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金融是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为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平台作用,深化金融赋能,8月31日,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举办。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投资所首席科学家陈伟忠,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谢红,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邹新月,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广东省农业农村投资项目中心)书记夏清华,会议特别邀请广东乡村振兴板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代表及农业金融专家,涵盖高校、科研院所、交易所、基金、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支农不同领域专家代表,同时邀请广东乡村振兴板企业代表参会建言。与会专家各抒己见、聚智汇力,积极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火热。会议由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助理卢劲尧主持。
会上中心董事、总经理助理卢劲尧详细介绍了广东乡村振兴板的建设情况。截至2023年7月,“广东乡村振兴板”挂牌展示企业合计311家,另建成504家后备企业库,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基础培训+融资对接+金融路演+政策匹配+股改规范”的全链条金融服务生态圈。上板企业中170家企业获9家银行超60亿元融资授信,10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超18.51亿元,推动12家企业股份改制。一家企业在广东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拟在主板上市。
与会专家就金融支持百千万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紧紧围绕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小特产”兴旺“大产业”,金融赋能乡村振兴踊跃发言、积极交流,研究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广东乡村振兴板”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力军作用,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强化优质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效应,打通企业上下游对接通道,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投资所首席科学家陈伟忠指出,目前农业农村存在金融服务模式单一、专属融资产品供给不足、成本收益比低投资风险大等问题。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提出,一是要创新符合农业产业融资特点的融资产品,拓宽抵押物;二是要充分利用当地涉农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等政策,按照以投引贷、以贷促投等多种金融工具联动的原则,开展“产业基金+银行贷款”“地方专项债+银行信贷”等投贷联动、投债联动等综合性投融资模式,增加融资多样性;三是要探索新的农业投融资模式,以平台公司统筹推动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投融资,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谢红提出,知识产权是农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打造特色农产品的商标和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重点打造地方地理标志产品,加速带动县域农业产业发展。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邹新月提出,乡村振兴是承接国内双循环中内循环最有力的支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要做到思想解放,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的三先行,推动知识、技术和资金的三下乡,实现产品、商品和品质的三转变。广东乡村振兴板是服务广东农业的专属资本平台,风险补偿资金的建立与出台,为开展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通过整村授信、整产业链授信等方式都是创新模式的突破。接下来要加大力度建设和运营乡村振兴融资风险补偿资金,为落实资金下乡实现市场与政府相结合提供有力抓手,坚定地做好广东乡村振兴板建设工作。
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广东省农业农村投资项目中心)书记夏清华指出,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要创新涉农项目融资模式,发挥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和广东乡村振兴板支农平台的纽带作用,联合“政银保担基企”力量,完善融资风险分担模式,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利用金融力量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北京证券交易所及券商建议,区域性股权市场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石,全国股转公司近期出台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对接政策,搭建上市绿色通道,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可以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展示,通过规范股改、孵化培育,完成公司运营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加速推进上市进程。
基金公司专家建议,一是建议加大力度设立政府引导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营,集聚各方资源,扩大投资覆盖领域,尤其是提高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力度,增加农业上市公司家数,头部企业带动细分产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发展。二是要从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市场引导三个方面,引导农业企业修炼内功,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三是政策资金要有稳定性、兜底性和可持续性,以解决无法通过市场克服的风险问题。
保险公司专家从两个方面提出保险对百千万工程的助力:一方面是服务于广东特色农业产业的专属产品,包括地理标志产品保险、保险加期货等;一方面是根据县域农业产业园和工业产业园的特点,设计产业园一揽子专属保险产品,稳步提高产业园保险保障的覆盖面,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建议,要引导农业企业加大对科研的重视,通过“金融支农+科技兴农”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以特色现代农业为载体,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引导农业企业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等多渠道融资。
广东乡村振兴板企业代表谈到,乡村振兴还面临着资源沉睡、产业粗放、人才匮乏、资金不足、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和短板。建议金融机构通过产业基金、配套基金等多种方式,给予现代农业“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帮助民企提升“精特优”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产品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建议以特色现代农业为载体,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设立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引导农业企业在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等多渠道融资。
大胆探索“特色农副产品与金融产品等值”的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开发“绿色+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债券等金融产品,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通过金融服务助力现代化农业转型,真正蹚出一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十四五”规划,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金融支农+科技兴农”力量,广东股交依托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平台,不断增强涉农企业服务和业务创新,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为涉农企业打造专属资本平台,推动产业上下游对接,积极探索金融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带动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农业投融资渠道,促进农业投融资精准对接,助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以金融服务广东乡村振兴,助力我省涉农企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郭静
图片:主办方提供
文字审核:郭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