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贾平凹先生书
何君文
我所写的这段评论,是贾平凹先生早期成熟期書法风格,覌其現在之书风,已有改变,而不大相同。
昔郭熙謂山水画,有三遠,詩亦然也:李太白詩:登高壮觀天地间,黄云万里动风色一一一一此高遠也。杜子美曰: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邨,此深遠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見南山"此平遠也。高遠之意突兀;深遠之意重深,平遠之意冲融。高遠氣勢高阔;深遠渾涵汪茫,平遠平淡天真。少年多喜高遠;中遠多喜高遠,老年多喜平遠。
观贾老师之書法初期敦厚自逸,渾涵汪茫中不乏豪健之氣,及至后来一任天然之态,禀冲融之氣,於天真烂漫之运筆中有天女散花亦可見而知之。
记得早年上初中時,我受当時名家何伯群先生之影响,苦练书艺,订阅了大量书法报刊杂志,初学书法,痴迷苏东坡《表忠覌碑》,然筆底無功,软绵無力,徒見绵中裹铁之雄健,珠圆玉润之明媚,亦遥然而不可及也。遂练唐楷,五年学柳,奠定功力。三年学欧,结体稳健,三年学颜,积健為雄。后来学二王,米芾,轻車熟路,再学苏書,自然而然。如此才知書不宗晋终入野道,然無功力茫然无所求。先人讲百练钢成绕指柔,柔非弱,刚极之柔也,如苏轼书绵中铁亦此之一变也。然不得其(苏轼)幼而好書,终老不变,安能至如此之境?!我看現在人教学生学生,一上手竟然直接学《兰亭帖》,学《祭侄稿》,学《黄州寒食帖》,深叹其与古人貌合神离之际,已如隔靴骚痒毫不着痒处。况乃其於当今承平之世如何深会羲之冲融中和之气,遒媚凌云之姿,颜鲁公之激烈悲壮之情和苏东坡哀而不伤之心,那怕浮云世事改,谁如孤月此心明。如此等等所能传递出来的精神风貌与時代特征。
如贾平凹先生少時能临帖五载,苦练十年,那么以他的功力悟性,要成為一代大家,势为必然。但以他現在在书法上的赤热追求,认真练写,已成为当代文人书法中的代表,亦毫不为过。记得贾平凹曾说过,"現在顶好的书家也比不上古代,再过一百年,谁会写毛笔字,谁就是书法家。"但愿此话不成真确。



何君文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