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大亚湾
——探访中国首座核电站见闻
■文/彭宇文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夏,有两件事牵动世人神经。一是俄乌两国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争拗不休。二是围绕日本福岛核电站污染水排海问题争论激烈。由此联想到多年以前,笔者曾采访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经历。今天翻出旧作转发都市头条,愿与读者朋友分享当年我的所见所闻。
~~~~~~~~~~~~~~~
大亚湾,在中国绵绵万里海岸线上,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山水相依间,海涛拍岸,渔帆点点,袅袅炊烟,几乎成了这儿千百年来不变的景观。
后来,这片静静的海湾突然热闹起来,进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确切地说,这种“关注”一半来自好奇,一半源于“恐惧”。从此,寻常的大亚湾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人在大海那边扔下了两颗刚出炉的原子弹,使日本人饱尝了那核玩意儿的可怕滋味……
后来,随着冷战的解冻及核裁军的进展,人类开始致力于核能的和平利用。然而,人们对它却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情。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不幸发生爆炸外泄,核辐射对周边居民构成严重威胁。于是,人们对核武器的恐惧便移花接木转到核电站上来。
挫折未能阻挡人类继续前进的步伐。1987年8月7日,中国第一座总投资约40亿美元、设计年发电量为100-126亿千瓦时的核电站在大亚湾宣告动工。
“隆隆”的开山炮惊动了周边居民。对在家门口修核电站,对岸的部分香港人持反对态度,甚至闹了几次街头游行。而这边的深圳人则安静多了。他们虽然也有某种担忧,但还是较为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1994年2月1日,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4年来运行状态良好。人们渐渐放心下来。今年4月3日,记者有幸赴大亚湾参观,所见所闻,茅塞顿开。
大亚湾核电站坐落在依山傍海的一片开阔地里。远远望去,一座花园式的白色圆形建筑在阳光下闪闪夺目,门前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这便是核电站联接外部世界的信息中心。登高俯瞰,核电站全景尽收眼底。从外表看,这儿与其它工厂区没什么两样,无非是建筑学上常见的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形及色块与线条的组合图案。所不同的是,这里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蓝天下也未见轻烟飘渺。一切显得那么有序而安祥。
眺望远方,约4公里开外,大亚湾核电站的胞弟——岭澳二核正在紧张地建设之中。
下得山来,我们步入核电站的“大脑”——主控制室。这是一座不大的椭圆形建筑,依墙排列一圈五光十色的电脑仪器。红绿青蓝紫,繁星般的指示灯彼此闪烁。圆厅中央摆设一张银灰色的大办公桌,仅有两人在值班。圆厅一角立一面墨色大玻璃镜,外面看不见里面,而里面的人却能清晰地看到外面的一举一动。陪同我们的高级工程师姚耕陶说,这是监控室,可观察值班人员的操作情况和系统运行状态。他解释说,核电这玩意不是儿戏,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按规定,值班人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只能按《手册》办事,决不允许“拍脑袋”。这里是彻头彻尾的“本本主义”。
随后,我们返回信息中心参观了展览厅。这里以模型和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核电站复杂的科学原理及运行过程。核电站由核岛和常规岛两大块组成。核岛内的压水式反应堆(堆芯为铀235)由一粒中子引发核裂变而产生并释放巨大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蒸汽,然后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即常规岛)发电。
与一般发电厂不同,核电站一经启动,不到换料期间(一年一次)不得停止运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用电有高峰低谷之分,多出来的电怎么办?姚工程师指着山上一个巨大的蓄水池说,白天我们利用多出来的电能将水抽到山上,晚上又把山上的水放下来发电,如此循环。他说,大亚湾抽水蓄能电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站之一。
我们关注的重点还是安全问题。有报道说,废弃达12年之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最近死灰复燃,其核辐射竟然穿透厚厚的密封水泥壳跑了出来,令人惊诧不已。姚工说,我们的核电站一般不会发生那种事故。一是反应堆不同:他们所用的石墨慢化反应堆,在低功率下呈不稳定状态,且石墨可以燃烧。而我们是采用压水式反应堆,在任何功率下都能保持稳定,而水是不会燃烧的;二是“急刹”时间不同:一旦发生事故,他们要用15秒才能“停堆”,而我们不到两秒就能“停堆”;三是安全壳不同:他们缺乏有效的安全壳,而我们的安全壳设有三层坚固的屏障,一般不易外泄。当然,万一发生严重意外,我们还有一套紧急应变措施。按国际惯例,届时只有核电站5公里范围内的居民需要疏散,而10公里范围内采取室内掩蔽措施就可以了。
核反应堆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呢?姚工笑道:不会,原因是两者浓度不一样。原子弹里的铀235浓度必须达到90%才能爆炸,而一般商用核反应堆的铀235浓度只有2%至4%,怎么会爆炸呢?我们一听心里石头落了地。
那万一发生地震怎么办?因为听说深圳处在一条地震带上。姚工领我们看了一幅南中国的彩色卫星图片。他说,国际上规定核电站8公里范围内不能有活动断层,而卫星图片显示大亚湾核电站20公里范围内没有活动断层。这是选址大亚湾的地质依据之一。另据记载,本世纪广东境内发生的最严重地震为7.25级,当时对大亚湾的影响不到美基里制6度。而我们的核电站则有抗8度地震的能力。因此,你们大可放心。
傍晚返回蛇口,但见万家灯火,一片光明。心头忽然一动:咱们也许用上了大亚湾的核电呢。那儿的电75%输往香港,而蛇口的电恰恰是从香港引来的嘛。
(原载1998年6月14日蛇口消息报)




大亚湾核电站远眺。

大亚湾核电站内景。
(图片来自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