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孤独共舞,学会独处
王淑敏

孤独不是世人解读的寂寞。孤独,是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寒山禅师的“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
人始终是孤独的。每个爱上孤独的人,都曾畏惧过孤独。从害怕到习惯,再到学会享受孤独,然后把自己炼成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孤独对我来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我已不再去思考,只知道它将陪我度过成长的岁月。
孤独如影,我与离别为伴,寂寞如歌,我与孤独共舞。生命里所有的浪漫和辉煌,都在寂寞中偿还。我们终究是独行侠,走向成熟之路,不是靠多善于交际,而是学会与孤独共舞。不是因为迷失而困顿,而是坚信内心的火焰,燃烧了坎坷与苦涩。每一个夜晚,默默挣扎,每一次坠落,从容站起。孤独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成长的质变点,让我们在迷茫与苦闷中懂得坚强和勇敢。我踏上了独行之路,一路穿越风雨,只因我相信,命运属于那些不停追逐的人。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孤独,不知道何时就会被孤独所吞噬,也不知道在独处时如何与自己平和地相处,担心会被身边的人遗忘,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执迷于在周围的人群中寻求价值。于是期待着被人关注,期待着被人爱,期待着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前行,更期待能有人来缓解我们灵魂深处的空虚寂寞。可是每个人都在忙于自己的生活,哪有功夫和精力去关注别人的一切。这世界上真正懂自己的人可遇不可求,与其在喧闹里寻共鸣,不如在独处中见真我。在孤独中学会宽容与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成长和蜕变,慢慢地你会发现孤独才是生命的常态,它能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变得平静而有力量。
生命来来往往,没有人能永远陪在自己身边,也没有人能对你的悲喜忧乐感同身受。作家马尔克斯曾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道:“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的安宁。”
杨绛先生曾有言:“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衣服,出了门却不知道去哪儿,不知道去找谁,漫无目的走着。大概这就是成年人最深的孤独吧。旧人不知我近况,新人不知我过往,近况不该旧人知,过往不与新人讲,纵你阅人何其多,再无一人恰似我。”逢人不必言深,孤独本是常态,倘若深情被辜负,余生孤独又何妨?合群是为了自保,而孤独是真正的自由。
马尔克斯曾说:“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好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或许,成年人的孤独,就是悲喜自渡,而这也正是我们难得的自由。”万物于我们终究只是过客,唯有孤独如影随行,也唯有孤独中放下心中的贪欲和执念。有人说,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在孤独中成就自我。真正学会在孤独中充实自己,才能摆脱生命中一切的庸俗和烦恼,从而做到真正的成长。
孤独的最高境界,不是一个人吃饭,不是一个人睡觉,也不是一个人看病,而是你看着什么都不缺,但你的灵魂却无处安放。其实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得到和失去过什么,也就没有什么遗憾和害怕的。生命注定是一趟孤独的旅程,与孤独和解是我们一生的命题。我们唯有让自己接受孤独,享受孤独,与孤独共舞,才能真正明白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便是成长的深意。
余生,做一个与孤独共舞的人,既能在闹市中尽情狂欢,也能随时回归到宁静中安然独处。
作者简介:王淑敏,济南市济阳区文学爱好者。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