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凉

第一句 "俺要好好活着"
在过去苦难岁月,人活七十古来稀。如今幸福时代,人到七十不显老,八十、九十随处见,百岁寿星较稀少。
我们小区有位老姨,其姓奇特——铁,在《百家姓》中没有,在《姓氏百科》中列于9999位。铁老姨今年九十九岁,已有人尊称她为"百岁老姨"或"百岁老奶奶"。
请看!铁老姨从远处走来了,她越来越近,身影越来越高,笑貌慈祥可亲°我对待老姨,就像对待自己的老母(我母患脑溢血已辞世26年。如果活着,与老姨同岁)。每次见到老姨,我觉得格外亲切'心情愉快,好似她高寿福体有电流,传感到我身上。我立马增加了活力,觉得自己八十岁在老姨面前是个大孩子,还不敢自称老了'增强了多活几年的信心。
铁老姨虽近百岁,却精神矍铄,清朗的面庞泛着夕阳微光。苍桑的笑纹与银丝白髮,有如傲霜的菊花淳美。她行走不像许多老人那样蹒跚摇晃,而是步态平稳,轻松自然。凡是天晴早上,老姨都要沐浴旭日晨光,去广场锻炼身体。出门时,长子总要递给她手杖,保障行稳。可是老姨一出家门,便将油光发亮的手杖夹于左腋之下,她不习惯拄杖,而是挺胸抬头摆动右臂轻捷前行.为了让她享享安逸,儿女们为她买了个轮椅车。她更不习惯坐着让人推着走,而是坚持自己步行转游°
到了锻练地点,铁老姨将手杖往大树一靠,与老伙伴们一同做老年保健操。这群老人中,唯铁老姨年纪最大。做操时众人簇拥着她,当然是尊敬她,也为保护她。铁老姨做操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她穿着宽腿长袖白色运动服,做舒缓伸展动作时,好似一朵秀美白云轻盈飘动;做费力的俯仰动作,又似白鹤饮水俯仰自如。有人做操手脚随意敷衍,一看老姨那么大年龄都那么认真锻练,受到感召后也自觉认真起来。
我曾问铁老姨:“您寿高体健,为什么还要坚持每天认真锻练身体?"她恬然自乐地说:"为了不生病、舒舒服服地活着.俺不生病,免得拖累儿女,让他们安心干各自的工作,管好各自的家。"我明白了,老姨的五个儿女在不同岗位为国家效力,各有成就。她们的业绩中,当然也包含着老姨的奉献!
铁老姨的身体少见地好!她年轻时因饥饿劳累得过胃病,没服多少药,竟然自己调养好了。现在除了视力减弱之外,她基本无病,很少用药(她将儿女给她的备用抗病毒药物转送给我,及时解除了我的燃眉之急,使我感激不已)。即使在疫情泛滥,家人大小染病之时,老姨仍安然无恙,难道她身有抗拒病毒的"铁甲神衣",使病毒对她莫可奈何?
我想学得老姨的长寿之方,曾向她打听。她不骄不矜平淡的说:"俺爹俺娘都长寿,是他们传给我好身板;俺一辈子好动,爱劳动;吃得倒不多,从没发胖过,没得过大病;五个儿女都孝顺,他们的事不用俺管,俺无忧无虑,活得快活!"
老姨年龄大了,眼睛看不清电视。我问她一个人坐着寂寞吗?她不以为然地说:“瞎子什么都看不见,难道寂寞一辈子?俺眼睛不好,耳朵可灵!别人看电视,俺是听电视呀!听电视里的人说话,听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往事,俺心里也乐哩。五个儿女轮流接俺去他们家享清福,俺过的是神仙日子!特别是过节,五家大小二十五个人,围在俺身边多热闹多快乐!俺有个想法:明年俺百岁的春天、全家人回趟河南老家,看看俺起根发苗的乡土。去时老大、老二、老三….…依次排队,各家开着各家的小汽车,一串长长的车队。让老家人瞧瞧,俺与老头子最初创起的一个小家,一棵树分出五棵大枝,变成了一个门丁兴旺的大家!国家大发展,俺家大变化,俺要好好活着,再看看国家世事的变化,再看看儿女、孙子和曾孙子们的快乐幸福生活…… "
老姨所说的话,是对国家对自家对自己,满怀信心的良愿。

第二句 "俺凭力气挣钱"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经济发展,城市吸引不少农村人前往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河南省荥阳一位朝气蓬勃的农妇,只身乘火车来到陕西咸阳,找到先来此打工的丈夫,与丈夫共同创家立业。丈夫每天早出晚归,这位妇女在家洗衣做饭。她自小在农村劳动惯了,她不愿闲着。她不是依赖丈夫养活的柔弱女子,而要做一个铁骨铮铮性格刚强的女人。她也要出门找活儿干,补充丈夫的微薄收入,改善缺吃少穿的困窘生活,心里还想为以后养儿育女积蓄点钱哩。人穷志不短,创家靠奋斗'她毅然迈出家门闯路子。
自小家穷没念书,没文化也没本钱做小生意,唯有一身力气可以挣钱。这位青壮妇女只得踏着丈夫当会计之前的谋生路径——干搬运工!她一人寻找到火车站装卸队办公室,向队长央求:“大哥,俺叫铁玉梅,刚从农村进城,想在您这干活儿。" "什么?铁——铁姑娘,你不行!" 队长身高马大胡子拉茬,对女性有点歧视,鄙夷不屑地拒绝道:"女人不行,装卸工都是五大三粗、能扛石头的男壮汉!"
铁姑娘毫不示弱,反问道:“女人怎不行?新社会男女平等、妇女半边天,男子能干的女人也要干!"
铁姑娘用大道理"硬馍"塞住了队长的口,队长当时无话回驳,只是厌烦地说:“我没工夫与你论理,你走吧!我要去货场督工。"
队长扔下铁姑娘就走'铁姑娘紧跟他表示:"俺在农村扛过麦包、撩过铁锨,干过重活苦活!"
队长对货场正搬运水泥的工友吼道:“腿脚加快!半小时后火车要开走,车上水泥必须按时卸完!"
一听卸货这么紧迫,铁姑娘思忖:你不让俺干?俺自己上,给你们帮忙还会撵俺走? 她将自带的做饭用的花围裙搭上肩,快步走到卸货车边,对车上搬挪水泥袋的两个工人说:“师傅!往俺肩上放一袋!"
两个卸货的工人纳闷:活儿急,队长怎么带来个女将?看她穿着干干净净,干这活儿可能不行。女人以急迫恳挚目光逼视他们,他们只得将一袋水泥,轻轻地放上"女将"肩头,担心一百斤重的水泥袋将女人压垮。
队长在远处瞧见铁姑娘扛上一袋水泥,不放心地指挥一个工友前去护卫,姑娘万一撑不住了,就接过她的水泥袋,别伤了人、摔散了水泥。
铁姑娘哂笑自语:没有好牙不啃硬骨头,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俺要让你们瞧得起妇女!她挺直腰干,毫不趔趄,脚步稳健,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不慌地跨步前进。肩上的花围裙边角飘动,好似彩蝶轻捷翻飞。别的工友都友好地为她让道,瞧着她稳步踏上了几寸宽的跳板,将肩上沉重的水泥袋,不偏不斜地码上水泥垛。当她嘘气轻松地走下跳板,别的工友都吆喝赞佩!

铁姑娘的汗水帮她冲洗脸上沾的水泥灰,干净的黑布衣沾上水泥灰变成了"迷彩服"。她将目光投向队长,队长以不再轻视而满是佩服的目光:"你行!辣味硬功显出来了!你就跟上大家干吧!"
铁姑娘这天共扛了六袋水泥。由于她的参与和激励,男工友们一齐发力,你追我赶,互相鼓劲,提前几分钟完成了缷货任务。队长很感动,问旁人打听姑娘情况,原来铁姑娘是货场会计员的家属。第二天改派铁姑娘与人装煤车,问她为什么昨天不亮明身份?铁姑娘挤了一下机智的眼睛,得意地笑道:“俺凭力气挣钱,不愿托关系走后门图轻松,那样会让人瞧不起!"
"撩大锨"是铁姑娘在农村久干的拿手活儿,她装煤车干得更得劲更欢快。其他工友们都乐意与她同干比赛。
车站宣传股将铁姑娘的事迹,写上黑板报表扬《铁姑娘争气半边天,男子汉佩服合力干》'铁姑娘成了车站货场的女名星。
几十年后,我与铁老姨同住一个小区,从她子女口中得知她年青时扛水泥装煤车的往事,我惊叹地对老姨刮目相看,特别敬佩!她当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大显身手,做过感人的贡献!

第三句,"别人的钱俺不要"
老姨与丈夫每天起早贪黑地劳累,用心血和汗水养育出五个子女。子女们长大后为国家为社会効力,各有作为,老姨与丈夫以此为荣。几个孙儿、曾孙绕膝添趣,老姨与丈夫尽享天伦之乐。老伴晚年得病生活不能自理,老姨悉心照料,使老伴增寿多活了几年,最后安然阖目而去。
老姨辛劳一辈子,到了五十多岁,儿女们劝她休息,别再干什么在家享清福。可是老姨不愿闲着,还要发挥余热干点事,减轻儿女们的生活负担。她对儿女们说:“干轻活不累,俺身子骨还能成,哪能吃闲饭?人不能久闲,闲了心慌易生病。"老姨又用说笑的口吻打趣:“你们年轻人都在为人民服务,俺还不太老,俺还要再为人民服务!"她背着儿女,自己寻找到看管自行车的工作。
看管自行车的确不是累活儿,别人干这只是坐着收发存车凭证小竹牌。老姨却干得不轻闲,她不久坐,而是自添服务项目,有时她拿小笤帚清扫存车地面,不让留存一片纸屑树叶;有时自带抹布,擦干净沾有尘土的自行车;有时用自备的小汽筒,给气量太少的车胎充气。她上班从不迟到,总是早到一点,与同班看车的搭档关系融洽。她工作最认真,从不出差错,还曾拾金不昧,因而被评为"模范保管员"。这个不起眼的平凡工作,被老姨干出了色彩,闪出了亮光。
一天下午,放学路过的两个小朋友,一边走一边踢纸包玩,纸包忽儿飞入存放的自行车丛中。小朋友不捡不管,随之而去;像两只快乐的小鸟飞走了.老姨没有责怪小孩子玩皮淘气,而是自己弯腰、低头、伸手,从车缝中拾起那个纸包,打算扔入垃圾桶。纸包鼓鼓囊囊的,是旧牛皮纸裹着,像个棕子用细线绳绑扎着。老姨自小纺线织布,对一段线一片布都珍惜。她想解下纸包上的细线绳留作它用。一尺多长的细线绳解下來了,缠裹的牛皮纸散开了,呀!里面怎么是一卷纸币?她想:别人的钱俺不要!她没清点是多少钱,而是原封不动地再包扎好,暂且装入自己衣袋内。丢钱人定会来寻找,如果今天下班不见有人來找,老姨打算将"钱包"交给派出所民警招领。
老姨一边忙于看管自行车,一边急盼失主来寻钱。她不放心地揣摸装"钱包"的衣袋,怕掉出来。若弄丢了,自己说不清,就成了欠别人钱的冤枉人!会一辈子于心不安。
半个钟头后,一个衣着陈旧的男青年,推着自行车沿路睃巡而来,显然是在寻找什么。他铁灰脸色,神情沮丧,失急慌忙° 老姨注意到他,等他走近时,试探地问他:“小伙子,找啥吗?‘’这青年悔叹地说:“我太勿忙大意了,正寻掉了的钱包° "

钱包?莫非是那个纸包?老姨试探说:“你别急,把情况慢慢说清楚。"小伙子以为老姨是与他拉闲话,要急着走。老姨只得实话相告:“俺倒捡了个钱包,不知是不是你的?"小伙子似信非信吞吞吐吐地言明:“我的不是钱包……不是制式的钱包,而是用牛皮纸包的钱。"老姨一听,宽心了,十有八九这是她等的失主!老姨说:“俺捡到一个牛皮纸包包,不知是不是你的?"小伙子这才喜出望外地详述了情况:他叫赵实诚,在郊区农村小学教书。女人腿伤进了医院,急等补交治疗费。因为他心急,不小心与另一个骑车人撞上了。两人都跌倒了,好在两人与车都没伤坏,相安无事,各自又骑上车走了。后来小伙子发觉自己裤袋的钱包丢了,可能是撞倒时溜出去了,这才掉头来找。老姨说:“怎能证明这个纸包包是你掉的?"小教员信而有证地含羞说,牛皮纸外面用细线绳绑着,他穷酸没买皮钱包,用旧牛皮纸包着,里面钱数总共是二百八十五元。他一月薪水只四十五元,向几个同事筹借才凑够数 。小教员信誓旦旦地表示:“老姨,我不骗人,如果多一元少一元,那就不是我的钱!"
老姨看这小教员朴朴实实诚诚恳恳,她就喜欢这种人,相信这种人。老姨爽快地掏出钱包,两人当面清点钱数,不多不少正好是二百八十五元!没错,小教员正是真正的失主!老姨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如数将钱全部交给失主:“你的钱你拿去!以后可要小心点,快去医院吧。"小教员激动地抽出一张十元钱,递过来:“老姨,这点钱不多,给您买茶水…… "老姨好似怕钱扎手,推拒道:“不要,不要!你有急用,一毛钱俺也不要!"老姨面情严肃态度坚定'小教员只得无任何答谢地走了,老姨也安心地忙自己工作。
第二天,"钱包"失而复得的小教员来了,他带了几斤自磨的苞谷珍,要送给老姨。可是这天不轮老姨上班'另一个看车人告诉了老姨家详细住址,不远,就在北边铁道南,一户有小门楼的独院,门牌66号。
小教员推开了门,老姨一眼认出是"熟人",放下手中正洗的衣服,客气地迎这青年进家。小教员放下苞谷珍,就要屈膝下跪给老姨磕头,被老姨拽起来:“别这样,本来是你的钱,应该还你;你媳妇有病,不该丢钱。小伙子,你媳妇伤怎样了?"老姨忙给小伙子倒水泡茶。小教员十分感激地说,多亏老姨帮他捡到了钱,及时将钱交给医院,他女人手术很成功,住一个月就可以回家了。老姨也欣慰地说:“帮人解难,谁都应做!份外之财不可得,亏心之事俺不做,物归原主俺心安。你放心,医院手术高,腿伤能治好,你媳妇还能下地干活的!" 小教员感激不尽、钦敬地祝福老姨:“您积德行善,必有好报。祝您健康长寿,福泽子孙……”老姨也像祝愿自己的儿媳妇好起来,忙从橱柜内取出一包东西,塞给小教员:“你拿上这包红枣,是亲戚从俺河南老家带来的,给你媳妇补补身子!"小教员不好意思接收,一再推谢。老姨佯装不高兴地说:“看不上俺的东西?你不要俺的俺也不收你的!"小教员只得 收下了比他的苞谷珍更值钱更珍贵的红枣,领受了老姨的一片好心恩惠。
其实这个小教员不是别人,而是过去的我。这次与老姨打交道,也许是我与老姨有缘分!几十年后,我有幸与老姨同住一个小区,成为关系亲密的好邻居。我与老姨的长子成了好同事好朋友好兄弟,我与老姨的关系更情长了。
明年农历腊月,老姨的儿女们将为老母举办百岁寿宴。我盼待那一天,我一定要喝老姨的长寿福酒,沾点老姨的福寿祥光。我对老姨一生事迹知之甚少,仅从上述的交往和听闻,老姨的精神品质就在我心中永远闪光,令我敬佩,永记不忘。我由衷地赞美老姨:
百岁老姨不一般,
铁骨仁心金光闪。
望重德高令人敬,
青松耸立南山巅。
张秉良,(1943~),陕西咸阳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曾在中小学任教和政府机关工作各二十年,任区志办主任等职,爱好文学,经常在网上发表微小说、散文和诗歌,现为渭城老科协会员。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