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阵子.清明祭英烈(词林正韵)
张国政
倭寇入侵华夏,
军民义愤填膺。
同聚齐心驱寇匪,
热血挥疆筑长城。
沙场布阵兵。
纪念抗倭历史,
悼凭先烈英灵。
狮醒东方狼虎惧,
中华昌盛势必行。
祈环宇和平。
(钦定词谱)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晏殊

七律.清明(新韵)
王相民
将至清明春意浓,
风和丽日暖融融。
山坡旧草萌新叶,
树杪新禽唱旧声。
垂柳轻摇千缕绿,
小桃早吐一枝红。
玉兰最善应节令,
朵朵白花展素容。
仄起首句押韵,十一庚。

七律.清明思语(新韵)
艾明生
清明节里雨纷纷,
莫忘双亲养育恩。
没有爹妈流汗水,
哪来晚辈幸福存。
床前尽孝多行奉,
故后方安心慰魂。
梦里鞠躬花束送,
思亲泪水打湿巾。
平起首句押韵,九文。

七律.清明吟(新韵)
王相民
慎终追远圣人训,
传统美德道理深。
祭奠祖先不忘本,
缅怀英烈为铭恩。
江山永续青春脉,
宇甸长存华夏根。
莫把清明随意过,
踏青扫墓写诗文。
平起,九文。

七律.清明祭(新韵)
马俊
沥雨清明念亲人,
缅怀先祖泪沾襟。
苍天赐予缘一世,
大地情怀寓意深。
奉献无私为晚辈,
功德无量育苗恩。
阴阳相间哀思寄,
祭奠亡魂敬畏心。
仄起首句押韵,九文。

清明祭
邢桂儒
清明祭祖悼英灵
不忘前贤累德功
饮水思源情不断
知恩图报尽孝忠
文明祭祀倡新风
告慰缅怀敬祖宗
杜绝污染护环境
心香情至亦传承
追悼先烈念洪名
发扬光大好传统
前赴后继跟党走
牢记宗旨做善行
慎终追远正世风
民族气节铁铮铮
华夏一统不可毁
丧权辱国账必清

七律.清明吟(新韵)
王相民
杏花如雪玉兰开,
节至清明泪满腮。
父母长眠千里远,
儿孙遥祭一抔哀。
亏得兄弟坟前拜,
不教椿萱寂寞来。
忠厚传家先祖训,
孝心如水育人才!
平起首句押韵,四开。

心清明
卯兔清明难得晴
青青绿茵映碧空
踏青游人畅攒动
气清景明万物生
垂柳碧波映倒影
郁金香花满地红
赏花观景行旺运
清明出行心通明
邢桂儒——清明游春 随笔

清明节前诣黄花岗
李旭光
广州三月下旬,紫荆芳谢,木棉燃枝;乔冠换叶,草木争荣。一一春天已近尾声。沉睡着七十二烈士的黄花岗烈士墓园,可以看到祭台上摆满了白色花束,有矗立的花蓝,还有人们成列摆放于墓前的木棉花…。一年一度祭奠七十二烈士的序幕已然拉开。
广州,是辛亥革命策源地,1911年4月27日,作为辛亥革命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州起义,敲响了大清王朝的丧钟。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员潘达微先生,冒死收殓烈士遗骸,将七十二烈士安葬于今越秀区黄花岗(牺牲于此地另有十四位烈士,整个起义牺牲的烈士一百余人)。孙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并手植四株青松以志纪念。
黄花岗,初名红花岗,潘达微先生认为,相对红花岗而言,名黄花岗,更显雄浑悲壮,遂更名为黄花岗。民国以来,代有修缮,有许多建筑物,特别是碑刻,表达着后人对先烈仰慕和对辛亥革命理解,这里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先驱,弘扬民主革命精神胜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的机关、单位,经常来此组织纪念活动,还吸引海内外人士观光、祭奠。平日里,这里也是文化消闲之所,多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的老者盘桓于此。仅就他们出生时间而言,中间就有三、四十年有余的隔阔,所承载的则是帝制、民国两大社会形态。所以,无论其对帝制,对民国,还是对那场发生在上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在认知上和感情方面,都缺少不可弥补的直接经验。当然,这些老同志,对所经历的“短缺时代”,“文革”,和“以阶级斗争为纲”,动辄“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那一套,应该记忆犹存。记忆的价值,或应该就是帮助人们明辨是非,认识真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从黄花岗的大红门进入墓园,有几块石碑,沿路一字排开。非常醒目的,是“自由”。这不由使人重新考量辛亥革命的价值:从广州起义迄今,百年有余,先烈们挥洒热血所试图推翻的帝制,在形式上早已崩塌殆尽。但是,封建思想残余是不是已经得到消除?会不会以其它存在方式顽强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对封建的本质加以重新认识和剖析…。(2023.3.23旭光于穗)

诗文:集结号老战友
插图:张国政、李旭光
授权编辑:张国政
2023.8.28日修稿于丹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