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兴安的“缔造密码”
作者:周功绪 卢琴华
幸福兴安的“缔造密码”,是兴安干群同心同行的“绿色密码”。
兴安社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社区,位于小溪塔夷兴大道黄金地带,既是宜昌市筑堡工程的示范窗口,也是统战资源较为丰富、较为活跃的区域。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6200户,14930人。其中,少数民族同胞118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12人、港澳台侨胞(属)24人、党外知识分子7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6人。
该社区秉承“同心聚力,共同缔造”的发展理念,致力打造“同心同行·兴安兴民”的同心品牌,闯出了一条凝聚各方力量,建设“同心兴安、活力兴安、幸福兴安”的缔造之路。
建好同心阵地,打造同心兴安。走进兴安,布局巧妙、特色鲜明的“统战工作联络站”、“民族团结服务站”、“党外代表人士之家”、“同心议事厅”、“侨界代表人士助力共同缔造实践基地”、“新阶层代表人士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同心活动室”、“同心书屋”、“同心画廊”、“365同心志愿者服务队”、“同心人物风采”、“同心活动展示”等一个个手拉手、心连心的“乐园”和“民族一家亲,家和万事兴”、“我爱红石榴,同心跟党走”、“让同心同行永远在创业创新的路上扬帆远航”和幸福食堂里“同心大舞台、吃出健康来”等一曲曲拧成一股绳的“同心曲”,令人耳目一新和为之一振。这些阵地和组织的陆续建成,这些同心元素的立体展现和深度融入,为“同心兴安”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开展连心活动,打造活力兴安。社区以活动为载体,先后开展了“我为民族同胞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接力赛、“我爱红石榴·粽情话端午”大联欢和“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等同心同行暖人心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开展各项联谊连心活动150场次,为各族同胞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300多件。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让社区居民在“同心同行、兴安兴民”的路上,产生了强大的磁场效应。
社区干部在同新疆籍同胞兹有图迪姆.阿瓦迪力了解相关情况时,得知她很想将其儿子和女儿,从新疆和田转到小溪塔城区就读,安心经商后,一边热心宣传相关政策,一边及时向上反映,不到一天时间就帮助化解了这一难题。
凝聚各界精英,打造幸福兴安。凝聚各界精英,打造幸福兴安,是兴安社区共同缔造路上的一大法宝。夷陵区新联会副会长、醉三峡创始人胡景韬,为解决社区居民就近就业、就近创业难题,在社区中心地带,打造了深受居民欢迎的“心安365·创新创业中心”,且依托醉三峡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链接多方资源,为居民和相关企业提供了“培训+孵化+创业+就业”360度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该中心先后举办招聘会29场次、实地直播274场,技能培训500人,提供就业岗位3206个、帮助1600人达成就业意向。并孵化出“木鱼公社”、“甲子古方养生”、“百里印象”等一批创业品牌。
宜昌市侨联副主席、弘洋集团董事长程鹏,帮助社区打造了“心安365·社区邻里中心”和“幸福食堂”,不仅让一老一小的部分居民在“日常照料、康复理疗、免费理发、按时就餐”等方面享受了优质快捷的便民服务,而且也让不同爱好的居民享受了“瑜伽、乐器、舞蹈”等方面的培训,把“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写在居民的灿烂笑脸上。
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美尔雅理发店总经理张卫东,组织理发店员工成立“同心志愿者小分队”,几十年如一日,每周开展一次免费理发进单位、进小区等志愿服务。
民族团结标兵、新疆羊肉馆老板阿卜杜,用实际行动把“各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落实在雪中送炭的路上。先后为20多个贫困户送去一袋袋大米和一提提菜油;先后为环卫工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送去一个个烤馕和一件件天然矿泉水……
幸福兴安的“缔造密码”,老百姓心中永远发光的“密码”。
周功绪,湖北省宜昌市作协会员,《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白鹭文刊》副主编。近百篇散文在《中国作家》《文旅中国》《湖北作家》《乡土作家》《宜昌作家》《三峡日报》《宜昌记忆》《三峡文学》等发表。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