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虔诚的传道士
文|憨子
“农家无闲月,三伏人倍忙”,汗流浃背的农人回家刚准备休息,传道士知了不失时机的吱吱唠唠开始传道了,且声音出奇的高,出奇的噪。
要说这样传道士知了还特别的虔诚,据说它在地下蛰伏十八年,学得一肚子的好才学,修得吵破天的好功夫,在其他动物都热得浑浑噩噩,昏昏欲睡的时候,它就爬上高枝,一边将尖利的口器插进树枝中吸吮汁液,一边孜孜不倦的振翅鼓腹开始了高声传道。不管你爱听不爱听,想听不想听,它那高亢的声音都通过耳膜钻进你的心里。即使不叫你意乱情迷,也叫你心烦意乱。
这传道的声音终于唤来了调皮的农家童儿。这些童儿虽然赤脚露体,但却有不输于哪吒红孩儿那般的本事,他们手里拿着两样降妖伏魔的武器,一曰弹弓,二曰套杆。专门捉拿这不知好歹的传道士。
只见这拿着弹弓的童儿立了个后羿射日的姿势,搭子拉弓,一眼睁一眼闭的瞄准了传道士,手一松,那弹子就直奔传道士,打得传道士胸破身断,惨叫一声掉下地来。不过,这传道士的传道精神着实让人敬佩,打不中它的弹子尽管从它身边飞过,它依然传道不误,少有弃职逃跑的。就算身边不远处的道友已经中弹落地,它依然无畏无惧的照样传道,所以这些弹弓手们即使水平不高,却也能碰下几个传道士来。
拿套杆的童儿就不同了,往往是走到树下,将套杆给树干上一靠,而后给手上吐口唾沫,双手抱住树干将身子向上一提,两腿夹住树干后再将身子向上一伸,再双手将树干一抱,再提身子,这里说时慢,那时上树快,蹭蹭蹭,几下子就到了树上,而后踩稳树股,提起套杆就去套那心无旁骛的传道士。
童儿们的套杆可不是大草原上牧民的套马杆,而是用纤长的马尾丝双折一拧,将这头从那头的细眼中穿过做成活口套子,而后拴在一根细长的竹竿顶端。童儿在树上站稳之后,就悄悄地将套子伸到传道士头前,再轻轻的向下拉。前面说了,这传道士传道极为认真,两只硕大的复眼看着套子向头上套来,非但不逃,还用前爪来拨弄套索,所以,只要童儿不会失误让竹竿撞着传道士,那传道士就百分之百的着了套儿。
与弹弓手们不同,虽然套杆手们辛苦了些,但捉到的都是浑全的传道士。要知道童儿们捉打传道士可不只是因为好玩,更是为了享受知了的美味,补充身体里短缺的营养,这浑全的总比打烂了的好得多。
童儿们把套到的转道士摔死后立即用黄泥包裹起来,放到灶膛的火堆里烧烤,黄泥烧红了,知了也熟了,童儿们兴奋的将传道士大卸八块,撕下其外壳里的肉丝,津津有味的细嚼慢咽。
可怜的虔诚的传道士,因传道而生,为传道而死。这正是
地下苦修十八年,
独占高枝将道传。
可怜童儿不买账,
红烧美味惨难全。
2023年8月26日星期六
作者简介:
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政治教师,曾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坡刘村志》等书,并主编或参编多种教辅读物。教学之余,也写些杂谈散文以及诗词,散见以哲理性见长。有百余篇散文、诗歌散见于多种刊物,并有《佳儿传奇》、《生死孽缘》、《雪夜惊魂》、《情断大年夜》等小说问世。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