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
作者:张兴
博贺一千多年前的古港边,蔚蓝的天空白云悠悠,阳光明媚,那古老碧绿色的博贺湾海面上正归航收复海南岛的十多艘庞大战船队鼓足风帆,乘风破浪向电城古老的鸡笼山的海岸泊近。岭南圣母冼太夫人身穿红色斗蓬,腰佩带红樱的宝剑,显出英雄气慨,海风和阳光熏黑的脸上透着坚毅的神色,掩盖不了俏丽的模样,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精巧的悬胆鼻子,头上盘着乌黑的云鬓,插着金钗。
她穿着黑色劲装,黑色绣花布鞋,由船头的木搭板上走下海岸上,她的红色斗蓬在海风中飘拂,身边站着几个英姿勃勃的女护卫兵。岸上树木苍翠,鸟语花香,鸡笼山上云雾牵绕,鹰雕啸叫。博贺湾的海面上排列着十多艘挂着风帆的大木船,船上的战将和士兵纷纷踩着木搭板下到岸上。
冼夫人出战海南岛数月,现在才返归故里山凹村,前路崎岖不平,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和战队回到乡里。岸上的驿站数十匹战马向天嘶鸣,好似迎接冼夫人带着战队胜利归来,人欢马叫!
千年的博贺湾,养育了电城和博贺的两岸人民,自古以来就有两岸一家亲的悠久历史,一起创造了海洋文化。古代商船泊博贺古港进行货物交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贸易商埠,商船云集博贺湾,商贾汇聚古港 。
以前博贺称作“北虾”,是个荒滩岛,没有人居住,后来有人迁居岛上,听上辈人说,福建省人居多。他们的木舟用风帆或摇橹上岛,搭上简陋的草棚,打鱼维生,在千年历史里,他们经风吹浪打,日晒雨淋,形成疍家文化。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形成了土生土长的博贺人,博贺镇周边村庄是原始居民之地。
在美丽富饶,物产丰盛,人文荟萃的南海之滨,电城和博贺的人民在巾帼英雄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的伟大精神传承指引下,全面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来,与时俱进,学思践悟,两岸人民创造了更加灿烂的滨海新区文化,必然形成独立的一个海洋渔业文化区。千年博贺古港,千年神电卫古城,人民安居乐业,共创辉煌,古代无数商船在两岸之间来往穿梭,与两岸人民经济贸易,丰富了两岸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