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文 仲
黄棠是湘东北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有幸流连此地,山水行走间,心神摇曳,述记如下。
晨起,站立临江阳台,山水盈目,风柔抚面,空气清新怡人,令人气爽神清。
眼前江水,碧清颜绿,波光荡漾,潺潺有声,欢乐前行。
江面晨雾缥缈,宛如晶莹剔透的磨砂玻璃,若隐若现地游动着几条早起的小渔舟。
凝望对面山峦,峰峦苍翠。蓦然发现,平日熟视无睹的群山,是如此的山川锦绣,灵气欲动。那曲线毕露的山峰,有的小巧精美,玲珑有致,有的丰满有型,圆润直立……
山峦高低错落,层峦叠嶂,深邃沉稳。
坡面亦陡亦缓,山脊绵延不绝……
山下树木,一个个色绿浑圆,排列有序; 山上树林,密密匝匝,郁郁葱葱,似披在巍峨山体上的、厚厚的、绒绒的绿色毛毯,色泽匀一,令人眼舒、心静、神清。
好一个绿水青山。
侧望晨曦中的大坝,雾气朦胧中,但见一汪江水从大坝闸口奔涌而出,腾起水雾一片,弥漫中在横卧江面的大坝与江水相接处犁出一抹水白,颇具“万花丛中一点白”之态。这水白动感十足地拉得长长的……。浪花飞溅,波动翻腾,似群鱼逆水而上搅起的水花,更似屈子魂归汨江时飘然遗落的素白长袖,漂淌中透着一股撼心的肃穆。静望着这一抺水白,心里于恍惚间陡然生出穿越历史的沧桑时空感。

漫步大坝工作桥,静望汨罗江上游,“高峡出平湖”,大片江水呈现眼前,平静宽阔,天水难分。历经“九曲回肠”的汨罗江,到此被大坝柔柔拉住,平和恬静。微风荡处,涟漪微微,恍如闺房处子。
远望那“湖尾”山水相接处,朦胧山峦,色泽如黛,隐隐卓卓,在天际边画上一个个起伏不定的曲影。
近观山峰披绿,苍翠满山;水面如镜,树木倒映;江边两岸,群山环伺,绿树葱葱;白墙农舍,掩映其中,如星星点点,妆点其间。
那山、那水、那绿树,天作地合,浓淡相宜,灵气自然。
山水画卷,浑然天成。
回望水坝下游,远处亦群山耸立,绿色映眼。沿江公路,如玉带飘绕,江水哼着哗哗声流淌。江面霞光波影,光影成景。流水匆匆,蜿蜒前行,映着江水光潋滟滟,醒目逗眼。江面不远处有一石探出,远观疑似龙卧江中,抬头戏水,似真似幻。

站在傍江公路上远眺大坝,坝下江水清绿,轻风皱水。坝上蓝天白云,浮云漂动。极目楚天,心旷神怡。
山、水、坝、天相映,构成一幅绿山、闲云、流水、静坝的娴雅自在的画面。
这也是一年中汨罗江最为闲情逸致的时候,汨罗江步入淡水时节,因此江水势小力微,乖巧听话,静静流淌,斯文满江。
此时若泛舟江面,或者临江垂钓,天高气爽,云淡风轻,和风暖阳相伴,怡人心脾。
若再邀三五好友,远避红尘,置身于这蓝天碧水间,放松心情,让身心在白云、绿水、青山间自由奔放,无红尘俗事之忧,心境陶然,天地之间,豁然开朗。
此境、此景、此心,无以言表。
丰水时期来临,此时的汨罗江摒弃了淡水时节的乖巧斯文。宛如热恋中的男女,热情似火,激情勃发。江水越过大坝的阻拦,犹如织女牛郎七夕桥会,挣脱大坝的羁绊与下游相联成一体,把个大坝热情奔放地妆扮得有型有款。
江水溢坝而下,左右相联,一面充满线性流动感、泛着鱼白的“黄棠水帘”优雅地横挂江面。
江水的哗哗声清晰悠扬,韵律有致,动听悦耳,恍似那书生意气的屈子,意气风发、身姿飘逸地站立江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吟骚诵词声。
待到雨水时节,百溪相聚,江水暴满,汨罗江的狂野个性暴露无遗。
此时的汨罗江狂躁不安,发出一股低沉沉闷的“隆隆声”。似千军万马,气势如虹,给人震撼。江水从坝上狂泻而下,野马不羁地狂奔,翻起浊浪一线,壮观独特。型像“钱江潮”,却又别于“钱江潮”。“钱江潮”滚动向前,而“黄棠潮”却原地踏步,在大坝下滚成一条横连两岸的直线浪潮,似上游与下游在反复争夺博弈,却又达成完美的默契,争而不破。
触景悟道,颇俱中华文化之中庸之奥,甚是奇妙 。

走在傍江而上、通往联接京珠高速的平伍公路的乡村道上,两旁山峰簇拥,自然清静。道路在群山的间隙中蜿行。绿水青山相伴,鸟歌溪水怡人,路旁碧水池塘成串,更有藏于两山相抱之中的乡间农庄,雅致与天然,相彰相益,垂钓休闲,怡然自得。
若几个至交、亲子家游、身心憇养……,日玩夜寝于此,休养身心,怡情家庭,确是不二之选。在此:你可仿陶翁之态,离风尘之位,弃俗事之烦,找寻陶翁梦,悠然南山,涤尘身心,返朴归真,其乐融融 。
寄情黄棠山水,融入自然怀抱:
绿水青山悦目,云淡风轻怡心。
晨起清风鸟语,日钓绿水荷塘,垂杆汨罗江畔,观“黄棠潮”,赏“黄棠水帘”,饮山泉,食黄棠鱼,夕阳西下,暮步绿水青山,明月高悬,夜眠如水月光,如此佳境,夫复何寻?
细觅、细赏、细悟黄棠山水,山水黄棠,没有桂林的浓墨画风,也没有泰山、华山的巍峨险峻,墨香千年,同样没有苏杭的小桥流水,园林亭阁;更没有人工的矫情修饰。有的是如淑女的温婉细腻,素面天然,宁静从容,一枝一叶,一草一木,景微细觅,就算是汨江浪跃水啸,也优雅有度,容与你去细细观微感悟,去慢慢与它相融相痴,尔后顿生依依相惜,相知相悟恨晚之叹。
有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吾亦感慨:不悟黄棠山水美,只因风尘遮双眼。
由是幡然。所谓风景,沁神馨魄,皆道法、天人、灵性也。人工矫情,描眉涂色,形浮神躁,烟云也。是故,心无景,满目皆空;心有景,人间正道处处皆风景,此为道也。
遂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