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程明益(商洛)
秋韵
江飞白鹭点清秋,云渡山关半雾头。
玉镜银辉明旷野,仙桥集鹊未停留。
连绵苦雨横天下,落木凉风遍地幽。
紫雁空排人字队,斜阳照影帖谁收。
宁长珊(西安)
初秋
柳老枝头渐露黄,襟前已觉小风凉。
蝶慵舞影盘旋落,蝉倦嘶声断续伤。
炎日总愁眠短浅,清秋又感梦深长。
碧霄鹤唳声声近,待引诗情振翅翔。
杨栋(西安)
凉风送爽入芳辰,满目金黄色诱人。
草木鸣蛩吟故事,林泉惊鸟怨浮尘。
芦花泛绿相为伴,枫叶飘红自写真。
尽染苍穹增岁月,满杯秋韵润心神。
詹家洪(北京)
觅秋声
夜静蛙声浑似梦,农忙莺唱不言愁。
池荷残叶摇风月,岸柳鸣鸦惊鹭鸥。
山雨欢谣前日至,树蝉音韵待时收。
年年此际能消暑,处处今宵可赏秋。
梁文君
处暑
得遇丝凉暑气轻,寒蝉早晚送秋声。
烟开陌野山光阔,日照云霄雁阵明。
五彩催妆须有约,千林改秀已堪情。
芳茵露染添新趣,垄亩栖粮画意呈。
张莹嘉
秋夜听雨
莫问今时第几更,秋筛深响自丁丁。
独留午夜怜香客,空听黄花泣雨声。
半枕湿风吹梦冷,一帘珠箔挂窗明。
愁霖也晓云州远,尽把相思滴满城。

左书谔(山东)
秋语
秋风拂面觉微凉,草木渐黄落叶扬。
蝉噪枝头声细细,蛩鸣草底韵长长。
天高云淡南飞雁,水碧荷残北向阳。
红蓼滩头铺锦绣,白蘋渡口系归艎。
张兴华
癸卯秋初随想
依稀绿意扑窗檐,柳色诗情风一帘。
羊肉火锅开胃暖,樱桃小口透心甜。
恰逢瑟瑟初秋雨,亦买昏昏两袋盐。
梦里从来忧世事,谁能海水煮毛尖。
王桂仁(湖北)
中元化财(新韵)
传承孝道追终远,时至中元思故亲。
微信未能通地府,饶财难以寄家神。
千般敬仰先人志,万种萦怀后辈心。
月半门前烟雾袅,香烛纸马祭亡魂。
任紫微(湖北)
秋韵
几番冷雨洗清秋,云影天光一望收。
日照苍穹平野阔,星沉瀚海夜风遒。
寒山红叶因霜醉,曲水掦波助浪流。
荻岸招摇飞白雪,黄花漫地兆丰收。
金荣(湖北)
消夏
骄阳烈烈几时收,地铁商场有客游。
夜坐湖边伴花草,晨行山径亮青眸。
酸梅汤好宽肠过,龙井茶香将体修。
慢步峰峦诗韵习,邀朋小院把秋讴。

剑如虹(河南)
秋夜闻蛩鸣
西风落叶已凄然,近砌蛩声搅夜眠。
老去渐知时事改,秋来空有梦魂牵。
霜凝古柳凋残后,露冷黄花烂漫前。
莫道人生多感慨,此心常在夕阳边。
陈生启(河北)
永不愁
时光荏苒已深秋,华北周区景象幽。
蛙鼓莺啼声妙美,南归大雁恋难侯。
园林挑李新鲜好,河面渔舟晚也求。
四季分明多显现,余生望远哪来愁。
王兴伦(西安)
贺闸口诗社微刊百期
古闸增辉里运河,淮贤争唱看潮歌。
微刊忽见百期约,雅兴横生半月多。
若咏漕船皆顺畅,每来文庙必吟哦。
哪时惊醒孔夫子,定是连伸大拇哥。
程有来(商洛)
初秋登嘉峪关古城有感(新韵)
千里河西锁一关, 枕戈横马越千年。
初秋登阙凭栏吊,旷宇舒云极目瞻。
遥忆驼铃传驿路,犹闻将士啸长天。
云烟过眼几多事,史页风翻又一篇。
卢秀贞(河北)
园丁颂(七言排律)
呕心沥血润桃芳,奉献胸襟育栋梁。
释爱播书承国粹,传情绘卷颂华光。
高怀尽力维新慧,厚德倾才授典章。
久伴孤灯疑惑解,常随炫影例题忙。
评文屡对三更月,阅案频迎拂晓阳。
细读残篇修正迹,悠观劣品抚形相。
依规引导舒灵智,据理携程送锦囊。
跋涉峰巅勤作杖,征空探海护骄航。
李永丰(西安)
绣球花
绣球盛夏久盘桓,沐雨经风蕊不残。
烈日炎炎能守正,清香缕缕可凭栏。
朝承沁露千般爱,暮接红霞万种欢。
姿态婷婷身自贵,芳华独领惹人观。

五律
张义凤
处暑
高天碧莽茫,望远纳新凉。
稻子田间熟,石榴叶下藏。
秋来青岭瘦,梦碎白丝伤。
处暑颜消色,山原菊尽香。
末代耕夫
秋收时节
良田处暑催,黄谷等仓开。
稻穗逍遥晃,柴门饱暖来。
地荒机改造,翁老杖徘徊。
乐享山村静,偷闲野菜栽。
过路雨
乌云睡不安,乘夜撞窗栏。
月色昏而暗,蛙歌亮且欢。
大风飞土石,余热入山峦。
雨点珍珠大,雷声一吼完。
王建华(河北)
雨后观荷
芙蕖几朵新,傍晚鼓蛙频。
雨打红苞嫩,霞迎绿伞茵。
蜻蜓轻点水,栈道立游人。
翠盖珍珠闪,娇颜滴泪真。
金荣(湖北)
消夏
大地遍骄阳,汗流风不凉。
机鸣身爽爽,包瘪自慌慌。
扇子手中握,茶汤口里香。
湖边垂钓乐,松下弈棋康。
剑如虹(河南)
空谷幽兰
幽谷有佳人,含芳独自陈。
风流千古意,寂寞一生春。
香气浮瑶草,清芬袭锦茵。
谁知山逸客,空抱岁寒身。

绝句
程明益
秋思
双宿银桥渡玉滩,流金浩水泪难干。
盼来洁月东山出,夜梦相亲桂魄寒。
徐艺宁
(一)鸣沙山
声从荒漠向尘间,曲调原来出自然。
总有知音寻不到,何妨流浪几千年。
(二)芦苇
常涤清波不着埃,情怀如雪为谁开。
我于俗世逆流久,君自天涯涉水来。
郑占荣(河北)
秋风载雨入山村(新韵)
秋风载雨入山村,遍洒农田化作金。
稻穗株株歌碧水,棉花朵朵映白云。
金荣(湖北)
出伏
初秋阳烈热炎狂,处暑还将出伏望。
企盼和风吹汗隐,再吟金菊品寒香。
陈吉地(安康)
秋韵
秋雨一场送爽凉,万枝千树带青黄。
欲行云路观山色,硕果丰收遍四疆。
王桂仁(湖北)
秋雨怡人(新韵)
预报决然报准时,秋风秋雨送灵芝。
解除暑热身心爽,思路清新好写诗。
吴锡峰(河南)
新秋
青山照夕阳,炫彩晚霞裳。
大雁排人字,新秋画景光。

词 瑞鹧鸪
程明益(商洛)
秋绪
闻琴声里感秋伤,杜鹃啼血唱凄凉。幽雁归还,清水留空影,只望斜晖一片光。
爱河水满情流逝,风云变幻无常。饮酒醉里英雄,醒后相思泪、恨彷徨。袅袅青烟已上苍。
程有来(商洛)
清秋怨
天高云淡近凉秋。枫红稻稔染田畴。大地流金,遍地黄花瘦,荻岸芦花泛淼洲。
长空雁叫声声咽,归鸿惊梦难收。春去秋到红残,千里关山月,照空楼。晓对妆台叹白头。
周桂萍 (山东)
秋韵
碧空云淡好风光。蝉歌阵阵诉衷肠。谷子弯腰,玉米胡须老,硕果枝头点彩妆。
惊鸿一瞥浓情注,欢欣浸在心房。踏着岁月音符,汗水多浇灌、润芬芳。梦醉时时念故乡。
孙有(内蒙古)
秋韵
秋畴禾熟换新装,夏田绿野变金黄。沟底坡梁,万亩金涛荡,千顷银波五谷香。
水肥山翠牛羊壮,牧歌响彻山冈。各处割麦机忙,龙口争粮抢,惜时光,晨映朝霞晚送阳。
张俊杰(甘肃)
秋兴
孟秋時节韵千般。金瓯风卷稻云翻。又见鸣蝉,翠减红衰渐,却是山川景更妍。
秋荷月下亭亭立,清香细细陶然。举杯邀月同欢,对影三人醉、倚栏眠。梦在瑶池做上仙。
左书谔(山东)
秋韵(柳永体)
夏归炎热已西游,秋来凉爽占鳌头。五谷丰登,百果长虹染,万廪千仓稻米收。
芙蕖衰败芬芳散,菊花兴盛香酬。但邀知己东篱,陶令寻踪迹、数风流。更让琼花醉两眸。
詹永乐(江西)
莲塘微雨正西风,南来游子北来鸿。杨柳新凉,照影还青碧,白发苍颜不是翁。
残荷几朵谁留意,秋心况复从容。笑看槛外纷纷,逝水东流去,任萍踪。听惯鸠鸣假大空。
侯俊武(兴平)
秋韵吟(新韵)
秋来伏尽爽舒欢。天高云淡雁飞南。岸柳轻拂,喜鹊惊离迅,黄叶稀疏落道边。
湖中菡萏蓬花等,红白秀竞争妍。紫薇柔美芬芳,表弱心中烈、挚情专。硕果丰盈雅韵翩。

现代诗
姚克林(安徽)
夜 月
夜,
是那么幽黑、深邃;
满天会眨眼的星星,
是那么智慧、情长;
一弯新月啊,
更显得是那么温柔、馨香!
入秋的夜月啊,
退却了盛夏夜空的燥热,
蒙上了秋夜惬意、清爽。
天下多少有情人啊,
沐浴着清和的柔光,
仰望星空,
梦幻动情的一幕幕啊!
陌野的夜风,
掀开了边陲哨兵的胸膛,
月光下的千里大漠,
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紧握钢枪。
倘有豺狼胆敢侵犯,
定叫它们命丧泉黄!
就是这样的月夜,
祖国南疆的大海啊,
不时有帝国兴风作浪。
可我们的战舰,
时刻准备着,
舍弃一切为国护航!
夜月如水,
让山河壮丽浓妆;
星河灿烂,
使祖国更加富饶辉煌。
十四亿人民心向党,
花好月圆,
日新月异,
奔向更加美好的前方!
杜忠书(商洛)
秋韵
人间最美的原色
在秋天,没人知道
风的真实想法,轻轻一吹
就赶走了激昂的夏天
吹瘦了原野吹肥了粮仓
把秋天吹得满目金黄
喜庆的小灯笼挂满柿树枝头
盒子枪斜挂在玉米腰间
秋雨缠绵
洗亮菊花娇羞的笑靥
秋叶叶上的露珠闪耀着
晶莹的思想
蜻蜓深情触摸秋的深邃和灵魂
蝉的歌声增添了些许悲凉
一只落单的蟋蟀
在逼仄的墙角自弹自唱
院子里的葵花
怀揣成熟笑对夕阳
群山禅定
为人间点亮几盏心灯
皓首向天心之安然
新陈代谢四季更迭
这是人间最美的原色

庄辉简评
夏荷
杨栋 (西安)
出水芙蓉花骨柔,蜻蜓倾慕倒枝头。
坚贞高洁无尘染,正直清寒有史留。
风摆罗裙幽韵事,雨穿翠袖展风流。
塘泥妙选金莲炬,藕断丝连白玉楼。
【庄辉简评】起联切题,“花骨柔”总写夏荷的概貌,又用“蜻蜓倾慕”从侧面进行烘托,“倒”字用得活脱灵动,甚好。中二联先虚后实,细化刻写荷的品质和形状“坚贞高洁、正直清寒”“罗裙、翠袖”,“展风流”托物寓意,引伸拓展,情在景中,富有张力。
尾联“金莲炬”对荷花的形象描摩一新,颇有特色。稍逊处,“幽韵事”略见牵强,“藕断丝连”熟语直白。
伏天凌霄花(新韵)
任紫薇
根埋泥土志难消,攀附高枝展自豪。
绿蔓千条依势俏,红霞万朵舞逍遙。
凌空傲視墙头草,俯瞰无怜地里苗。
盛夏寻芳抬望眼,花容媚态最风骚。
【庄辉简评】凌霄属藤本植物,别名紫葳。起联,根埋而“志难消”凸写其顽强意志和生命力,“攀附高枝”立其存照,极具气场。颔联从两个侧面承前细写,“绿蔓、红霞”分写藤与花的颜色,“依势俏、舞逍遙”写其形态。颈联从写形到写品,用“傲視、无怜”写出其不揺摆、不低俗的品格。中二联一实笔一虚笔,构思合理。
尾联回扣诗题“伏天”,并再演绎其“媚态”,诗意深拓,收束自然。毕竟对花着墨不多,形象未显鲜活。“势俏/逍遙”的对偶也欠工。

《万家诗苑》顾问:
文迟、程良宝、宁长珊、包德珍、钟振振、李江存、周正民
律诗编辑:程有来
绝句编辑:杜仲书
词曲编辑:刘家秀、张文
现代诗编辑:黄瑞华
庄辉简评:庄辉
刊头题字:陈玉柱
制图:网络
总编审:程明益
制作:达公
《万家诗苑》编委会
二零二三年九月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