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史可法
朝廷更迭转时空,
多少英豪今古同。
拥立福王登帝位,
督师江北尚书公。
皇城后院升平舞,
将士前方浴血融,
八十万人魂断处,
梅花岭上奠精忠。
【注】史可法(1602~1645年),字宪之,号道邻,祖籍今北京市大兴区,后迁居今河南开封。他为人诚恳、正直,办事认真,是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多次平定叛乱,打击漕运贪污,被崇祯皇帝重用。在崇祯皇帝自缢后,他辅佐福王朱由崧登基,建立南明,任兵部尚书,坐镇江北防线抵抗清军。扬州城防务吃紧,他即到扬州,将扬州与南京之间的防御力量进行整顿,调解诸将之间的关系不和。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破,清军屠城十日,军民被杀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因拒绝清摄政王多尔衮的劝降而同时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只好以其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
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