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先生一周词作选
鹊桥仙·三上苏马荡,炎凉竟互换于半途(八月十九日,上周六)
择焉无序?促身行忽,吾为求凉再试。渝城始觉暑难消,笑只顾、轻装旅里。
骄阳退了,风酣雨诧、石柱便生沉醉。莫赊过客几担心,入邻鄂、清风约起!
注:今重庆主城区36度,但动车行至二百公里外之郊县石柱时风雨大作,骤降至20余度矣!
山花子·与众戚下谋道探视欧家三姐(八月廿日,上周日)
久矣姻亲滞楚乡。请医摊了病三场。风味山家难养胃?漫商量。
勤打田畴秋雨劲,又山风到翠鸣香。行步人当身捂紧,不聊忙。
注:“病三场”,三姐近两个月内因肠胃不适,今已是第三次入住该院。
鹊桥仙·苏马荡晨赋(八月廿一日,周一)
为山穷目,为天收目,山鬼敛声藏起?开新雾涌海生来,这强势、赶潮千里。
迫云沉处,举烟飞处,都向壑边轻坠。久缠这壑舞云烟,直惊我、忘情万里!
注:辛词中连用两个“里(裏、裡)”字作韵脚,特注明。
鹊桥仙·七夕与内子闲聊于苏马荡(八月廿二日,周二)
坐山居寂,闲言碎忆,风敞树蝉歌软。秋光谁主诉清凉,一瞥就、天高云断。
人生太巧,惟情知嘱,织女牛郎要见。夜来妻我语天涯,别落个、仙桥甚远!
注:“语”,yù ,韵部:御,指告诉、使知道;出自《左传·隐公元年》中“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句。 “落”,là ,韵部:药,指没有上、误。
菩萨蛮·苏马荡今日历朝阳、午雨、霁后大雾、夕阳、夜风等交替,探奇有赋(八月廿三日,周三)
轮番嬗变天颁语,峥嵘助释般般数。神采一千回,笔端描不来。
晴吹清雾发,十面仙风白。杜宇似江鸥,啄身梳湿愁。
注:“嬗变”,传与、传递,出自《汉书·贾谊传》中“变化而嬗”句;注:“相传与也”。
蝶恋花·偶过苏马荡玉米地(八月廿四日,周四)
过几斜坡方岭半。人越秋山、撞个秋风见。衣袂揩肩揩汗面。青纱帐惹丰粮盼。
屋角农家留凳伴。大地深沉、带出泥香晚。饱眼前头新熟惯。夕阳当唤秋光颤!
注:“饱眼”,饱看,出自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新安富人》中“言次有四五恶少踵至,咸指女笑曰:不在岩下,何故狂奔至此?饱眼而去”句。
洞仙歌·苏马荡纵步(八月廿五日,周五)
饥餐一饭,讨新蔬于野。贪饱休招倦来也。看山潮奔突,壑底啾嘈,端听得、隐了千军万马?
难猜渔唱晚,追有樵风,兴促吾思古时夜。想仙手、抚秋林,弄彩飞飞,直垂绘、长川如画!日斜处、天光破云丛,照客动归身,忘车谁驾?
注: “纵步”,漫步,出自唐. 柳宗元 《梦归赋》中“老聃遁而适戎兮,指淳茫以纵步”句。 “渔唱”,渔人唱歌,出自唐. 郑谷 《江行》诗中“殷勤听渔唱,渐次入吴音”句。 “啾嘈”,喧杂细碎之声,出自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文中“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句。 “樵风”,指顺风、好风,出自《后汉书》卷三十三<郑弘传>;唐·李贤注引孔灵符《会稽记》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曰:“常患若邪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故若邪溪风至今犹然,呼为“郑公风”也。 “弄彩”,出自唐. 舒元舆《牡丹赋》中“弄彩呈妍,压景骈肩”句,形容牡丹艳丽色彩、并肩而立,使日光无色。 “绘”,古从糸mì、与线丝相关、会声,此用本义、即五彩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