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文化
文/秋来
来到天津,对于从不敢自诩为文化人的我,最吸引我的当属前去古文化街寻找文化了。
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街长687米、宽5米,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该街系商业步行街,国家5A级景区。
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韵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老字号店、民间手工艺品店的集中地,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老翟药糖,天津麻花等。旅游景点有天后宫、泥人张彩塑等,再有坐落在不同区域的一些相声场子,汇成独树一帜的一道文化盛景。
走进文化古街,搭讪的第一句话是我询问一位正在场子外叫卖相声门票的男子,“请问这里有哪些餐饮较有特色?”“我们卖的是相声,不卖吃的!”哟!怨我了,“对不起,忘了你们是卖嘴的。”我致歉后继续往前走,身旁正在行走的一女士笑着说,“听着你俩的对话,感觉就像听相声似的”。我瞪了她一眼,故作生气状说:“我是喂嘴的,不是卖嘴的!”她更是大笑了起来。
其实,还未走到古文化街,远在外地的儿子便对我说,打算帮我网上订票,要我看一场现场版的相声演出。儿子的心情我能理解,可这位卖票人和我简短的一番对话,打消了我进场欣赏相声段子的念头。细节决定一切,这是我对生活的态度。我多句话,就如此不耐烦的。一位靠语言为生计的人,还不知我若进得场子后,对我该会还有多少的不耐烦呢。敬而远之,走为上。
走进一家连环画旧书经营店。店不大,一些被店主包装严实的小人书整齐地挂在店面柜台和墙壁上。看到有心仪的小人书,向店内几位正在打麻将者问价。“老板不在,下午你再来吧!”一句回应声,把我的脚步送到门外。
不同招牌的泥人张艺术品工艺店琳琅满目,各具特色,让我辨不清哪家更正宗一些,欣赏是必不可少。价位不等的艺术品让我领略到艺术品的魅力独到。与其说我是在欣赏,还不如说我是在走马观花,看看而已。
各类特色小吃也是层出不穷,家家都是匠心独具,生财有道。满门心思寻文化、问文化的我,倒是寻寻觅觅无果,看来还是自己的修行不够,有待提高。
后来走出古文化街,向几位年轻人询问书店的去处,竟无人知晓。正在失望之际,倒是身边的一位捡空瓶子的老者热情地对我说出周边的两家书店的位置,令我欣慰几许。后来两家书店前后入内,顿时有种“凄凄惨惨戚戚”之感。一家寥有几人在翻阅书籍,另一家仅有两位营业员在闲聊,店内空无一人。文化寂寥到如此境地,该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
古文化街寻觅文化无果,或许是我原本就不是文化人的缘故吧,怨不得人家。待我再去修行一番,或许就能寻得文化,修得正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