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流年诗伴行
一一听雨斋诗社

.

中元素笔祭双亲
《名家有约~高文俊专辑》
听雨斋诗社【总第32期】

古风 父亲的一生
文/高文俊
父亲名叫高德银,祖籍山西山阴,生于民国元年,他是雍正年间走西口来内蒙土右旗谋生的高氏家族的长子长孙,族内排行老大,弟弟妹妹称他为大哥。父亲的祖父叫高天云,靠铁木两行起家,在当地是比较富庶的人家,所生三子叫大员外、二员外、三毛人,父亲是大员外的独子,高天云的长孙。民国18年,高天云三子输光了全部家产。大家族分家,加之华北地区大旱,颗粒无收,父亲远走他乡,去大后山(包头固阳)揽长工八年,冻烂了十个手指头,外号叫秃手手。
1937年回乡省亲,娶了小他11岁的母亲潘果叶(母亲潘果叶12岁丧父,15岁出嫁,上有寡居的母亲,三个哥哥,族内排行老六,侄儿侄女们称她为六姑),从此开启了他精彩的人生之旅,靠勤劳睿智挖到了第一桶金,买房置地,合伙兴办缸坊,出任大掌柜,并有自己的白酒品牌——德兴泉。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工商业转变。
1949年,绥远省和平解放,没收了他的土地和工厂,成分定为富裕中农,接近富农。1957年笔者出生,弥补了父亲被没收财产的缺憾。父亲只念了半季私塾,基本属于文盲,母亲更是大字不识一斗,但对子女教育非常重视,无奈我的哥哥姐姐不爱学习,唯独我喜欢学习,加之受我两个表哥五十年代考上内农大内工大中专的影响,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1978年笔者考上了交通部呼和浩特交通学校。这是父亲乃至全家的一件大事。
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我毕业参加工作,父亲又迎来了他人生的春天,但已错过了发奋图强的年龄,只能靠儿女颐养天年。1985年我的儿子出生,1988年我哥的孙女出生,四世同堂,其乐融融,1991年父亲溘然长逝,享年80虚岁。
纵观父亲的一生,适逢癸卯年中元节,把2015年6月10日写的长篇叙事史诗《父亲的一生》稍作修改,今天发在网上,以此纪念我的父亲。
清末民初乱世逢,高氏家族产长孙。
家道中落出赌徒,忍痛解散大家庭。
军阀混战连天起,民不聊生无安宁。
恰逢民国十八年,田野绝收饿死人。
背井离乡到固阳,公子变成受苦人。
异地发奋整六载,凭靠苦力挣金银。
爬摸滚打十指溃,留下残疾谁知疼?
荣归故里腰缠贯,回乡娶妻定终身。
苦战八年发小财,重塑高氏大家庭。
以农为本开缸坊,以副促农家业兴。
兵荒马乱要粮饷,常遭绑票请财神。
为避匪患走他乡,定居包郊谋生存。
全国解放搞土改,成分定为上中农。
苦心经营半辈子。一夜之间变穷人。
两代单传独生子,教子成才光楣门。
四世同堂谁堪比,含笑九泉寿寝终。
2023年8月29日于北京

古风 母亲墓志铭
文/高文俊
母亲潘果叶,出生于1923年农历八月二十六,卒于2004年农历十月二十。适逢葵卯年中元节,为纪念母亲,把2012年12月3日(农历十月二十)母亲逝世8周年之际写下的《母亲墓志铭》今天发在网上,以此纪念母亲伟大而平凡的一生。
母亲潘氏果叶,祖籍山西大同。
出生民国战乱,家道衰落贫穷。
族内排行老六,自幼贤惠聪明。
一十二岁丧父,一十五岁嫁人。
三十五岁生子,八十二岁寿寝。
亡母未进学堂,经史一概精通。
亡母乐善好施,留下一世英名。
亡母讲史说法,达官显贵兼听。
一生恪守妇道。终生勤勤恳恳。
一生兢兢业业,赢得精彩人生。
2023年8月29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高文俊,1957年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交通运输局退休公务员。当过农民,教师,恢复高考后考入内蒙古交通学校(现为内大),毕业后分到国家机关工作,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爱好文学历史,在岗期间每年有近百篇豆腐块新闻发表于地方和行业报纸。退休后,仍笔耕不缀,被单位返聘为史志办主任,现定居北京哄孙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