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之旅抒怀(新韵)
文/姜树国

一、七律•观光四川峨眉山金顶
峨眉法地有奇峰,金顶虔心赏大成。
两线飞车通九宇,一尊菩萨护芸生。
神驰云海瑶池景,意醉仙台彩日虹,
欲向普贤求圣助,人心从善永康平。
注: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其佛教圣地华藏寺所在地金顶,海抜在3079米,为峨眉山旅游的最高点。此山为著名的佛道教名山和旅游圣地,该寺始建于唐朝。自古有: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者,山之领袖。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以其“雄、秀、神、奇、灵”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而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来这里祈求平安和健康的人络绎不绝。

二、七律•观光乐山大佛
岩崖危坐愈千年,直面惊涛若等闲。
足踏三江逐恶浪,头齐峰顶撼苍天。
慈心呼喚及时雨,大道轻扬万里帆。
莫谓尘风摧面老,苔痕斑赭溢清欢。

三、五律•观光乐山大佛
端坐危崖下,长歌碧水前。
足平千里浪,头顶九重天。
慧法开瑶境,禅心佑蜀川。
比肩邀日月,风雨共流年。
注:乐山大佛座落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凌云山栖鸾峰下,雕刻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的临江峭壁上。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尊置于露天摩崖上的石刻造像。大佛通高71米,佛像为弥勒佛坐像。始建于唐朝713年,完成于唐代803年,建造历时约90年。
据资料记载,早期在凌云山大渡河、岷江、青衣江的三江交汇处,江水狂奔浩荡,时发水患,且常伴有船祸。在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和尚海通禅师游历天下,来到凌云山,决定在临江的山崖上开凿一尊弥勒佛像,一是用来减缓水势,消除水害,二是让这尊巨大的弥勒佛像安守坐镇,保佑苍生。

四 、七言排律
观光四川省马尔康昌列寺
险径攀崖卌四旋,佛国耀眼九重天。
宫融藏汉金涂顶,殿塑千佛壁绘莲。
暮鼓晨钟痴客醒,檀香烟火圣经传。
云浮庙宇连瑶阙,泉涌峰巅落雾川。
紫气环峦随处有,虹光伴日不时翩。
今朝方晓空空净,欲向昌门习坐禅。
注:昌门,指昌列寺。
卌xì,即数字四十。从山下到达昌列山顶要经过四十四个陡弯。
绘莲,指大殿墙壁和天棚上的雕花图案。
昌列寺创建于十三世纪四十年代。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首府马尔康市的昌列山上。距梭摩河河谷的垂直高度900米,海抜3400米,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在老寺院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建。2004年在老庙不远处又新建了一座颇具现代建筑风格的宏伟大殿~大经堂。经堂内八尊金佛来自于尼泊尔,房顶全部采用帖金,远远望去金碧辉煌。通过重建、新建,将汉藏乃至欧美的庙宇繁华都被虔诚的工匠奉献给了诸佛,被称为高原大山里的一座“九天佛国”,这里有川藏最美丽的佛学院,是广大信教善众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