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阵子•秋水长天 魏传良 秋水长天一色,苍茫浩渺无垠。潋滟椒湖形胜美,荡漾风帆远市尘。放歌古渡滨。 北雁南征衡浦,沙鸥浴日淮津。唱晚渔舟归棹处,孤鹜落霞情景温。赏心欲断魂。 注:椒湖,即焦岗湖。 鹧鸪天·上海城隍庙(新韵) 庄来喜(大庆) 游罢金陵上海行,早年游历已非同。花台莲座虔诚旺,金柱红梁气势宏。 怀往顾,话今程。客流如浪誉声隆。妻催子盼观全景, 再上明珠瞰沪城。 满江红·怒斥日本核污水排海 潘家凯 今日环球,东瀛寇、兴妖作怪。核污水、强行排海,西方阴坏。平陆资源遭玷染,大洋生态呈公害。恶邪国、罗刹刮阴风,真无赖! 惩罚令,监之改;舆论战,观其败。拯救生命事、不容迟怠。笔伐口诛齐奋讨,伸张正义同仇忾。盼未来、天下道为公,新时代! 沁园春·次和牛蓁同学同题《合肥一中老三届同学大会聚》 魏龙恩 五秩春冬,再聚萍蓬,叙尽九流。看发霜额壑,呼张抱李;桶腰丘背,笑马谈牛。淮北闺朋,岳西队友,畅忆峥嵘岁月稠。青春祭,你轻歌曼舞,我展吟喉。 庐州三届千俦。最难忘、龚塘荷月楼。忆风高星暗,稻香泅渡;秋深雨骤,岗集援收。大学雷锋,广批“林孔”,山上乡回十载休。天终补,得九霄鸣凤,四海驰骝。 行香子·日照风光 纪建淮 一叶扁舟,双浆惊鸥。海天远,浩渺烟洲,苍茫露渚,澹远沙丘。看云波翻,水波荡,彩波游。 雾开海市,星楼云翳。美风光,华夏名悠。鲁南福地,祥瑞金秋。愿山川绿,江河碧,赋诗留。 【赋】·焦岗湖影视城之会 王培春 艳阳高照,十月阳春,焦岗湖畔,影视之城,流光溢彩,万菊浓盛,游客如织,醺风醉人。友朋传杰,偕古稀发小,公干同侪,会才俊光衡,更邀百二,墨兵仙翁,亲临查考,青冈古城。此城之古,千年以上,此城之要,山海关横,风云际会,城垣湮灭,芸芸众生,无人知存。幸有仙翁,史海钩沉,更有才俊,誓还原真,再铸青冈,重建精魂,其情堪许,其意隆深。为敬耆宿,又报师恩,备馔置酒,拳心殷殷,座有箫管之悦耳,席见霓裳之飘袵,忆半百之前事,感时光之飞升。如此佳会,殊难又呈,不避卑陋,特记以文,祈愿早見,青冈城成! 
花辞树 作者/田 珍(陕西) 夜半被咳嗽弄醒 薄被不胜凉意 昼夜温差明显变化 秋天的脚步正在加速 杮子靠近暖色系 满地的玉米棒子待收 桂馨香轻吐,迎接 一年中最诗意的季节 风过处,轻吻皱唇 紫薇一个激灵 花瓣撒得到处都是
秋 作者/胡焕亮 酷夏缓缓离去 你 方得以姗姗登场 你以凉爽开路 成熟 是你最可贵的馈赠 收获 是你最愿意看到的景象 当然 你有时候也会给多愁的人们灵感 幻化出婉约绮丽的诗行 人生 也会逢秋 经历过岁月淬炼 沉稳和庄重 应该是秋色的模样 厚重饱满的金秋 正是所有人的渴盼与向往 没有时间叹息 更没有理由悲伤 我们应好好打理自己丰厚的积淀 点缀人生的舞台 哪怕就是一颗流星 也要闪烁出绚丽的辉煌
回来吧台湾 作者/李国富 台湾就是一个离父母 中国 远一点的孩子 一个曾经被侵略者欺负过的孩子 一个被掠夺又夺回安抚过的孩子 一个迷失方向离家的孩子 台湾经历过无数次苦难 也经历了无数次悲伤 曾经富裕却很迷茫 失去父母袒护的孩子 心里该有多么彷徨! 回来吧台湾 如今的父母中国 已经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 都盼着你回来全家团圆 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 幸福安康! 

继室王克珍百日祭 魏传良 醴酒香花云祭君,音容笑貌记犹新。 相濡以沫齐家乐,勤俭温良睦友邻。 寒舍贤妻无愧色,蓬门淑女历艰辛。 天公何尔短卿寿,肠断西湖颍水滨。 注:王克珍逝世后,葬于原籍阜阳西湖颍州公墓。 八三初度 李家勋 又盼春归春又归,小楼忽见落花飞。 凌霄盈树人难倦,对酒弹经事已违。 八秩虚名何足道,一身傲骨未全非。 泥尘不染悲仓鼠,林下无端泪满衣。 初秋抒情 陈开廉 秋到浓时景物丰,青黄相间掩深红。 稻香混在花香里,山色溶于水色中。 瓜果流芳临凤苑,芦花飘逸唱金风。 朝行郊外两千米,旧履粗衣鹤发翁。 寿州诗词学会换届有感 时英武 耕耘廿载种诗田,旧雨新朋情两牵。 桃李盈盈滋沃土,雅音切切得真传。 百家十卷开心智,万里千溪汇大川。 尤喜诸君多给力,肥陵山上跃峰巅。 隔窗赏秋(通韵) 陈良传 残阳如血染衣襟,宅外清溪流雅音。 旅雁高飞分作界,蛰虫静卧合为群。 苍山空色添油画,陋室无声抚月琴。 白发細观山寺远,窗前独立赏风吟。 故乡行两首 陈廷玲 一 多彩菊花篱畔开,流金稻谷满仓台。 儿童怯怯偷望眼,悄问客从何处来。 二 柳绿花黄果坠枝,风吹波动荡荷池。 村姑时尚歌新句,满目秋光满目诗。 秋 兴 徐长华 一阵秋风一阵凉,云连野色雁随阳。 蛩吟似织霜华怯,月彩如摊桂子香。 玉露留情抟蔓草,斜阳揣籥酹霞光。 入肌清气遣消夜,试把吟怀入羽觞。  步守英诗姐《秋日组诗五首》 张元淑 秋 晨 金风送爽渐生凉,败叶残枝满藕塘。 晨炼人们拳剑耍,远传吊噪韵高吭。 秋 雨 天公洒水沐苍凉,雨过天晴着艳妆。 赤紫红橙神笔染,彩林美景岂彷徨? 秋 夜 雨过三场夜渐凉,难眠耄耋念遐方。 儿孙在外平安否?鸿雁传书暮色茫。 秋 景 菊展千姿桂绽香,姑娘小伙撷金阳。 枝头硕果含羞笑,甘润千家喜客商。 秋 韵 姐撕云片赋诗章,愚妹随寻韵满囊。 硕果累累收获喜,夕阳映照两鬓霜。 国粹应传承 程海潮 隐痛三天起毒疮,求医问诊正秋凉。 一查蛇疱肥腰锁,几抹药膏红疹狂。 急火攻心无妙策,沿街入店得良方, 传承国粹人人责,莫把华佗扁鹊忘。 水浒一百单八将·天杀星 黑旋风 李逵 孙登先 心粗勇猛力无穷,率直铁牛骁桀雄。 本想接娘山寨内,哪知送母虎窝中。 砍旗只为匡正义,撕旨唯能泄隐衷。 大闹京城争帝位,一杯毒酒饮而终。 中元节夜思 孙守英 素月星稀照只身,难眠之夜卧思频。 曾经携手欢欣度,无奈侵肠憔悴辛。 失伴嫦娥添寂寞,有情玉兔叹伤神。 苍天问讯君何处,隐听孤鸿不见人。 癸卯中元节思妻 孫國崑 溘逝西行眼水汪,中元节祭簇花香。 手扶碑冢悲哀处,身就茔前涕泪方。 寰宇旅游孤立去,天庭归老远行昂。 欣逢盛世荣吾辈,和睦寒家快乐常。 寿州宾阳门外赏夜景 葛厚军 鹭越云开旗正扬,夜来负手览宾阳。 古城昔出英雄士,碧水今成游乐场。 漫野荷香塘上起,遮天王气土中藏。 人流过处犹灯海,旧日森森已渐忘。 秋 游 缪保龙 激流云涧越,转瞬隐群山。 雾绕青峰上,岚萦翠岭间。 危峦观胜景,险处赏曦妍。 即兴吟诗赞,秋光不一般。  深 秋 杨东市 细雨时来陈阵凉,南飞大雁自成行。 蒹葭淅沥诗心动,橘柚玲珑画意长。 淡去池荷留倩影,初萌野菊散清香。 情怀与此千般好,景色斑斓拍照忙。 淮河秋游遇雨 彭 亮 凉风暖水正泅天,白雨跳珠升雾烟。 万箭穿云河汉泻,飞身鱼贯畅游间。 绝句两首 连国民 初秋急雨 立秋前后火连天,千亩旱田欲冒烟。 忽起狂风穹骤变,大街小巷雨涟涟。 深秋菊明 长堤树簸寒流至,淮畔归来落叶飞。 黯淡池塘荷破败,菊明小院竞芳菲。 贡 月 朱明秀 岁在中秋悬玉盘,黄花果品贡婵娟。 辉迎沃野如银净,光洒晴空浸桂寒。 广殿嫦娥招贵客,神舟探月入云端。 有朝醉饮吴刚酒,勤理蟾宫喜种田。 化学颂 ——庆祝中国化学集团总公司成立七十周年 徐际奇 拿来神笔舞长天,画得蓝图几万千? 煤炭变为晶尿素,原油炼就白丝棉。 大江南北扛旗帜,赤道东西谱美篇。 点石成金非幻术,民生国事总关联。 红烛赞 苏林生 形如玉立透晶莹,一点灵犀四壁明。 驱夜献身经苦难,教人忘我勇牺牲。 热能耗尽忠心瘁,光焰温存赤胆倾。 乐伴杏园桃李笑,春风依旧默无声。 

深切怀念“老夫子”张道勤学兄 作者/李佳桂 我心目中正直、勤奋的“老夫子”张道勤学兄不幸染疾走了! 然而,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同窗几年里,天冷时,道勤仅穿一件薄薄的短棉袄,为了保暖,像北方旧时农民一样,腰间束着一条粗布带子的特别形象,还烙印在我的心中! 他每从图书馆借书回宿舍,必将书侧页用橡皮擦上一遍;看书时,并不以手指、而是用橡皮头翻书;用小纸片揑住门把手开门;以搪瓷缸开关水龙头……同学们都十分诧异的生活习惯还都烙印在我的心中! ——他坚持做着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走自己想走的路。不做作、不假模假样地刻意装扮自己,迎合别人,全然不顾一些人视他为“另类”而投去异样的眼光——他始终坦坦荡荡地做他的“张道勤”! 大学几年,我与道勤并不在一个小组,也从未同宿舍住过。我们生活上的交集、学习上的交流并不多。但是,我是一直都在关注着他的,关注着他特立独行的为人处世;执着认真的学习态度。当我在单位“重点培养”档案基础上,一面积极努力表现,接连不断地向“组织”递交“思想汇报”,又一面贪恋着图书馆;一门心思想当个诗人,在向那扇神圣大门迈进中,总不得法、不着要领。最终,被远方的的父亲死死盯着的那扇大门还是朝我关闭的过程中,我却发现,一扇宏大的中华老字号的大门,却始终朝着道勤敞开着,而且,似乎毫无挂碍的越开越大!他一直都在我宿舍斜对面宿舍里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啃着一摞摞从图书馆借出的“大部头”——真不知道要比瞎忙乎的我心中多装了多少部精典!正因为他的这种为一时的风云人物所不屑的“书呆子”精神,锻造了他的学问、冶炼了他的道德文章,也赢得了含义丰富的“老夫子”的雅号。然而,我是从内心里佩服“老夫子”的!他当年那篇仿佛横空出世的小小说《错了一个字》,视角之独特,认识之深邃,构思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虽遭到一些人捕风捉影的非议,却愈显其艺术胆识、文字功力——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毕业后,各奔东西,漫漫几十年,我和道勤实际上仅仅见过两次面,每一次都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记的大约是1997年初春,我去杭州参加建设部的一个会议,道勤知道后,在休会那天,一大早赶到位于西湖侧畔的酒店看我,陪我在西湖边漫步、喝茶、叙话。道勤一向话不多,这我是知道的。但是,那天,他好似有着讲不完的话,纯粹的同学情尽显滔滔话语中,不觉湖坠落日。得知他在古藉出版社工作,以我书呆子想法,那可是个符合“老夫子”性格、可以安心做学问的好地方啊!好生羡慕。将要分别时,道勤送我一本他的专著——果然是本费时费力,沙里淘金一样做出的考证字根的纯学问书。我一直珍藏至今,因为,这是道勤淡泊名利,潜心学问,不求闻达的一个见证!记得我当时问道勤:“不写小说啦?当年你小说写的那么好!”道勤苦笑笑回我两个字:“安全!”我被这两个苦涩的字弄得一夜无眠。 我与道勤毕业后的第二次见面,已是10年以后的2017年夏天了。承蒙江西上饶市党校教授戴金发学兄的美意,以夫妇二人之力,组织了同学毕业45周年聚会。大家终于见到了几十年未曾晤面、仿佛隐入山林修练去了的“老夫子”,自是一片欢腾!老夫子还是一身瘦精精的模样;还是一付讲话笑盈盈的、慢条斯理的神态。印象深刻的是,正式聚会座谈时,轮到道勤讲话——当然,大家也早想听听“老夫子”他那一肚子的学问。不料,他却似“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知迎合场面,竟张口说了一个极其严峻的社会问题——一个烫手山芋,顿时把大家都砸晕了,也逗笑了!真不知从何时起、又因何缘故,我们的“老夫子”竟似背弃了学问了呢?而当我们一位有令人骄傲的政府工作背景的美女主持人同学,机敏的婉转而坚决打断他的话时,我看到,道勤那清瘦的脸上浮现出的是一丝淡然的苦笑。而当我侧身瞅着他这脸上的笑容时,我的眼中竟幻化出一朵久经风霜的山菊。我很是惊诧,难道说,杭州天堂的故纸堆中,也没有了“老夫子”暢所欲言的一席之地,而要将一肚子的话带到同学的聚会上来倾述么?遗憾的是,即便在这“私谊”的场合,“老夫子”还是未能一吐为快!当时,我和大家一样,无可奈何地陪着“老夫子”笑,但我心里却一阵隐隐的痛。 现在好啦!道勤兄、“老夫子”!你已驾鹤西去,升入了真正的天堂。愿你在那边了无丛林羁绊,无所顾及地作你的学问,自由自在地倾吐你想说的话,尽享快乐时光。 
怀 念 作者/孙守英 我的先生李家篪离我而去己经十余年了,十多年来,他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始终伴随在我的身边。回味往事,仿佛就在昨天,难以忘却…… 尤其是他对京剧的爱好,几乎达到痴迷程度,以致在生命最后,倒在他所衷爱的舞台上,毫无遗憾的驾鹤西去。 热爱京剧好象是他家家传,据说他的祖父、父亲及众兄弟都对京剧有所爱好。但出于各种原因,最终均未涉足梨园。李家篪先生特别喜欢京剧,少年时因为买不起戏票,往往在戏院外听播音或者是等到快散戏时看门人走了,溜进去看点戏尾子,也快乐无比。 李家篪先生虽然算不上多才多艺,但他的业余爱好的确很广泛,他对琴、棋、书、画、篆刻、诗词均有所涉猎。特别是对京剧的爱好,是起源于早年时他家一个做胡琴生意的门邻,有幸耳染目睹,也曾学着用人家的边角料、竹节、纸板,做过一把胡琴,自娱自乐。上世纪五十年代工作后,他就立即购买了一把京胡,潛心钻研,竞在业余界小有名气,以致一些专业剧团在琴师不够时,曾多次邀请他帮忙救场。六十年代中期,他隨四十二处调到贵州参加大三线建设,当时正逢文化大革命,他的一把京胡竟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为演唱革命样板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单位和部队领导们及当地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也使他的京胡演奏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入七十年代,他又随四十二处回到淮南,投身于潘集煤矿建设,由于工作压力大,这期间只偶尔在家自拉自唱几句。 九十年代退休了,既没有工作压力,又有时间,他常说这是他生命的第二春。他和一群京剧爱好者组建了梅兰芳艺术团,按照自己的喜好,精心陸续选购了六把不同用途的京胡,对每把胡琴都关爱有加。对于胡琴的保养,对琴弦、马尾的清洗晾晒和对琴筒蛇皮保养几乎到了精细入微的程度。在老年大学授课时对于京胡的演奏要求更是一丝不苟。他最不能容忍的是“荒腔走板”,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往往为了一个音符,他也不厌其烦地对着录音机或视屏,反复练习,直到满意为止。这种精益求精的作风深受广大票友和学员的赞许。以致在2009年,单位推荐他在淮矿电视台进行“京胡基础知识与演奏技法”讲座。我常常想,李家篪先生酷爱京胡,伴随了他的一生,不仅传承了国粹,充实了晚年生活更结交了一批票友师生,使他的生活多姿多彩。就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票友们(包括寿县、凤台)自发地为他举办了“纪念李家篪先生逝世一周年演唱会”,怀念条幅、花篮摆满大堂。我想,这也是对李家篪先生在天之灵的告慰吧! 
璞山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