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渴念雷抒雁》
作者:张永昌
主播:才姝艳
监制:慧 颖
总编:阳光波
责编:夏 天


我心中跃动着一个渴念,20年来,宛如老酒陈年,疯长着一种醉人的醇香。
1979年,我在《诗刊》上,第一次读到《小草在歌唱》这首诗,从此连同雷抒雁的名字一起珍藏在我的心中。
我用一个崭新的账簿,将这首诗虔诚地贴在上面,熨贴着我的心扉。20年来,稍有闲暇,我便认真地解读。当指尖一触到那32开的纸上,就如同触摸到真理的洪波;如同触摸到那黒白间不容颠倒的键盘;当我翻动那诗稿时,就如同翻动那沉痛的历史;从窸窣的翻书声中,我仿佛看到一位戎装的诗人,在凛然地指挥……
这首诗我每读一遍,心灵都受到一次震颤,受到净化洗礼,情感也在加速升华。读此诗入境,身心渐渐地躁热起来,被诗中惊雷般地醒世之言所感染。激情从周身云集咽喉,酷似喷涌的潮水打湿了语言,泪水滂沱……

岁月如梭,铅字依旧。白色的诗稿变得微黄,而诗意墨香越来越浓。20年的夜读,我熟读了一位“丹娘”。她离开了地平线,却闪耀在蓝天之上。我熟读了一位军旅诗人,是他蘸着满腔的血泪,为真理,为正义而呼号!
生命的能量传递有多大?烈士张志新、著名的诗人雷抒雁、伟大的人民乃至无名的我,已超越时空、地域,传递着生命的能量。并且把我们集阵在一个天平和一片森林面前:
韩瀚说: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使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重量!
公刘在《哎。大森林!》诗中写道:“……海底有声音说,这儿明天肯定要化作尘埃,假如今天啄木鸟还拒绝飞来。”

这来自大森林令人警觉的意象,这来自可贵的天平上下的绝响,与歌唱的小草汇成三位一体的合弦!
我爱春游的习惯已养成多年。每次见到绿茵茵的小草,我更情不自禁地吟诵:“风说:忘记她吧!我已用尘土,把罪恶埋葬!雨说,忘记她吧!我已用泪水,把耻辱洗光……”
我是搞财会的,业余时间搞文学创作,竟有拙作见诸报端。这是因为《小草在歌唱》,这首诗中的小草常常唱响在我的心头。那绿油油的小草时刻召唤着我,在文学创作的路上疾跑猛进。
由于我喜欢《小草在歌唱》这首诗,以至于更加热爱雷抒雁这个人了。想见到他是我的夙愿。时光早已把这愿望风干成渴念。焦渴了20年的我呀,曾在诗的字里行间寻觅着绿洲甘泉。在睡梦中挥舞着魔幻之笔素描着诗人的形象。

在渴念的漫漫的旅途上,机缘姗姗莅临。鲁迅文学院决定在世纪之交,举办“跨世纪大型文学活动。”我有幸进京参加,这千年等一回的盛会。更为自已感到幸运的是:我终于见到了20年来,一直想见的诗人雷抒雁。他作为鲁迅文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在这次活动的典礼上,发表了令冰雪也会融化的讲演。还为我们讲授了“诗歌创作课”。他谆谆告诫我们:好的文学作品在尘世中升华,用升华的光辉照耀尘世。
就是这位著名的诗人,在开会之前一一点名,异常认真地将我们的名字与本人联系在一起。他是那样的认真,他是那样地和蔼。和蔼中释放着一种引力,使你从容地向他飞去:他是那样地充满激情。他的情愫足以冲入你的血脉;他的讲课是那样的精辟而深邃。每一句话,都会引导我们跨进新世纪文学的精品屋中。
在世纪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著名诗人雷抒雁与我在鲁迅文学院合影留念;在世纪钟声还愉悦着耳畔时,著名诗人雷抒雁欣然挥笔为我写下了“奋斗“两个饱满的大字。
感谢鲁迅文学院,使我20年的渴念得到了滋润和满足。而我的文学创作之路还很漫长。我拥有“奋斗“二字,也足够我终生享用了。
















☆ 免责声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