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心先生
《文学回忆录》
有感

读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有感

“春秋战国是哲学黄金时代,但是两千多年来坐吃山空。一穷,穷在经济上;二白,白在文化上;三空,空在思想上。”
最近有空时,一直在陆陆续续读木心先生讲述的《文学回忆录》,先生纵谈先秦诸子百家的得与失,见解独特,真是难得一见。
木心先生说,李耳的思想最透彻、孤寂、凄凉,完全绝望。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未其兆。”
李耳是一个叛逆者,如果人格渺小,一样是奴隶,一个伟大的人,必是叛逆者。
世界上所有“乌托邦”构想,以老子最彻底,最脱离现实,绝对不可能。
老子最早知道中国的两种特产:一是暴君,一是暴民。
老子下来便是孔丘,关于孔丘的言行体系,木心先说他几乎都反对,他说:一言以蔽之,他(孔丘)想塑造人,却把人扭曲得不是人。所以,儒家一直为帝王所利用,但我重视孔丘的文学修养。
《诗经》选的是北方的诗歌,《楚辞》选的是南方的诗歌。楚是地方,辞是文学作品。它起于屈原,绝于屈原。它也是中国最早的“伤痕文学”。
但整个《诗经》本是悲苦之声,木心先生骂儒家,孔子是将好好一部《诗经》弄成道德教训。
我同意他的观点:诗就是诗,一旦上升为经,就变成道德教化了。
先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孔子一直没死,他的幽灵就是无数中国的伪君子。
儒家从汉朝开始,一直是中国帝王的参谋;墨家,却是从来没有哪一个朝代用来治国纲领。
墨子的思想就是科学、民主、平等、博爱的先驱。虽然那时儒家与墨家势同水火,但被称儒家“亚圣”的孟子讲了一句公道话,他在《孟子·尽心上》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的文学才能极高,善于雄辩,他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后面很多人把“浩然之气”看作是爱国的情操的培育,唐宋八大家都受孟子影响,特别是韩愈和苏轼。
庄子比孟子小一点,中国文学的源流,都从庄子来。
庄子的理想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句话是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所以木心先生说,中国的伦理观是孔孟的,艺术观是老庄的。
后来,荀子把“法”填入“礼”,中国制度和思想就是“礼表法里”。这个一直没人发现,或者发现了也不敢说,直到近代。
谭嗣同最早向儒家纲常名教发动正面攻击。他在《仁学》大声斥责:
“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媚大盗。”
谭嗣同发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的意思是说:
封建社会二千年为政体系,都和秦朝政治体系一样是大盗政体。二千年所遵循的学术体系,是荀子学说都是乡绅阶层的愿景罢了。只有大盗政体利用乡愿学说,也只有乡愿学说甘于为大盗政体服务!
木心先生讲述的《文学回忆录》有关先秦诸子百家这段内容后,他也对自己这一生作出如下评价:
“我自得恶果,所以不必悲伤;我不希望,所以不绝望;我自寻路,一个人走,所以不反激。我也有脾气要发,但说说俏皮话。”
…………
先生乃赤子之心,可爱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