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诗)
生命的青春
——《邓小平小道》电影观后感
苏州/黄新民
一
生命的青春,
人人都享有的权利。
充满绚丽夺目的字眼,
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无比欢乐。
镶嵌生命细胞模板上,
有人烙印多姿多彩的花,
也有人竟是寂静一片荒芜,
还有人给她无故的涂鸦。
二
生命的青春,
是金子换不回的万胜之宝 。
有的在此点缀着斑斓窗花,
有的在此播下蓄势待发的种子,
有的择善而事留下春天希望,
更有仁者是人类历史缝隙里闪烁的灯,
成了令人仰慕不已的国家之栋梁,
成了百姓敬颂不已万代之英豪。
三
我的人生为何不快乐?
就是只因未读邓小平。
我不夤缘他治国理政的权威,
佩服他家国情怀于一身的伟人风采。
他受冲击,挨重创,被打倒的经历,
专注小道上思考酝酿出中国的命运和未来。
当华国锋、叶剑英、陈云邀请他出山时,
他老人家七十五岁复出后,
珍惜生命、珍惜岁月、珍惜时间,
从小道上走出了“红色光影之旅”。
追梦属于我们的那束光
四
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
邓小平在江西南昌城郊的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
三年零四个月的劳动生活,
在该厂来回的小道上溢生出奇妙的金点子,
洞开了中国人须强国的脑筋,
吹散了山川大地的雾霾和乌烟瘴气,
描绘出我们过上好日子的雄伟蓝图。
那小道上蕴藏着大智慧,
扫平和推倒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五
他刚柔并济,毛泽东评价他是 :
“钢铁公司 ”,“绵里藏针柔中寓刚”
周恩来说:“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
他正气凛然,青山不老,把生命化作了青春。
以改革 家总设计师开启人生 “第二春”。
通过折腾、挑战,必须从容、定力、尊严...
是我们艰难地摆脱了贫穷。
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什么样的气质、什么样的气量、什么的气度风格。
大国领袖的风范形象显现在世界的东方 !
六
举止坚实不轻浮,诊察务求精到,
分辨表里虚实,认清寒热阴阳,
方方面面慎则周详......
大视野、大格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他举重若轻两步棋,
打通了“任督二脉”,
成就了轰轰烈烈中国经济的世界奇迹。
七
他如志士仁人拯救民族复兴为己任,
用生命的青春铺垫九十多岁长寿心态。
是生命里不停地长出科学的翅膀,
焕发出更独特而美丽的青春。
“科学是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摒弃一切愚昧腐朽落后的东西,
与时俱进、砥砺前行、走进新时代,
他从小道上走出了崛起的大中华。
成为我们奔向幸福的领路人!
八
拳拳赤子心,浓浓民族情。
我无法用文学概括为他歌功颂德,
我要读懂和领悟他的思想和胸怀。
邓公看破“蓑烟雨衣任平生”的通透,
提起他三次人生遭逆袭的故事,
他只是穿越时空留下了淡然一笑。
赋有中国人骨子里的自尊和自信,
在生命轴上找到了民富国强的金钥匙,
在时间周期定律里孕育出人生最美的生命青春!
九
病树前头万木春
“柳暗花明无限景”。
邓小平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深爱着人民。
桑榆暮景、活力满满,
感恩他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如期实现了“四大现代”,
到处歌舞升平、无比繁荣。
他虽仙逝驾鹤西游天,但他的过往仍在我们的心里。
附 :尊敬的编辑:
您好:
我和全国亿万看观一样感同深受,看了《邓小平小道》这部电影,点燃了我奋斗之魂,叩问自己,审视人生,我们这一代人有承上启下的责任。我们要向邓公学习,为国家多做一点事情,直至奋斗桑榆晚年,更加夕阳红。生命不熄,奉献不止。
此致
二0二三年、八、二十七日写于苏州

作者简介.黄新民,男,汉族、现龄六十七岁、江苏盐城人。出生中医药世家。一九七五年高中毕业后一直为乡村医生,二0一六年秋退休。现在苏州相城區太平镇一家中医诊所做堂医生。我爱好文学。擅长诗歌散文,二0一三年我的处女作《冬天的太阳》诗歌登在安徽“马鞍山日报"。2014年我的《抢救祖国中医藥乡村人才》一文引起国家卫生计生卫领導高度重视,刊在当年《中國中醫藥報》二0-九年我被聘为《农民日报》特约通讯员。其后散见于《农民日报》、上海《大江南北》杂志等地方媒体都能见到我的铅字。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本人一篇征文获得国家级期刊二等奖。有证书佐证。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