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食盐“疯抢”的背后是愚昧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近日来,受日本宣布核污染水排海消息的影响,韩国民众出现“举国囤盐”事件,一夜之间,波及我神州大地。原本普普通通的食用盐,瞬间“咸鱼翻身”成了抢手货。超市、商场、杂货铺的食用盐被“抢劫”一空,几近疯狂的背后,透露出来的是国民的愚昧无知。

众所周知,我国的盐产量居世界前列,矿盐、深井盐所占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多,而海盐只有区区的十点几。所以说,怕海水污染闹盐荒的人们,我想问一下,你们的智商有几何?我们应该不会忘记,十二年前的“囤盐”风波,还有前时疫情疯狂囤药的余波吧!这一种“争缴智商税”的愚蠢之举,实在令人唏嘘,让人可笑!听信谣言,推波助澜的愚蠢之人怎么会这么多?比文盲还傻蠢!
历史竟惊人的相似,国人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N多次,说明我们缺的不是货(盐、药之类),而所缺的是智商。我想弱弱地问一下,十年前有人囤的盐,吃完了吗?盐,虽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按科学的说法是,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也就在3一6克之间,而且食盐的制作工序也很简单。担心没盐可吃,有点杞人忧天吧!退一万步来讲,纵使此次海盐被污染,不是说一两年大自然就能稀释的,而是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你囤得了一时,还能囤得了一世?我们要相信,国家自然会有应对措施。不要愚蠢的瞎折腾给国内生活秩序添乱了,更要严防和打击一些黑心经营商乘机哄抬食盐价格,破坏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一些地方的恶性事件!

再者而言,人们着急“疯抢”的背后,危害起码有三:一是你急于抢货储存,那么就乐坏了一些无良商家。据悉,现就有那么一些人,趁机抬高盐价,平时每袋2元的普通食盐,有人卖到3元,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二是扰乱市场的营销秩序,这给国家的计划经济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三是催生了歪风邪气的滋长,或许孰会有人铤而走险抛售非食用的工业盐,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这就是民众无知盲目跟风,带来的不良后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要再干傻事了,否则,吃亏的永远是你们。
(图片引用网络)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