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磨一剑
以古风诗化深圳本土人文历史的奠基之作
浅谈侯邦栋《诗韵鹏城》的文史价值
高 源
导 读
聚焦深圳十区的人文标塔
一、 罗湖商业文化的匾额:东门老街
二、 福田城市景观的焦点:岗厦村落
三、 南山历史骨骼的存照:南头古城
四、 宝安人文溯源的起点:龙津石塔
五、 龙岗城乡变迁的化石:鹤湖新居
六、 盐田近代风云的坐标:中英界碑
七、 龙华城市风景的名片:烟桥版画
八、 坪山岁月雕像的巨擘:大万世居
九、光明华丽蝶变的前身:光明农场
十、大鹏海防历史的固垒:大鹏所城
解说深圳十区的文化故事
一、罗湖:《省港罢工接待站旧址》的风云际会
二、福田:《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庄严肃穆
三、南山:《陈郁》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生涯回顾
四、宝安:《铁仔山古墓群》发掘见证东汉文明
五、龙岗:《李朗乐育神学院旧址》的来龙去脉
六、盐田:《鱼灯舞》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七、龙华:《白石龙营救文化名人旧址》的壮丽
八、坪山:《庚子首义旧址》叙说辛亥革命史迹
九、光明:《东宝中学旧址》展现的小延安气象
十、大鹏:《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的烽火往事
构建深圳诗词的古风境界
一、 注重吸收客家山歌与广府民谣文化元素
二、 借鉴清初三大家之一屈大均的竹枝风格
三、 将现代诗韵融入诗经四言古老创作范式
四、 将词曲的韵味与数字加持技巧化入古风
独创诗史并茂的编辑体例
一、以古风形式叙述深圳的人文历史
二、以史志内涵支撑古风的诗意骨架
三、以沧桑图像强化诗史的直观印象
四、以注释文字加强读者的阅读效果
聚焦深圳十区的人文标塔
一、罗湖商业文化的匾额:东门老街
南国深圳,沧桑古镇。
改革开放,繁荣东门。
岭南建筑,街巷纵横。
明代始建,岁月留痕。
祠堂庙宇,香火永恒。
骑楼书院,遗迹风尘。
商贾云集,物流纷呈。
购物天堂,霓虹缤纷。
二、 福田城市景观的焦点:岗厦村落
三、 南山历史骨骼的存照:南头古城
四、 宝安人文溯源的起点:龙津石塔
五、 龙岗城乡变迁的化石:鹤湖新居
六、 盐田近代风云的坐标:中英界碑
七、 龙华城市风景的名片:烟桥版画
观澜牛湖俄地吓,祖屋诞生陈烟桥。
转往沪艺苦求索,幸运结识大文豪。
师承鲁迅习木刻,深厚友谊忘年交。
投身抗战鼓与呼,唤醒民众凿与刀。
深入工地和农村,促进普及和提高。
铁笔丹心写春秋,走南闯北不辞劳。
文章批评惹祸端,极左年代被打倒。
关进牛棚遭摧残,客死南宁别尘嚣。
平反昭雪慰忠魂,邕江悲戚雨潇潇。
故居辟为陈列馆,家乡不忘陈烟桥。
原样修复和改造,清新树木和花草。
门前棕榈高挺拔,院内老井照云霄。
八、 坪山岁月雕像的巨擘:大万世居
曾氏先祖传周公,披荆斩棘苦千般。
饲养鹅鸭推独轮,躬耕劳作谋三餐。
建房心切入歧途,赌博输光血汗钱。
挥刀断指从头越,立业兴家显非凡。
创办实体糖油厂,经营日用百货店。
购置田产数千亩,积累财富盖坪山。
大万营造宝斗心,世居风格承中原。
坐东向西属孤例,方正宏伟大庄园。
宽阔禾坪长方形,五谷收割晾晒干。
风水池塘半月形,锦鲤嬉戏游深浅。
城堡周长五百米,屋舍总计四百间。
聚族于斯血脉亲,生息繁衍袅炊烟。
纵横九街十八井,碉楼驻守若等闲。
回环八阁走马楼,围墙陡峭不可攀。
独一无二魁星楼,始祖安居制高点。
康泰祥瑞龙心背,福泽密码藏其间。
排水系统巧设计,明沟暗道相通连。
端义公祠追远堂,孝子贤孙拜祖先。
九、光明华丽蝶变的前身:光明农场
十、大鹏海防历史的固垒:大鹏所城
盗匪倭寇侵扰沿海,为害猖獗民不聊生。
明朝创立卫所制度,张斌修筑大鹏所城。
巍峨城门固若金汤,纵横巷道狭窄幽深。
青砖浸透岁月风雨,石板雕刻时代印痕。
将军府第雄伟庄重,士卒民居错落工整。
水井滋养百姓甘甜,粮仓储备海防保证。
独特军语自成一体,别致凉帽遮阳挡风。
戏台演唱娱乐生活,较场练兵威武精神。
三代五将父子将军,英雄辈出望族名门。
九龙海战甲午枪响,炮火隆隆杀敌声声。
御敌扬威民族风骨,捍卫国家海权象征。
解说深圳十区的文化故事
一、罗湖:《省港罢工接待站旧址》的风云际会
东门老墟南庆街,思月书院清代建。
张家子弟启蒙处,晴耕雨读世代传。
巡捕屠杀示威者,五卅惨案悲人寰。
香港爆发大罢工,最先发难是海员。
各行各业都响应,香港陷于大瘫痪。
工友陆续来深圳,工会协调总统管。
深圳地区党组织,领导斗争冲向前。
思月书院担使命,设立工友接待站。
深圳农运发展快,穗港工运联络点。
各乡农户备茶饭,各家商号筹粮款。
深圳专设车务科,转送工友免票款。
每日回穗近千人,农民踊跃齐支援。
军舰炮击示威者,沙基惨案绝人寰。
不幸消息传香港,激起义愤浪滔天。
严厉封锁断往来,货物滞留堆成山。
单独对英主策略,分化瓦解破防线。
恐惧省港大罢工,港英当局终忌惮。
反帝势力不可挡,港督代表求谈判。
国民政府要北伐,部分队伍上前线。
根据形势做决定,停止罢工发宣言。
规模最大时间长,唤起民众万万千。
二、福田:《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庄严肃穆
梅林婆岭环境清幽,深圳革命烈士陵园。
鲜花绿草慰藉英魂,苍松翠柏肃穆庄严。
巍然丰碑矗立中央,浩然正气长存心间。
仿佛玉兰含苞待放,宛如宝剑直插云天。
庚子首义唤起民众,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抗日战争奋勇杀敌,解放战争一往无前。
建国开始风雨兼程,改革开放热血奉献。
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英雄人物卓越贡献。
百余年来千余烈士,为国捐躯坚贞赤胆。
省级文物永久保护,瞻仰缅怀褒扬纪念。
烈士英名熠熠生辉,烈士英灵青山长眠。
烈士精神万古长青,烈士功勋世代流传。
三、南山:《陈郁》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生涯回顾
陈郁祖屋低矮两间,建于清朝道光年间。
贫穷困苦海员人家,竹椅床铺简陋平凡。
父亲早逝顿失依靠,母亲劳作糊口三餐。
陈郁受助私塾两年,辍学打工减轻负担。
组织罢工震惊世界,投身革命工运骨干。
策划起义败退香港,几次被捕转危为安。
反对王明左倾路线,遭遇排挤远赴苏联。
任周二公调查上诉,监委决定平反冤案。
抗战胜利派往东北,恢复生产支援前线。
担任部长不辱使命,能源工业长足发展。
主政广东改变家乡,爱民省长百姓称赞。
修建东深供水工程,推动南海石油勘探。
一九七四溘然长逝,半身铜像显赫不凡。
鞠躬尽瘁忠诚战士,居功至伟卓越贡献。
四、宝安:《铁仔山古墓群》发掘见证东汉文明
长条地形铁仔山,走向西北至东南。
层层叠叠墓葬群,密密麻麻半座山。
考古人员略勘探,面积方圆三余万。
横跨东汉至明清,古今中外实罕见。
从西往东顺朝代,安放齐整北朝南。
发掘墓葬六百座,出土文物近千件。
熹平四年东汉墓,罕见人头印纹砖。
双目圆睁带箭簇,专家猜测是盐官。
南朝墓葬何所有?值得一提有两件。
亭亭玉立鸡首壶,闪闪发亮青釉罐。
哪知深圳编年史,实物资料显非凡。
城市历史何其久,漫长一千八百年。
五、龙岗:《李朗乐育神学院旧址》的来龙去脉
鸦片战争国门开,洋人越海上岭南。
深圳接触基督教,公元一八四八年。
德国牧师黎力基,宣教置地得因缘。
内地教堂第一座,中西交流新开端。
德国牧师贝德明,教堂扩建神学院。
深圳大学第一所,客语神学福音传。
布吉最小基督徒,八岁洗礼凌启莲。
救世福音洗耳听,先贤懿训铸心间。
终身虔诚十字架,神爱世人赐圆满。
深圳凌氏第一家,影响华夏逾百年。
中国首批留学生,来自李朗神学院。
对外开放第一村,海纳百川美名传。
率先推广本色化,教义始终未改变。
培养信徒不胜数,艰苦卓绝六十年。
先迁兴宁到坪塘,公元一九二五年。
再迁梅州到黄塘,公元一九四七年。
东方升起新红日,教会停办神学院。
离开大陆往香港,并入崇基神学院。
教堂空置改学校,直至一九七零年。
教堂坍塌无维护,日渐荒废成残垣。
水官高速改扩建,旧址拆除须臾间。
新址落成石芽岭,聚会礼拜再团圆。
海外后裔来中国,扫墓凭吊登圣山。
六、盐田:《鱼灯舞》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海盗横行无政府,渔民捕捞被欺辱。
悲叹生存不堪苦,创演生活鱼灯舞。
号角唢呐响锣鼓,俯身曲背走马步。
控诉霸道黄鳢角,团结抗争恶顽除。
古老艺术险失传,发掘整理再恢复。
非遗弘扬粤文化,民俗传承下功夫。
喜怒哀乐看神韵,铲沙串水相追逐。
吉庆有余好日子,和平安宁求幸福。
七、龙华:《白石龙营救文化名人旧址》的壮丽
日军践踏和平绿洲,港英当局举旗投降。
全城戒严搜捕疯狂,文化名人生死存亡。
中共急电全力营救,东江纵队奋勇担当。
精心策划清除路障,周密部署冲破罗网。
艰难找寻秘密安置,摆脱跟踪绕街避巷。
港岛夜渡九龙登陆,乔装难民逐批北上。
走青山道攀大帽山,餐风饮露荃湾元朗。
下落马洲渡深圳河,护送接应水围皇岗。
穿莲花山越梅林坳,峰峦逶迤天然屏障。
避检查站抵游击区,惊魂动魄逃离魔掌。
白石龙村拥抱群星,当晚欢聚天主教堂。
提防伪军上门扫荡,翌晚撤离草寮躲藏。
历时半年抢救千人,万无一失转移后方。
保护精英保存文脉,传递火种传播希望。
伟大营救创造奇迹,东江纵队威名远扬。
中国文化再生之地,白石龙村功德流芳。
八、坪山:《庚子首义旧址》叙说辛亥革命史迹
磨刀霍霍三洲田,廖氏宗祠勤操练。
惠州归善临新安,两县交界三不管。
招兵买马近千人,义合小铺作据点。
耆老下达逐客令,害怕村寨受牵连。
举事威威马峦山,罗氏大屋旌旗展。
歃血誓师勇出征,红布裹头杀震天。
东路进攻兰花庙,清兵弃甲乱逃窜。
西路伏击佛子坳,俘虏缴械一锅端。
朝廷反扑急遣将,重兵压境剿岭南。
义军粮饷无接济,战事深入陷艰难。
庚子首义失败后,满清报复三洲田。
抢掠财产烧房屋,残杀百姓毁家园。
流亡牺牲何所惧,点燃火种漫燎原。
革命风潮已萌芽,唤醒民众万万千。
辛亥革命成功后,总理派遣拨巨款。
强华学校留墨宝,废墟重建新家园。
庚子首义谁发动?革命先驱孙中山。
打响世纪第一枪,震动异族金銮殿。
鲜血浸染黑土地,绿野辉映碧云天。
风吹雨打早凋零,人去楼空已孤单。
罗氏大屋今尚在,修缮一新供参观。
寻访旧址马峦山,重温历史忆当年。
九、光明:《东宝中学旧址》展现的小延安气象
四十年代,水贝陈氏祠堂。
东宝中学,东江纵队创办。
办学宗旨,秉承抗大精神。
办学目的,培养干部摇篮。
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又要革命,抗日救亡宣传。
热血才俊,来自宝安东莞。
秘密支部,发展师生党员。
协助政府,征收抗日公粮。
五四剧团,下乡巡回汇演。
国共内战,学校被迫停办。
时间虽短,意义却是深远。
十、大鹏:《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的烽火往事
大鹏半岛客家小渔村,背山靠海沙溪屯洋。
争夺交通口岸沙鱼涌,土霸洋盗改名土洋。
天主教堂罗马神父建,中西合璧风格别样。
附属用房主楼礼拜堂,占地面积四百平方。
美日两国激战太平洋,神父匆忙撤离土洋。
抗日游击总队指挥部,告别龙华迁至土洋。
东江纵队首个司令部,地址设于天主教堂。
楼房后面小型练兵场,为民先锋抗日救亡。
土洋会议拥戴共产党,敌后抗日指明方向。
广东抗战发展转折点,军令快马驰骋疆场。
形势发展迁往罗浮山,枪林弹雨奔向前方。
孤悬敌后建立根据地,追击豺狼鬼子投降。
文物保护单位国宝级,南粤深圳无上荣光。
活化东江纵队史迹馆,红色景区全面开放。
山顶东江纵队纪念亭,硝烟散去天地朗朗。
屋前龙眼乌柏笔管榕,枝叶繁茂碧绿苍苍。
红色堡垒矗立山海间,东纵精神传承弘扬。
民族复兴历史新起点,牢记使命扬帆远航。
寻访东江纵队司令部,中流砥柱战绩辉煌。
构建深圳诗词的古风境界
一、注重吸收客家山歌与广府民谣文化元素
明朝永乐,石板桥。
撒网捕鱼,欸乃桥。
清朝时期,木板桥。
围海造田,耕作桥。
港岛割让,耻辱桥。
红色中线,国界桥。
一九一一,铁路桥。
广九联通,纽带桥。
列强侵犯,掠夺桥。
贫民谋生,血泪桥。
一九三七,抗战桥。
几番拆建,磨难桥。
一九四九,解放桥。
大军止步,战略桥。
建国初期,敌我桥。
铁网对峙,封锁桥。
特务渗透,前哨桥。
火眼金睛,边防桥。
首长视察,阵地桥。
部队驻守,巡逻桥。
赤子归国,希望桥。
建设祖国,功勋桥。
政要访问,迎宾桥。
严密周全,安保桥。
三年灾害,短缺桥。
生命通道,连心桥。
三趟快车,运输桥。
鲜活商品,供应桥。
三年困难,逃港桥。
收容遣返,心酸桥。
小额贸易,先行桥。
因地制宜,探路桥。
一九六六,文革桥。
小将止步,动荡桥。
一九七一,乒乓桥。
国门打开,友谊桥。
一九七九,开放桥。
招商引资,经贸桥。
一九九七,回归桥。
一国两制,实践桥。
二零零三,重建桥。
完成使命,退役桥。
百年沧桑,文物桥。
永久安置,观赏桥。
历史变迁,见证桥。
民族复兴,奋斗桥。
誉满神州,第一桥。
名扬四海,罗湖桥。
二、借鉴清初三大家之一屈大均的竹枝风格
固戍码头建于明,清末民初已兴旺。
扁舟摇橹撒渔网,帆船竞发下南洋。
商贾云集沙湾村,货物中转通四方。
商号林立十字街,财源茂盛达三江。
沧海桑田埋烟尘,口岸遗弃陷悲凉。
昔日繁华早落幕,原址沉寂伶仃洋。
浮雕舒展旧风情,牌坊昂首新梦想。
西乡古港留胜迹,海上之路再起航。
三、将现代诗韵融入诗经四言古老创作范式
坡地层层,树木森森。
绿色生态,甘坑小镇。
高耸炮楼,坚守晨昏。
回形围屋,繁衍子孙。
南香楼里,雕梁重温。
状元府内,寸木永恒。
古巷窄长,老井悠深。
石磨无言,溪流有声。
客家美食,田园农耕。
水果畅销,凉帽传承。
麒麟劲舞,威风欢腾。
四、将词曲的韵味与数字加持技巧化入古风
一路一桥一清溪,半风半雨半氤氲。
一枫一林一古井,半隐半现半旧村。
一砖一瓦一老宅,半渔半农半耕耘。
一祠一庙一乡愁,半山半海半天云。
独创诗史并茂的编辑体例
一、以古风形式叙述深圳的人文历史
二、以史志内涵支撑古风的诗意骨架
三、以沧桑图像强化诗史的直观印象
四、以注释文字加强读者的阅读效果
2023年8月24日于深圳大梅沙东海岸听涛阁
作者简介
(文中图片摄影 侯邦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