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学者赵玉霞为您讲述聊斋故事之十九
宫梦弼
蒲松龄原著 赵玉霞评并译
有个人叫柳芳华,河北保定人,家里的财富在乡里数第一。他十分慷慨好客,家中经常高朋满座,往往有上百人。他能急人之所急,别人遇到难处,往往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亲戚朋友借了他钱,经常不还,只有一个叫宫梦弼的,是山西人,从来没向他提过什么要求。但他每次来柳家作客,往往一住就是一年。这人谈吐清雅,举止潇洒,柳芳华与他同吃同住,相处时间最多。
柳芳华的儿子名叫柳和,当时还小,称宫梦弼为叔叔,宫梦弼也喜欢和他一起玩耍。每当柳和从私塾放学回家,宫梦弼就和他一起做游戏。什么游戏呢?说来很新奇——他们揭开屋里地上铺的砖,把一粒粒石子埋在下面,假装是埋藏了金子,用来取乐,家中五口房屋里的地面,几乎都揭遍藏遍了。人们都笑宫梦弼像个小孩子,只有柳和最喜欢他,在客人中与他最亲近。
再多的钱财也经不住这样花呀!十几年后,柳家的财产慢慢用空了,供应不起众多客人们吃喝了,也没有那么多钱往外借了,于是,客人们渐渐就来得少了。但是在柳家,十几个客人通宵达旦地谈笑豪饮,还是常有的事。柳芳华到了晚年,家境就更加衰落,可就是卖田卖地,也要换钱准备酒饭,招待宾客。柳和也会花钱,并学父亲的样子,结交了一帮少年朋友,经常来往。
时间不长,柳芳华生病死去,家里穷得连丧事都办不起,还是宫梦弼拿出自己的钱,替柳芳华料理了后事,所以柳和对宫梦弼更加敬重,家中无论大小事,都托付给他宫叔叔。有时宫梦弼从外边回来,袖子里总是带了些瓦片碎石,到家后就把它扔在阴暗角落里,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柳和常常对着宫梦弼哀叹家里贫穷,宫梦弼就说:“孩子,你还不知道过苦日子的艰难,不要说你现在没有钱,就是给你一千两银子,你也会立刻就花光的。男子汉怕的是不能自立,穷又怕什么呢?”
一天,宫梦弼要告辞回家,柳和哭着送他,嘱咐他快些回来,宫梦弼嘴里答应着,就上路了。柳家逐渐穷得无法度日,能典当卖出的财物慢慢也倒腾空了,柳和天天盼着宫梦弼回来,好帮他料理一下家业,而宫梦弼一去杳如黄鹤,再也不见踪影。
从前,柳芳华在世的时候,曾替柳和与保定无极县的黄家定亲。那黄家也是富裕人家,后来听说柳家败落了,暗暗就有了悔婚的念头。柳芳华去世时,柳家曾经派人去报丧,黄家也没来吊唁,而柳家只以为是路远,而原谅了他们。柳和守孝期满,母亲命他自己前往岳父家去,商议结婚日期,还希望能得到黄家的同情与照顾。等柳和到了那儿,岳父听说他衣衫槛褛,鞋子上都有破洞,就告诉看门人,不要放他进门,传出话来说:“回去能筹划一百两银子,可以再来,如果不能,那就从此断绝这门亲事。”柳和听了这话,痛哭不止。黄家对门一个刘老婆婆可怜他,就把他叫到自己家吃饭,又送给他三百铜钱,不断地安慰他,劝他回家。
柳和回到家,母亲知道亲家这样的态度,也很伤心,但又想不出别的办法。突然转念一想,丈夫从前的那些宾客朋友,十个里有八九个借过钱,都没有还,就让柳和拣那富裕的,去求他们帮帮忙,资助一些。柳和说:“过去他们来和父亲结交,是为了贪图我家有钱。如果我今天坐着阔气的马车,借一千两银子也不难,如今穷到这个样子,谁还想着过去待他的好处,念着旧日的情份呢?再说从前父亲借钱给别人,从来不立字据,也不找中间保人,就是欠了我们的钱也没有凭据,我怎么去找人家呀?”母亲一再坚持让他去试一试,柳和只得听从。结果,一连跑了二十多天,竟然一文钱也没讨到。只有一个唱戏为生的李四,过去曾受到柳芳华的照顾,听说了柳家的情况,赠送给柳和一两银子。母子两人相对痛哭一场,从此也就绝了讨债的希望,对黄家的亲事也没了指望。
黄家的女儿已经成年,听说父亲断了柳家这门亲事,心里很不以为然。父亲要把她再许配别人,她流着泪说:“柳郎不是生来就贫穷的人。假如他家现在比过去加倍富裕,就是有人故意和我们作对,能从我们手中夺走他吗?现在因为他家穷了,就抛弃他,这是不仁义的!”姓黄的听了不高兴,千方百计劝解开导,女儿始终不动摇。老头子老婆子都生气了,一天到晚辱骂她,她也坦然处之。
不久,黄家夜里遭到强盗抢劫,姓黄的老夫妻俩都被炮烙,差一点就送了性命,家中财产也被洗劫一空。时间慢慢又过了三年,黄家更加衰落贫穷了。
有一个西方来的商人,听说黄家的姑娘长得很美,愿意出五十两纹银的聘礼来娶她,姓黄的贪图财礼,就答应了,打算强逼着女儿嫁给他。女儿察觉了他们的阴谋,就换上破旧的衣裳,用土灰把脸面弄脏,趁着黑夜逃出了家门,一路上要饭乞讨,走了两个来月,才到了保定地界。她打听到柳和的住址,就直接找到柳和家。柳和的母亲以为她是个讨饭的,就喝斥她,赶她走。黄女哽咽着说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柳和的母亲拉着她的手,流着泪问道:“孩子,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黄女又悲伤地告诉她原因,柳和与他母亲听了,都哭起来。
于是,柳母就张罗着让黄女洗澡,换衣服。黄女梳洗更衣过后,恢复了真实的容颜,容光焕发,细眉秀目,光彩照人,柳和与母亲都十分高兴。然而,一家三口人,每天只能将就吃上一顿饭。柳母流着泪说:“我们母子二人本来就该如此的,可怜我这贤德的媳妇,也跟着受罪!”黄女笑着安慰婆母说:“过去我沿路乞讨,熟知吃不上饭的苦楚,回头看看那时候,已经觉得是从地狱到了天堂了。”柳和的母亲听了这话,不禁破涕为笑。

一天,黄女走进一口空闲的屋子,见乱草丛丛,长得满地都是。慢慢走进内室,里面积满了灰尘。见暗角落里堆着些东西,用脚一蹴,还撞得脚疼,拾起来一看,都是一锭锭的白银。黄女大吃一惊,急忙去告诉柳和。柳和与她一同去察看,原来就是宫梦弼从前扔在墙角的碎石瓦片,竟全都变成了银子。柳和因此想起,小时候与宫叔叔在砖下面埋藏的石子,是不是也会变成白银呢?但老房子大部份已经典给东边邻居了,柳和急忙用钱赎回来。只见残缺的断砖下面,当年埋下的石子分明可见,柳和感觉很失望,但等揭开那些完好的地砖,下面却都是光灿灿的白银。就这样,转眼间,就得了几十万两银子。
柳和就赎回了自己家的田地产业,买了奴仆,又把宅院整修得华美漂亮,大大超过了从前。柳和自我发奋说:“今后我如果再不自立,就对不住我宫叔!”从此他闭门攻读,苦下功夫,三年后乡试告捷,中了举人。他就带上礼物白银,亲自到无极县去拜谢刘老婆婆。
柳和穿着华丽的新衣,光彩夺目,带领着十多个精干健壮的仆人,个个骑着如龙的骏马。那刘老婆婆只有一间房子,柳和就坐在床上与她攀谈。人欢马叫,塞满了整条小巷,真是热闹非凡。
再说姓黄的自从女儿逃走以后,那个商人就逼着退彩礼,但是五十两银子已用去了将近一半,姓黄的只好卖了住宅,才把彩礼钱还清,所以姓黄的当初嫌柳和穷,现在他又穷得与柳和当年一样了。听说原来的女婿现在又富贵了,想想自己当初的态度,他就只能关上大门暗自伤心了。
刘老婆婆买酒设宴款待柳和,席间向柳和说起黄家的事,并夸黄家女儿品德好,很惋惜她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老婆婆问柳和:“你娶亲没有?”柳和回答:“已经娶了。”吃完饭,柳和非要带刘老婆婆去看看新娘子,就把她搀上车一起回家。到了柳家,黄女身穿华服,盛装出迎,旁边有好多丫环簇拥着,看去真像是仙女下凡。两个人相见,互相都大吃一惊。于是相互叙谈起住事,黄女关切地询问父母的情况。
刘老婆婆在柳家住了好几天,受到热情又周到的款待。柳家用上好的料子给她做了衣服,上下焕然一新,才送她回家乡。
刘老婆婆一到家,就来到黄家,告诉了他们女儿的情况,并说黄女也十分挂念他们,姓黄的老夫妻俩十分惊讶。刘老婆婆劝他们去投奔女儿,姓黄的犹犹豫豫,觉得实在没脸见柳和一家人。
这以后,姓黄的家里越来越穷,吃不上,穿不上,实在熬不下去了,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得动身前住保定去求女儿。到了柳家门口,只见门厅壮丽,十分气派。看门人对着姓黄的直瞪眼,让他在门口站了一整天,也不进去通报。突然看到一个妇女出门来,姓黄的就走上前去,陪着小心,低声下气地说了自己的姓名和身份,求她暗暗说给自己的女儿知道,妇女就反身进去了。过了一会,那妇女又出来,领着姓黄的进了一间小耳房,对他说:“我家娘子很想来拜见你,但又怕被丈夫知道,你再稍微等等吧。你是什么时候到这里的?肚子饿了吧?”姓黄的诉说了家里的困难和自己的苦楚。那女人拿来了一壶酒,两盘菜,放在他面前,又送了他五两银子,说:“柳相公在内房小宴,娘子恐怕是不能来见你了。明天你要早早离开这里,不要让柳相公知道。”姓黄的赶忙答应。
第二天一早,姓黄的就起床整理好行装要走,可是大门还锁着,只好在那门廊里,坐在包裹上等候开门。忽然听见人声喧哗,说是主人出来了。姓黄的刚想躲开,柳和已经瞧见了他,便高声喝问:“这是谁?”众人都不应声。柳和大怒,说:“哪里来的歹徒,私闯民宅?把他捆起来送到官府里去!”众人答应一声,上前就把姓黄的捆了起来,绑在树上。姓黄的又羞愧,又害怕,又不好分辩,竟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昨晚他碰到的那个女人走了出来,对着柳和跪下了。说:“他是我舅舅,昨夜来找我有事,回去路又远。因为天晚了,所以没有报告主人。”柳和听了,就下令松绑。那女人把姓黄的送出大门,悄悄对他说:“忘了关照看门的了,所以出了点差错。娘子说,想念时,可以叫老夫人装扮成卖花婆子,和刘老婆婆一起来。”姓黄的答应了。
姓黄的回到家中,把经历一五一十对老妻说了。他妻子没日没夜地思念女儿,急切想去看望一下,就把意思告诉了刘老婆婆,刘老婆婆很痛快地答应下来,就陪着她上路了。来到柳和的家,过了十几重门,才到了女儿的住房。她见女儿浑身绫罗锦缎,穿戴华丽,珠翠满头,穿金戴玉,香气袭人。娇声细语吩咐一声,老少仆妇丫环,就立即跑过来,围在身边小心侍奉,移动镶金的坐躺椅,放好两边的夹膝,伶俐的丫环马上捧上香茶。母女不敢明白相认,只能用暗语互相问候,相互对视着,眼中都泪水盈盈。到了晚上,命人打扫房间安置两位老人。床上被褥温软舒适,就是黄老婆子过去富裕的时候也没享用过。住了三五天,女儿对母亲照顾周到,感情十分深厚。黄老婆子把女儿引到无人处,向女儿哭诉,后悔以前当父母的做得不对。女儿说:“母女之间有什么怨恨忘不了?只是我丈夫心里的疙瘩解不开,这次你来还是不让他知道吧。”所以每次柳和来,黄老婆子就赶快躲藏起来。
有一天,母女俩正在促膝谈心,柳和突然进来了,见到黄老婆子,生气地骂道:“哪里来的乡下婆子,竟敢与娘子并坐在一起!”刘老婆婆急忙上前说:“这是我的亲戚,卖花的王嫂子,请您不要怪罪她。”柳和才拱手道歉,就坐下说:“姥姥来了好几天了,我实在太忙,还没来得及好好叙谈。黄家那老畜牲还活着吗?”刘老婆婆笑着回答:“都好,就是穷得没法过日子。官人您如今大富大贵,何不念点丈人女婿的情份呢?”柳和拍着桌子说:“那年不是姥姥你可怜我,送我一碗粥喝,我怎么还能回得家乡?对他们,我恨不得剥下他们的皮当褥子铺,有什么好顾念的!”说到愤恨处,就跺着脚站起来骂。
黄女生气了,说:“他们再不好,也是我的父母。我迢迢千里找了来,一路上双手冻得皴裂了,鞋子磨破,脚趾磨得起泡,自问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何至于当着子女的面骂父母,使人无法忍受?”柳和这才息怒,站起身向外走去。黄老婆子见柳和这种样子,十分羞惭懊丧,就告辞要回家。黄女拿出二十两银子偷偷交给了母亲。
黄老婆子回家以后,从此绝了音讯,黄女十分思念,柳和就派人去请岳父母。老夫妻来到柳家,惭愧得无地自容。柳和道歉说:“以前来的时候,又没有明白告诉我,以至有好多对不住的地方。”姓黄的不敢说别的,只得恭顺地连连点头称是。柳和命人给他们更换了衣服鞋袜,留下他们住了一个多月,姓黄的终究觉得心中不安,就告辞要求回家。柳和赠送白银一百两,说:“当年那商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作聘礼,我现在给你加一倍。”说得姓黄的脸上冒汗,只得厚着脸皮接受了。柳和派了马车送他们回家。黄家后来的光景也称得上小康了。
提示与感言:
古语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胡吃海喝,任意挥霍,就是一座金山,也会花光用光的。
“穷在街前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世态炎凉,穷了的柳家连给柳芳华办丧事都借不出一点钱来。好在柳芳华的好处是真诚帮人不求回报,所以感动了那个陕西奇人宫梦弼,帮他儿子柳和变出了那么多银子,使柳和摆脱困境。
“祸福无常”。柳家败落了,柳和的岳父母嫌柳和穷,一场意外大火又使他们家败落了。所以,富贵了的柳和也不要趾高气扬哦!要不,你也有败落的时候!
杨广旭
鹧鸪天•赵玉霞老师讲聊斋故事之十九巜宫梦弼》
(钦谱、通韵)
日日高朋无虚席,任情挥霍任钱失。金山银库花销尽,哀叹门前车马稀。
葬亲父,解寒饥,破砖碎瓦显神奇。人生挚友得一位,相待真诚两不欺。

作者简介:作者赵玉霞,曾任淄川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为曾宪梓教育奖学金教师奖获得者。现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淄博市蒲松龄研究会理事、淄川诗词学会副会长等职。著有《聊斋女儿谱》、《侯朝宗文选》(与徐植农合著),并曾参与《济南府志》、《古汉语修辞新编》、《二十六史精粹今译》、《齐文化丛书》、《淄川县志汇编》等十几部书的编著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