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上“保鲜”(杂文)
文图/窦维博/甘肃,

看到一篇关于范曾书法的短评。该文以范的前妻、中书协副主席、北京市书协主席林岫对范曾书法的看法为依据: “范曾的书法是用死墨堆积而成,并无清雅之气!”
文章是支持这个观点的。接着又说:“当然也有网友表示范曾就是喜欢搞另类,与他的为人是一个德性。书法本身就是一件很艺术范的事情。但好好的一手字却被他写成了‘静脉扩张’一样的存在,看着挺别扭的,怎么欣赏的确是不怎么美观。”又与林岫的书法作对比,说“林岫的字体现了女性的一种柔美之意,而且收笔也并不像范曾一样故意来收尾,她的收笔是十分的自然,并且是毫无拖泥带水的做法。”“简单的笔法却又流露出书法的意境”。
这篇文章的对比点评,到底是带有普遍性还是一种特殊性,特别是给林岫加了一个前置词,范曾的“前妻”,不知道这个对支撑作者的观点是不是至关重要,但总感觉不是一种无心之举。鉴于两个人的“特殊”关系,这本身就给人一种微妙的感觉,似乎也传递了一种微妙的信息。
我不懂书法,至于别人怎么欣赏、评价那是个人的权力和自由,是由其艺术欣赏偏好和水平决定的,无由干涉。但看了范的书法,说其如“静脉扩张”(“静脉曲张”更合适)倒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范曾的名气不小,他是全国有名的漫画家,就我们这个小地方的图书馆还挂着巴掌大一块他的一副漫画呢,据说市价是以百万论的。

(范曾的书法)

(林岫的书法)
范曾的书法到底如何,我等外行无权置喙,至于他的“德性”我们就更不能妄议了,就说说这篇文章的观点吧。前面是以一种肯定的态度在“批”,结果到了结尾却成了“和稀泥抹光墙”式的一种忽悠、暗示。
文章最后说:“范曾的书法究竟如何,相信大家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看法吧”“不管是你否定范曾的书法,还是对他的书法b持肯定的态度,其实对于他本人来讲,玩的就是一种书法的雅兴,其他的已经不再重要了。”这结论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此文以这么一种“节奏”结尾,似乎整篇文章都是废话,等于啥都没说。喜不喜欢是个人的事情。拿其前妻的观点来给范老头的书法“盖棺”,恐怕有点不厚道了。既然一些人的“书法”(如曾风靡一时被誉为的“丑书”等)如此的不堪,而这类人又是怎么“出名”的?其实,社会很奇怪也很刁诡,正向出名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一旦来个反向操作,出名就是分分钟的事。

(摄影:段广亭)
我们有多少人是被“骂”红的?结果这些人的名气越来越大,又不乏“抱怨”之声。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做了“坏事”,又给别人的“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倘或是给其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保鲜”?这值得各类“枪手”们扪心自思一下。
在个人看来,一个人出好名出坏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能被这个社会“记住”、随时被“提起”才是人生真正的亮点。


窦维博,笔名、网名:江河水、西江月。汉族。甘肃省庆阳市西峰人。庆阳市西峰区作家协会理事、会员。《西峰文化》执行主编。文史地理、古诗词、摄影爱好者。自号“庆阳文史拾荒者”。主要致力于西峰地方行政区划(地名)、建置(建制)地理及人文历史研究。著有《西峰物产》《西峰政区史略》《西峰建置机构录》《西峰地名辑要》等文史著作。参与编纂《萧金镇志》《西峰历史人文丛书(第一辑)》《西峰区志》《庆阳古村镇·西峰卷》等史志、人文书籍。执笔编纂《庆阳市西峰区地名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