百米穹。
基建狂名非浪得,有巢氏后又文明。
七律.斥日本核废水排海
(新韵)
高山流水
冒天下之大不韪,排海核污落实锤。
清澈大洋忽变色,浩茫水府顿生悲。
某为二战轴心国,敢问苍生汝是谁。
难怪此族人共论,天生邪恶世间虺。

七律.秋雨(新韵)
高山流水
一帘秋雨过江湾,十里碧空龙气旋。
目送秋容归壑谷,心忧宾雁逝长烟。
斜晖脉脉横塘老,枫叶萧萧野径丹。
花落年年经此季,遗香片片满人间。
七律.大连鹦鹉广场
(新韵)
高山流水
鹦鹉广场尽娉婷,緑袄红衣戴灿缨。
鬼设神施献绝技,鹰扬虎视显其能。
一厅观众欢声起,几对娇莺壮气雄。
空有豪情灯下舞,终疏浩瀚碧云空。
七律.赠那仁同学(新韵)
高山流水
亚杰离去汝孤行,岁月萧萧自寂清。
梦里相逢应缱绻,醉中回首固伤情。
当窗烛影曾存照,流尽年华是此城。
同去潇湘人不在,曲终今始惮秋风。
七律.秋声(新韵)
高山流水
嫩水秋声荡暮滨,晚霞灿烂满乾坤。
闲舟入梦陪嘉月,钓叟空滩绾篓鳞。
醉里何缘陶令柳,诗成难得鲍将军
锦章可赋幽庭色,谁叹青峰夜雨深。

七律.秋思(平水.七阳)
高山流水
潮动秋风旷野凉,北疆大地换新裳。
斑斓五彩山峰色,次第千重稻味香。
仰望清辉吟月魄,沉思契阔问诗肠。
芦烟难绾潇湘梦,回首寒塘满目霜。
七律.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新韵)
高山流水
鸭绿江边炮火浮,掀天怒浪卷狂胡。
硝烟滚滚兵千里,烈焰熊熊甲万夫。
敢令强敌战魂裂,独存协议板门书。
联军神话入军史,半岛风云留阵图。
七律.军人情怀(新韵)
高山流水
也曾早岁入军营,战士情怀久未空。
梦里常萦朔方月,诗中时有湛卢声。
心驰南海忧边土,目断征鸿寄大风。
他日若逐轮台梦,也能听惯角弓鸣。
注:1.湛卢,古之名剑;2.大学读书时,曾去部队学军,因而早有军人情结。
七律.晨游嫩江滨(新韵)
高山流水
嫩水萧萧故道流,仿佛又到洞庭秋。
渔家几处藏鲜鲤,商购一群向码头。
琴列霞光迎旭日,歌发晓气落云洲。
清晨雨霁江如洗,一纸残笺断句收。

七律.听刀郎“罗刹海市”感赋(新韵)
高山流水
天山刀客剑横空,一曲西音赤县惊。
乐苑石投引网爆,注家蜂起覆银屏。
是非颠倒寄罗刹,毁誉沉浮翻悍声。
未必十年尚衔怒,无非释怨作雄鸣。
七律.杨花(新韵)
高山流水
不似名花阆苑生,霏霏漠漠染尘缨。
芳魂缱绻一庭舞,愁绪徘徊万缕萍。
泪赠离人子瞻笔,诗夺灵性韩文公。
去时著尽东风力,心事重重未道明。
七律.咏竹(新韵)
高山流水
竹生南浦抱贞心,楚地幽篁浴曙氛。
风落云梢揺凤尾,干横微雨动龙文。
柔情易得湘妃泪,归梦常悬绿绮琴。
愿作玉笛鸣洛曲,东风再送故园音。
七律.望江楼登晚(新韵)
高山流水
望江楼上晚霞燃,碧水粼粼燕雀喧。
緑幛氤氲云掩杪,小桥旖旎月高悬。
凭舟远眺千窗火,追史孤吟几室烟。
最忆当年朱老总,兴题牌匾挂飞檐。

七律.读《洛神赋》(新韵)
高山流水
八斗高才写洛神,千年辞采步孤音。
翩翩若顾惊鸿影,耿耿难平遁慕心。
一梦甄妃拾汉赋,半生雅怨吐衷沉。
燃萁煮豆诚悲恸,兄弟相残憾古今。
七律.校园丁香(新韵)
高山流水
几处丁香宿舍东,初发嫩蕊已香浓。
虬枝渐落玲珑雪,春草微熏馥郁风。
契阔此生轻谢幕,悲凉斯世等浮萍。
无端却梦江南事,清醒还囚小院中。
七律.忘忧草(萱草)
高山流水
北堂萱草落庭除,雅态惟怜赋意疏。
未必解忧凝灿绮,终须憯悴淡蓬庐。
平生不识虞姬舞,尽日犹耽倦蝶舒。
凋却繁华亦凄恻,忘忧何奈自难袪。
七律.军旅情怀(新韵)
——记老兵们的回忆
高山流水
军旅生涯每忆珍,梦中号角几回频。
山埋烈骨兵声在,云守雄魂阵气存。
哨所临边揺海月,战机带剑慑敌轮。
南昌蔚起昆仑脉,顾甲犹思壮士麟。

七律.八.一颂歌(新韵)
高山流水
铁血军魂士伍标,南昌一诞历兵鏖。
冲锋猛似下山虎,守土奋如翻海蛟。
汹涌洪涛身作坝,嶙峋地裂自为憀。
人民子弟徽声永,一曲豪歌入汉霄。
七律.至暗时刻(新韵)
高山流水
馆内排球练正酣,焉知此日坠丘山。
十一孩子昙花谢,七月亲人泪雨延。
已矣幽空折鹤翼,悄然胥梦化尘烟。
安全意识宜常有,莫可轻心半刻删。
七律.夏阳(新韵)
高山流水
苍穹下火烤郊城,烈日高悬嫩水蒸。
伏垅秧苗直喊渴,穿林鸟雀懒寻虫。
山间挂月吴牛喘,室内空调冷气供。
莫借芭蕉公主扇,首该做到碳达峰。
注:嫩水即嫩江。
七律.夏夜
高山流水
熏风袅袅夜初帏,幽暗林光唤羽归。
碧落情深星点点,青天路远霭騑騑。
心聆泉曲思沧澥,魂逐蛙声沐璧晖。
细咏低回歌缱绻,诗如雨露润心扉。

七律.凌霄花(新韵)
高山流水
凌霄缘木起千寻,玉盏牵缨卧叶深。
向日岂无斗妍意,临云自有缚龙心。
乱飘丹粉晴霞染,轻逐瑶弦瀑布吟。
况具袪风凉血技,嫣然一笑或封神。
七律.孙权
高山流水
仲谋多断古今评,生乃雄才继父兄。
虎踞龙蟠开霸业,江封海固壮吴城。
纵横魏蜀军锋锐,胜负曹刘气度英。
远略洪规传将相,好侠养士尽忠躬。
七律.芦花(新韵)
高山流水
如练芦花作雪湍,飘摇拥簇落江澜。
隔波欲近逍遥鲤,望影追随放浪船。
好伴晚风湿月色,不钦红叶卧岭眠。
萧萧纵是接秋气,未向沙洲问老聃。
七律.芦乡鹤影(新韵)
高山流水
十里芦乡水似烟,沼泽深处鹤家园。
窠虽简陋熏风顾,餐纵丰饶锐喙衔。
缥缈琴声来碧落,徘徊素羽向幽涟。
云乡又去辽东影,故地情思未尽删。

七律.观长安三万里感赋(新韵)
高山流水
纵是豪歌咏盛唐,诗人心底尽忧伤。
才堪何止清平调,命舛依然旅夜章。
三吏三别抒感慨,十歌十叹放夜郎。
千年幸有诗情在,犹可长安话史光。
注:旅夜章,指杜甫诗“旅夜书怀”,其中有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清平调,指李白的“清平调词”,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奉唐玄宗诏令而写的,后赐金还山;“十歌”,指李白的永王东巡歌。李白随永王东征,获罪流放夜郎,中途被赦。
七律.梅花
高山流水
岁寒三友最梅花,冰虐霜摧傲骨赊。
铁干颜苍凌朔雪,性禅蕊秀饮流霞。
铮然犹带洪荒想,坚韧宛如冒险家。
雅韵高洁入诗赋,徜徉清冷度芳华。
七律.牡丹花(新韵)
高山流水
华贵雍容起盛唐,一帘幽梦帝王乡。
芳播九畹生云色,蝶顾千回恋锦裳。
玉体入茶通郁阻,籽油供市缓嘉粮。
红尘虽致千般宠,犹记昔年贬洛阳。

悼念十一个花季生命
高山流水
那坍塌的体育馆
伤痕累累
静静地躺在校园的一角
用无声的悲愤
诉说着令人恐怖而又心碎的瞬间
孩子们啊
请不要怪我
那超负荷的重压
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于是无奈
我只好和你们同归于尽
孩子们啊
我虽然以瓦砾的形式结束了我不该结束的生命
但我还会以相同的形态
恢复坚强而传奇的一生
可你们啊
当你们离开这个世界
就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
那心爱的排球
那充满浪漫色彩的冠军梦
还有循循善诱的老师
以及老师那充满希冀的眼睛
还有你从小学就背起的沉甸甸的书包
以及走出家门时
慈祥母亲那充满爱的叮咛
还有奶奶的微笑
爷爷的陪伴同行
还有同学们友爱的招手
以及同学间牢不可破的友情
……
然而
一切就在此刻戛然而止
即便还有来生
这一切都不会再次复活
一切都如同消失的春梦
不过孩子们请不要悲哀
人的生命本来就像一颗流星
从湛蓝的天幕中划过
留下一道光芒的彩虹
最终消失在幽暗深邃的夜空
而生命的价值就在于
它曾有过无限的憧憬
你们的生命轨迹就是
一首诗
一首交响曲
它优美的旋律铿锵的节奏
永远是生命灵体里最美好的乐章
孩子们啊
没看见校园门前那一束束鲜花
那是母亲的绵长思念
也是同学们的一片深情
她们不会忘记你们
她们会把对你的爱永远埋藏在记忆中
天惨惨而色暗
风萧萧而声悲
孩子们,安息吧
一路走好
结伴同行

先秦文学的魅力
高山流水
三、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语录体、对话体和专论体。
一、《论语》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语言精炼而含义深刻。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等语,无不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世代传颂的格言警句。《论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在简短的对话中展示人物的形象。如《侍坐》章中孔子的循循善诱,子路的直率、冉求的稳重、公西赤的形象谦逊、曾点的洒脱,都写的很生动。
二、《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一般认为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是老子,但关于老子其人和《道德经》成书的年代、作者、产生的过程,等等,还存在许多疑问,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说法。《道德经》是代表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包括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因素。《道德经》也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多用韵语,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家子弟的言行记录,类似《论语》的语录体,也有部分墨家后学的著作,可以视为墨家学派学说的汇编。墨家与儒家在战国时同为“显学”,是对立的两大学派。《墨子》一书中所表现的墨家学说的核心是“兼爱”,即不分贵贱亲疏地爱一切人。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反对战争,主张“节用”、“节葬”。《墨子》一书言辞质朴无华而富于逻辑性。有些篇章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政论文,并且有了标明文章中心的题目,在政论文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孟子》是典型的对话体散文。《孟子》在《论语》语录体散文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篇幅较长,且形成一种对话式的论辩。《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理论家们大辩论的真实记录,具有较强的逻辑力量,而且感情充沛,言辞犀利,富于气势和力量。孟子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二、是仁政思想。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把孔子的“仁”发展成为“仁政”与“王道”思想。三、民本思想。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暴君和聚敛之臣,反对当时各国的兼并战争。
《孟子》散文有鲜明的特点。第一、感情充沛、辞锋犀利、富有气势和力量。具有鼓动性,具有雄辩家的气概。第二、长于比喻。如“缘木求鱼”“邹与之战”等,皆是妙喻,既加强了文辞的说服力,又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第三、在辩论中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善设技巧,引人入胜,使人无法躲避。第四、语言简练、明快、犀利、雄恣,是古代散文的典范,为后来散文作家一致推崇,它对中国散文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庄子》中对话的成分也很多,但它已开始由对话体向专题论文过渡。《庄子》
一书大多是由一些小故事组成的,恢诡谲怪,出人意表,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形象性,而且语言瑰丽,想象力丰富,极富于浪漫主义气息,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渊源关系,但也有明显差别。庄子思想主要包括:一、在哲学上庄子把“道”作为本体认为“道”先天地生,无为无形,无所不在;二、庄子人生态度,既有逃避矛盾,逍遥遁世的消极成分,同时又有追求精神自由,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积极意义;三、庄子的社会观带有悲观厌世、复古倒退的虚无主义色彩,同时也包含着愤世嫉俗、蔑视权贵的批判精神;四、在文学艺术方面,庄子崇尚自然美,反对人工雕琢美。
《庄子》散文有鲜明的文学色彩,一、想象丰富,善于夸张,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一书充满了奇特的幻想和精妙的构思,善于糅和神话传说,这就形成了该书特别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二、构思奇特,善于编造神奇的故事,借以阐发其哲学思想。《庄子》是一部哲理散文,但并没有采用一般议论文的表达方式,即逻辑推理的方式,以逻辑的力量征服读者;而是采用了文学的表达方式,即寓议论于故事与形象之中,以生动的故事与形象感染读者;三、塑造了一批恢诡谲怪匪夷所思的形象,诸如硕大无比的鲲鹏,吸风饮露的神人,望洋兴叹的河伯等;四、汪洋恣肆的文风。《庄子》散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有时就像行云流水,无迹可寻;有时犹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又如万斛泉涌,随地而出 。再加上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描写,使得《庄子》散文闪烁着迷人的艺术光彩。
《荀子》和《韩非子》是典型的专论体散文。它们都能围绕中心论题展开论述,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专题议论文了。如果仅从议论文文体发展来看,《荀子》和《韩非子》的散文是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最高阶段。
《荀子》一共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撰,小部分是学生所作。荀子的思想主要是:一.“制天命而用之”的朴素唯物论;二.“王霸”并举,“礼法”并重的政治观;三.以“性恶论”为依据的伦理教化和教育思想。荀子的思想并非纯粹的儒家思想,而是对各家各派都有所吸收,实际是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荀子》标志着政论散文的的成熟,中心明确,结构严密,分析详尽,比喻繁复,可称“学者之文”。它不像《庄子》的海阔天空,富有浪漫气息;也不像《孟子的语言》犀利,气势逼人。它只是实实在在地讲道理,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多用比喻,详尽严谨地进行论述。
文风朴实浑厚,不尚华妍。
《韩非子》一书共有五十五篇,其中有后人窜入的文章,不尽可信。韩非子提出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主张因时变法,以法为本,法、术、势结合;他反对儒墨,,批驳仁义,崇尚功利,力主耕战。韩非子有意识地对当时流行的寓言故事和历史传说进行搜集整理,开后代笔记小说的先河。
总体看,先秦诸子散文由“语录体、“对话体向“专论体”发展,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练质朴而趋于气势充沛想象丰富,说理绵密,锋利峭刻。其发展演变的趋势与轨迹是十分明显的。

名篇欣赏
高山流水
一
诸将五首(其二).杜甫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赏析: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在律詩中发议论,是杜甫之所长。但施议论于律体,有两重困难,一是议论费词,容易破坏诗的凝练;二是议论主理,容易破坏诗的抒情性。而在这首诗里这两点都被作者解决的十分妥善。
题意在诸将,却引前贤事迹。“韩公”即被封为韩国公的名将张仁愿,其乘突厥之虚夺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以绝突厥南侵之路,自此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遂安。此处,明说韩公而暗着意于“诸将”。
颔联笔锋一转,落到“诸将”。肃宗时朔方军收京,败吐蕃,皆借助回纥骑兵,所以说“尽烦回纥马”。而回纥出兵另有企图,终毁盟联合吐蕃入寇。此处追述肃宗借兵事,意在指出祸患的原因在于诸将当年无远见,因循求助,为下句斥诸将无能,不能制外患张本。这里作者带着强烈不满的感情色彩,胜过许多议论,达到了含蓄凝练的要求。
“尽烦回纥马”失计,养痈遗患。殊不知,潼关非不险隘,而今不觉其险,正是讥讽诸将无能:不守潼关天险,而求助回纥马。此处亦以叙代议,言少意多。
第六句,突然又从”诸将”拓开一笔,写到代宗。龙起晋水云云,赞扬代宗复兴唐室之功。初收京师时,广平王(代宗)曾拜回纥马前,祈免掠夺。以致于“独使至尊忧社稷”,反衬诸将无能。盖收京师之后,国家危机远未消除,而诸将却坐享“太平”,而诸将就这样报答君主的吗?!

二
感愤.王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译文
二十岁的男子汉形容枯槁面如冰霜,
出门长啸气贯虹霓慷慨激昂。
不甘心虚度此生坐待衰老,
为了国泰民安我等待见圣明的君王。
癫狂中写诗率意落笔超凡脱俗,
酒醉后放歌出语惊人志高胆壮。
功业没有成就胡雏还在猖狂,
我自信会建立边功名字万古传扬。
故事:李调元的麻雀诗
李调元,清朝人。曾任两江主考,广东学政等职。
李调元在两江主考完毕后,州内大小官员及秀才举子都来送行,设宴十里长亭,饯行酒一饮过,州官想难一难他,以便借机羞辱他一番。正好有群麻雀跳叫檐间,州官用手一指 ,便请李调元以麻雀为题赋诗一首。
李调元略一沉思,便慢声念道: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众人一听,无不掩口,若不是拘于礼貌,简直要笑出声来了。只见李调元不慌不忙地继续吟道:食尽皇王千盅黍,凤凰何少尔何多!后两句如奇峰突起,又似晴天霹雳,明写麻雀,实骂众人,而且骂的很惨,骂得很绝,众人全惊,全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