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世同堂
口 柳恋春
一
这个消息是艳丽迫不及待发到家族群的。当时,还在医院,医生对艳丽做了一些检查,又问了一些情况,就说:“恭喜你,你怀孕了!”艳丽的嘴立刻成了“0”字形,在家的时候,自己已经用早孕检测纸试过,怀疑自己怀孕了,既喜又怕。老公宋敏得知后,在一边“嘿嘿”的笑,建议:“干脆我们去医院检查一下!”果然,这一检查,怀孕的事就坐实了。
医生却很严肃认真,建议做进一步的检查。于是,在没有进入各种医疗仪器之前,艳丽发了这条消息。接下来就是抽血,跑各个窗口。按照医生开出的检查事项,他们基本上把所有的项目都检查了一遍。宋敏嘀咕:“用得着这样吗?”在宋敏心里,一是心疼钱,照医生这么一说,小一万就出去了。这还只是一个初步检查,以后随着孕期的时间,还会检查得更多更前面。二是担心妻子太累,谁都知道,医院都是人满为患,每一个窗口都要排队。且每一个窗口都得见着医生的单子或者缴费单才得以工作,这就让小两口在各个楼层中不停的穿梭,连宋敏一个大男人都感觉气喘吁吁,何况艳丽现在升级为孕妇,更应该好好休息才是。可是,艳丽却与老公相反,她的精神无端的亢奋,每一步,都走在宋敏前面,手里拿着需要检查的条子,在空中挥舞着,还一个劲的催促:“快一点!”
忙碌了一个上午,医生看了出来的检查结果,很甜美的笑了:“一切正常!”接着交待了很多注意事项。宋敏暗暗的松了一口气。艳丽却还缠着医生问这问那,医生说:“一个月之后,你再来检查一下,以后可能就会检查勤一些,这样我们就能够实时监测着孩子的成长状况……”
宋敏一听,头都大了。
小两口返家,艳丽这才有时间看微信,家族群里早已经炸开了锅。
爷爷奶奶首先响应,连续发了六个鼓掌的表情。
外公外婆也不示弱,发来了贺电:“热烈祝贺!”接着就是六枝鲜花。
宋敏的父母则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对儿媳妇的关爱:“丽丽辛苦了!”
艳丽的父母却开始张罗:“丽丽,中午想吃什么?”
……
总之,群里充满了无尽的关爱。这让艳丽更加兴奋,她问:“老公,你说我怀的是儿子还是女儿?”正在开车的宋敏,没有反应过来,偏头看了老婆一眼,艳丽就再次重复问了一次。宋敏就摇摇头,表示不知道。说真心话,自从确认自己即将为人父后,宋敏的脑袋,就有了那么一点迷茫。在他二十八年的人生履历中,一直就是爷爷奶奶的孙子、外公外婆的外孙、爸爸妈妈的儿子,就是在姑姑们面前,也一直是一个孩子,事实上,他也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孩子上的。这样的定位,无疑是准确的,也是实惠的。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这两个家庭里,宋敏这一辈,他是唯一的男丁,深得所有人喜爱。至今,过年过节,长辈们都还会给他发压岁钱。没有想到,结婚两个月后,自己的身份就即将转变了。这样的速度,有点让人始料不及。因此,大脑里还是浑浑噩噩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本来,平时话就少,一紧张,就真不知所措了。当艳丽再次问他的时候,他居然答非所问:“我喜欢女儿!”
艳丽却笑了:“如果是女儿,我一定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同时,对老公报以一个甜蜜的笑。作为普通家庭来讲,虽然没有什么皇位需要男丁来继承,但是,大多数人在内心里,还是希望生一个男孩子的。尽管需要彩礼、需要车房,在日渐富裕起来的日子里,这些已经可以解决,不算什么大问题了。无论是社会上,还是生活中、工作中,还是男人占主导地位。结婚以来,两口子还没有谈过这个问题,事实上,他们也准备两年后再要孩子。为什么是两年后呢?还没有玩够?他们自己也未必知道为什么,同龄人都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好像是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身边的同事,有的结婚三四年、甚至结婚七八年了,至今都没有孩子。对于初婚的他们,要孩子这个问题势必还很遥远,没有想到,说来就来了。
平时不善言辞的宋敏,居然脱口而出喜欢女儿。这让艳丽的心里,多了一些温暖。不论老公心里是否重男轻女,在第一时间有了这个态度,她还是很欣慰的。医生都已经说了:“孕妇一定要精神愉悦,不能生气,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加健康……”
二
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已经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这样的辈分和年龄,不是想有就能够有的。比如,艳丽的外公外婆,就已经不在人世。还比如,宋敏的爷爷奶奶也因病去世。留下的这两对老人,工薪阶层刚退休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事情这看惯,那看不惯,一肚子的牢骚,后来渐渐明白,这样下去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把自己气出了一个好歹。儿女的任何小问题都看不顺眼,到处指手画脚,落得里外不是人。这么多年来,脾气消磨掉了,心态磨平了,语言也少了,早已经看淡一切。平时基本上无所事事,喝茶、闲聊、晒太阳、打盹、养神,看电视、耍手机。两耳不闻窗外事,连本城最大的新闻,都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好像什么事情都提不起一点兴趣,一副挨日子的淡然。就连儿女结不结婚、在干什么样的工作、生活过得怎么样,都很少过问,用他们的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想管,也管不了!何必去自讨苦吃呢。反正,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再有几个月,这个家族就将四世同堂。这让四个老人猛然醒悟,自己的心里,平静只是表面的。就像一潭深水,看起来风平浪静,一旦丢下一颗石籽,就会引起一阵涟漪。更何况,未来的宝贝,不是一颗石籽,是什么呢?掌上明珠、公主?白马王子、宋公子?想来想去,还真找不到形容词。不管怎么说,这是第四代,是他们血脉的传承,是这个家庭的新生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重中之重。常年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个新生代,就是老幺中的老幺。
有了第四代的信息在群里一发布,四个老人的心里,就开始波涛汹涌。有了很多想法,这些想法一旦形成,就有了意欲掌握话语权的激动。试想,如果自己的意见,得到公认和采纳,将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发挥余热也要发挥到点子上,国际事务、国家大事,他们掺合不了,家族里的这事,无论如何不能缺位。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想法再多,也难以言说。不是开大会,大家面对面,说起来方面,这个年纪的老人,眼睛已经开始背叛了,不是散光,就是老光。不是近视,就是远视。穿针引线的时候,把手指头都扎出了血,尖尖的线头也擂成了一个园脑壳,可就是穿不进针眼。
突然而至的激情,并不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成为障碍。不得不说,智能手机是一个好东西,不但可以打字,还可以语音。每一样的难度,都比穿针引线要小。于是,群里就成了他们发布见解的主要平台。
为了体现慎重,他们都选择了打字。艳丽的爷爷奶奶说:“在怀了小宝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一切辛辣的食物都要记得忌口。不然,小宝贝的胃容易伤、皮肤会满身疙瘩……”
艳丽正躺床上养胎,平时好动的她,回到家后,就开始了静养。公公婆婆欲言又止,本来想说,以前怎么样还怎么样,用不着紧张,要多活动之类的话,这不是才刚开始嘛,黄瓜才起蒂蒂,远没有到养胎的时候。介于身份,也不好说什么,只顾忙活。无所事事的艳丽就耍手机。当看见爷爷奶奶的话后,连忙回复:“谢谢爷爷奶奶,我一定注意!”
爷爷奶奶没有想到,自己的意见,孙女会如此重视,立时,激情倍增,绞尽脑汁的开始搜索孕妇的注意事项。
这一边,宋敏的外公外婆也不甘落后,在点赞了同辈老人的建议后,也决心献言献策,经过商量,说:“怀孕期间,不要吃牛肉,也不要吃羊肉……”
这条消息,没有引起一定的共鸣,一片沉寂。外公外婆的脸挂不住了。按说,无所事事的老年人,只要会上网,都会手机不离手,刷抖音玩。外公外婆就是这样的,同时,他们也知道,像他们这样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在晚辈的生日宴上,他们做过这样的交流。为什么没有反应呢?连点赞都没有,莫非发了消息就人机分离,年轻人在忙可以理解,那两个老家伙呢?不会也忙吧,讲不通嘛!外公外婆不眨眼睛的盯着手机,手机“叮当”一声,把两个老人吓了一跳。原来是一条腾讯新闻。等了十秒,仍然没有回应,两个老人开始郁闷了。
其实,大家都看到了这条消息。当大家看见这条消息的时候,都很纳闷。脑子里出现的是三个字,为什么?羊肉、牛肉,是本地的常见食物,也是高营养啊,为什么孕妇不能吃?
见没有回应,外公外婆忍不住了,便开始用语音解释:“不吃牛肉,是免得小孩子以后成为大舌头。不吃羊肉,是为了避免孩子得羊儿疯……”
这是什么逻辑?群里仍然沉默。外公外婆不理解了,这些说法,也不是他们的独创,是老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他们记得,当初自己生儿育女的时候,自己的公公婆婆就是这样做的,事实上,他们的儿女,虽然没有成为龙凤,可是个个生龙活虎,一到了两岁过,就叽叽喳喳、活蹦乱跳,是不是孕期戒食牛肉羊肉的结果,显然无从考证。但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活生生的例子不少,有些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到了孙子辈,怎么就这么叛逆呢?
外公外婆彻底失望了,忍不住唉声叹气。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面子上下不来了。思虑再三,那就再来一条建议,他们相信,作为长辈,该说的话一定要说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至于你们听不听,就另外一回事了。
逐字逐句的打出:“以前吧,我们那个时候,绳子拴着就长大了,现在虽然不应该那样贱带孩子,但是,千万不能溺爱孩子,这样会害了孩子!……”
终于有回应了,回应的是宋敏,他说:“谢谢外公外婆!”接着连发了三个嬉笑的表情,又发了六个字:“都什么年代了?”这几个字有点无厘头,什么年代也得遵照自然规律啊,“黄荆条子出好人”的古训,向来不过时,到了现在,怎么就这么不屑一顾呢?伤了自尊心的外公外婆,气喘吁吁一会,把手机往沙发上一摔:“爱咋咋地!”
三
当然,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忙碌的时候,作为宋敏、艳丽的爸爸妈妈也没有闲着。他们迅速找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全力搞好后勤保障。
艳丽的爸爸妈妈首先表态:负责宝宝的穿戴。
艳丽回复了一句:“现在婴儿用品,有什么买不到的?”
艳丽爸爸说:“啥都不懂!”
艳丽发了一个“尴尬”的表情。
他们的对话,没有人站队帮腔,感觉怎么说都不合适,这是父女间的争吵,清官都难断家务事,谁是谁非不重要,重要的是积极参与。试想,人家带大的女儿,还不知道怎么管教吗?当然,这话来得有点猛,怎么说,女儿也是嫁出去的人了。这话虽然不中听,但是也附和他们的身份。爸爸教训女儿,哪怕女儿马上快为人母了,但是,在爸爸的心目中,仍然还是小孩子,教训几句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现在的面料,多为化纤,小孩子的皮肤怎么受得了?于是,老两口翻箱倒柜,找出一些穿旧的衣服。这些旧衣服,都是以前穿过的,纯棉,既慰贴又柔软,开水一烫,用来做尿布,再好不过了。于是,一周后,家里的阳台,就挂满了大大小小、颜色不一的尿布,还有一些婴儿穿的衣服,它们迎风招展,向世人宣告着,这个家庭即将添人进口。惹得同院的老太太驻足观看,不停的询问:“这是要生小宝宝了啊?”
作为准外公外婆的他们,正忙的昏天黑地,但是,仍然掩饰不住他们的骄傲:“是啊,艳丽已经怀起了,我们得准备好尿布!”于是,询问的老太太便讪讪着搭腔:“啊,丽丽都怀起了,祝贺祝贺……”老太太感觉很无趣,自己的儿女,都四十往上跑的岁数了,婚姻的八字都还没有开始,更谈不上抱孙子了。还美其名曰,不结婚不生孩子是现代人的潮流,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怎么舒服怎么来。这样的做派,让其父母既担心又无奈。左右看看,持这样生活态度的年轻人还真不少。但是,在他们旧有的观念里,人,不就是结婚生子、传宗接代么?看看人家,想想自己,老太太感到很失望,在心里哀叹,这辈子怕是没有抱孙子的命了!
准备了婴幼儿时期的穿戴,艳丽父母感觉还没有尽职尽责。艳丽父亲就自告奋勇的拿起了木工工具,他是木器厂的工人,心灵手巧,平时工作的时候,带回了一些用顺手的适用工具,放在一个屋子里,家里需要什么家具了,他就自己制作。艳丽做作业的书桌、家里的饭桌、洗脚用的小凳、脚盆等等,都是他的杰作。这次,他要用废旧材料,给未来的外孙女做一个尿盆。这虽然还是第一次,但是凭着他的聪明才智,这点事情还是难不住的。先画了一个草图,问老婆:“这个怎么样?”老婆看了一眼,说:“不怎么样!”他的心情很好,这与以前判若两人,继续不耻下问,不怎么样是怎么样一个意思?老婆就开始挑三拣四,告诉他,你那个尿盆,问题很大,四轮上线的,孩子的屁股经得住?不是一划拉一道口?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婴幼儿的皮肤多嫩啊。心里服气,嘴上绝不认输,艳丽父亲回答,包一层布不就行了?老婆“呸”了一声,不再理他。
艳丽父亲再次画了草图,这个就很好了,很是圆润,还像一个儿童玩具,得到了老婆的认可,就马上开工。他扛着一根木头,就去厂里加工。他的徒子徒孙得了喜讯,跟着来帮忙。鼓捣了几天,这个尿盆便做出来了。他把照片发到群里,立时引来亲家亲家母的共鸣,连连夸奖这个尿盆。正当艳丽父母得意的时候,亲家发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是一个男孩子,翘着鸡鸡撒尿,会撒进去吗?”
艳丽父母这次心服口服,还连连责备自己“老糊涂了老糊涂了!”表示立马改进,半个小时之后,那尿盆便像一只加了帆篷的小船。亲家亲家母马上发来了“双击六六六!”
四
宋敏、艳丽两口子,从最初的惊喜中,慢慢平静下来。也开始围绕即将出世的小家伙开展工作。在群里征集给小宝宝取名字。这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没有一个人落下,大家群策群力,有的引经据典,有的按照字划,有的组合双方姓氏,一天时间里,就有了二十多个名字。
“宋强东!”男孩子名字,响亮大气,遗憾的是,有了一个“刘强东”,有模仿之嫌。
“宋振宇!”这名字好,男女通用,乳名就叫“宇宇”,朗朗上口,易记。取这个名字的是艳丽父亲,为了让大家接纳,他说了一大堆理由,阐述这个名字是如何的好。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试着取了几个。他们的取名方法,还是沿袭着他们那一代的老办法。姓加上字辈,再加上最后一个字就行了。他们着重考虑的是最后一个字:强,勇,兵,富,贵,文,元,雄,武,成……
女孩子的最后一个字是:菊,碧,芬,芳,燕,英,兰,梅,秀,红……
艳丽在群里回了一个“坏笑”的表情,接着宋敏跟着来了两个字:老土!
四个老人面面相觑,至于吗?你看看,我们那个年代,哪个的名字不是这些字?喊着喊着就顺口了,不是挺好吗?
其实,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宋敏两口子好像是心里有数,群里再怎么热闹,他们最多发一个表情,再没有多言多语。他们在忙着一系列事情:忙着体检。忙着事先给双方单位请产假。忙着联系妇幼医院。忙着联系产后护理。忙着选品牌。忙着挑选月子中心。忙着给孩子置办婴幼儿时期的吃穿用度……
进入七月,一切准备就绪。也清楚了即将到来的宝贝,是一个公主,发育很健康。大家除了表现出热情的欢迎外,没有人在孩子的性别上计较,还众口一词的说:“好啊好啊!”“我就喜欢女儿!”为了显示真诚,大家都把准备情况发到了群里,以示隆重。计有:
育儿书籍二十本,其中儿歌三本,唐诗宋词三本。尿布四十八块,其中加厚双层十六块。九成新婴儿休息床一张(宋敏朋友送的)。音响两套,用来播放音乐和儿歌,也可以复读唐诗宋词。菜谱一本,主要是浦乳期的饮食习惯。其中膳食结构那些篇章,已经打上了折叠。婴儿车两台,一台坐着。另外一台可骑行,可学步。婴儿专用碗筷四套。喝汤的和吃饭的分开。消毒柜一个,孩子的任何用品,都必须先进消毒柜消毒。孩子的换洗衣服三十六套,其中冬天夏天的各十二套,另外十二套类似时装。……
此名单长长的一大串,覆盖了手机七个页面,看一遍下来,就得一个小时。尽管如此,还有人不停的建议,还差了什么什么,表示立即去采购。反正就是一个目标,群策群力,补齐短板!
艳丽和宋敏结婚时的婚房,显然不能够作为月子房。位置偏远不说,生活上也不方便。原来定的月子中心,也被否决了,那里面的饭菜哪有自己爸爸妈妈做的可口。最后商议的结果是,坐月子就回到艳丽的娘家,这里是一个大院,单位自建房,人员不复杂,环境也好。最可取的紧邻大市场,生活必需品采购方便、菜蔬肉类新鲜。更何况,还是住的一楼,早晚散步也方便。请一个月嫂来家里,价钱贵一点就贵一点,专门负责孕妇的生活和晚上照顾孩子。事情一定,艳丽父母马上对房屋进行了研判,把堆成小山的孩子一应物品一一归类,摆放到位。把房屋做了分工。最大的那一间住女儿女婿。次之的住月嫂和外孙女。两口子住最小的房间。看来看去,始终感觉不尽如人意,于是,又增加了一台空调和一台微波炉,一台果汁机、一台烘干机、一台粉碎机……以前空荡荡的屋子,一下子显得拥挤起来。走到哪里,都是孩子的东西。特别是厨房,添置的东西不少,以前三个人可以在里面操作,如今只能容纳一个人了。艳丽母亲看着焕然一新的厨房,突自笑了:“没关系嘛,为了外孙女,啥都值得!”
预产期是七月底。艳丽两口子决定,七月二十八日作剖腹产。并确定,在产房住够五天。
五
七月二十八日一大早。宋敏就送艳丽去了医院。再次体检,一切正常,预计一个小时后剖腹。不到半个小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双方爸爸妈妈也都来到医院了。特别是爷爷奶奶,提了一罐鸡汤。外公外婆抱了一包尿布。他们在病房里叽叽喳喳,热情讨论着。艳丽躺在床上,肚子里的孩子,也在不安分的活动着,肉眼可见,她在母亲的肚子里伸胳膊蹬腿,艳丽的肚皮上,一会儿这里鼓一个包,一会儿又那里鼓一个包。艳丽显得紧张,有一种即将上战场的畏惧和亢奋。艳丽母亲一直拉着她的手,不停的拍打着。望着艳丽鼓鼓的肚皮,嘴里哼着儿歌“小白兔乖乖,把门儿开开……”这样一哼唱,似乎有感应似的,婴儿老实了。只要外婆一停嘴,她又开始捣乱了,于是,大家轮流开始唱儿歌。这个病房里,到处充满着期待的眼光。他们在热切的盼望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艳丽被推进了手术室。病房突然安静下来。大家望着堆在角落的一大堆婴儿用品,默默无语。这个时候,艳丽是英雄。作为艳丽的父母没有说话,其他人自然不会轻易开腔。当然,最担心孕妇安危的,可能也是自己的父母。艳丽父亲小声问女婿:“体检没有什么问题吧?”
女婿宋敏回答:“爸爸放心,一切正常!”
有的人,就挤到了产房外面,静静的盯着产房门。
果然,一个小时不到,医生把婴儿推了出来——一个六斤多、白白净净的公主。医生说:“产妇一切正常,麻药已过,就可以回病房了!”
听到这个消息,气氛一下子又活跃了起来。宋敏激动万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便示意大家看手机,都掏出手机看,宋敏发了一条消息到群里:此时开始,每一个人的辈分长一辈,见者有份,普调一级!
随后是六朵鲜花!
这信息再次引来一阵欢闹,大家相互之间作揖:“恭喜恭喜,你当祖祖了!”
“恭喜恭喜,你都当爷爷了!”
“恭喜恭喜,艳婆婆!”
“恭喜宋敏当爸爸了!”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
在这一片恭喜声中,大家眼巴巴的望着这个小公主的一举一动,眼里满是慈祥与温情,她在医生的手里啼哭着。她的小手,在空中胡乱的抓着。
艳丽的母亲、刚刚晋升的外婆,背过身去,抹了一下眼泪,艳丽父亲悄悄的拍着老婆的背,一会儿,她回过头来,笑着说:“我们的小乖乖在找妈妈了!”
(外孙女潘柳芊生于2023年7月28日8点27分,感恩这个日子。此记!)
柳恋春简介
柳恋春 ,男, 1966年3月8日生。重庆合川区人,教过书,当过兵。2000年开始文学创作,在《文学界》《北方文学》《当代小说》《天津文学》《青春阅读》《鸭绿江》《短篇小说》《石油文学》《南方文学》《中华文学选刊》《西南军事文学》《小说界》《草原》《雨花》《滇池》《文学港》《延安文学》《莲池》《河南文学》《满族文学》等发表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作品多次入选刊、年选、选集。著有短篇小说集《遍地黄金》《他们看我不顺眼》等。获草原文学奖、首届“嘉陵江文学奖”等多项。5次荣立三等功。现居四川省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