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军休三中心退休四级军士长余运强同志,出生于1980年,1998年12月广州军区某海军部队到余运强所在学校招兵,他积极报名应征入伍。
入伍后分配到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头角训练基地,从事了9个月的新兵连入伍训练,因他入伍前所学专业对口——高炮方位防空侦察。训练结束当天被分配到汕头水警区护卫舰二大队某舰服役,并定岗到枪炮部门,对空副炮站位。
一、初心不忘 使命担当

护卫舰海上巡逻
年轻好学的余运强像他名字一样,在新时代强军富国的大熔炉里,风雨无阻,时运沓至而来。他结合课堂上学得的理论知识切身实践,熟练掌握了火炮制导防御技能,随部队一步一跨越,一年一展示国威军威:先后选派他参加了总部组织的陆、海、空三军实战演练《神威》演习,《广自》防空大演习。由于他事迹突出,舰艇入党荣立三等功一次。
跨年不息,时不我待,翌年春随舰艇步入了神圣领海领空护卫行列,90天的漂洋过海,耳濡目染了祖国大好的富饶河山。
汗鸭子初步随舰艇漂洋过海,无风三尺浪,飓风浪涛天。舰艇随浪颠簸,忽而东倾,忽而西斜,三摇两颠簸,把他这位缺乏舰艇生活经验的新兵蛋子,晃动得头昏脑涨,不住口的呕吐、干哕,胆汁都哕出来了还不休止。艇长生见他脸色煞白的样子,半是关心,半是劝慰的口气说:“你不能再蹲炮位了,马上就到礁盘,那里相对稳定一些,不如把你放在那里干勤务,等返回时再随舰艇回陆地。”
领导的好意让余运强无法接受,虽然有气无力,但口词坚定:“军人的职责,保卫祖国神圣领土不受侵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丢阵地,我现在既无伤又无疾,无非就是哕几口黄水吗?”
艇长被余运强的精神所感动,派一名医生随时观察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余运强婉言谢绝,先敬礼后拍胸膛:“没那个必要。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说罢精神振作,稳坐炮位,两眼注视雷达定位信号显示器。
护卫舰所到之处,无不彰显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在艰难困苦的环境内不忘初心,使命担当。礁盘最小的只有一平方公里,最大的也不足10平方公里。每个礁盘上驻防我人民解放军护防部队,多以连、排编制的中队,或大队。海水沙石不缺,缺的就是少土植物,每次护卫换防或战友们探家时,守礁领导不求他们归队时带什么稀奇珍宝,只求他们把各自家乡的红、黄、黑、白泥土带去一把就是最珍贵的礼物了,用这些积攒的份土在礁盘上种植蔬菜食用。
余运强3次登岛,亲身体验了岛礁的艰苦生活。礁盘和舰艇上一样,水不缺乏,可都是海水不能食用,就连洗澡用的水都是海水淡化后,或空调积存水冲洗每天的燥热和浑身的油汗。生活很富有,一日3餐,餐餐吃罐头,却很少能吃到新鲜蔬菜。一年365天,所有守岛官兵坚守在神圣的礁盘上,虽说4个月换防一次,每人每次全靠自带的铁皮组装的新鲜蔬菜盒子,装有洋葱、苞菜、青辣椒等几种吃不了几天就缺菜吃了,全靠营养液浸泡的菜维持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可多数不适应水土的官兵长期口烂,疼痛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有靠Vc药物补充防止口腔腐烂。
余运强深有感触地说:“生活虽然艰苦,但责任非常重大。此次护卫执行任务,时间虽短,只有3个月,但对于我们所有参卫的官兵,是一次载入史册的熔炼和洗礼。强军富国固长城,人民军队,初心不忘,使命担当,永远听党指挥这是统一的心声。”
二、退休换岗 士气不减
礁盘驻防
余运强退休,是战友、乡亲、同学及父母意想不到的事,都为之感叹,说:“正值风华正茂,护卫强军盛世期,怎么能向后转呢?”特别是父母奇希望他在部队好好干,创造条件提个一官半职,熬到随军年限,儿媳妇和孙子可随他进入广州开发大城市,永远跳出东西湖这个偏远的荒湖滩,对孙子的培养教育多有优越性。
余运强对父母的想法心领神会,军营不是自个家门想进进想出出,服兵役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服役退休都有明文规定的,电话里反复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于海军来说,这个名词再恰当不过了。舰艇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是铁板一块,整天与水打交道总得有去有来吗?而且长了,按军龄已到最高服役年限,更重要的是由于长期蹲炮位注视海空领域,长时间受雷达电磁波的辐射已患上了不易继续服役的甲亢病,只有病退休养充实预备役队伍照样保家卫国么。”父母亲认为儿子的话有道理,只好随儿子的意愿退休回乡村。
余运强想: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靠资源。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三代,大都来自农村,只要有机会,很多人都有回报家乡的愿望,“乡情牌”、“乡愁牌”打好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渠道疏通了,对乡村振兴将会产生很大作用。自已说不上什么人才,但深入贯彻落实习1广泛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责任重大,组织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有利于畅通人才回引渠 ‘破除要素下乡壁垒,营造回报家乡的良好政策环境。有利于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激发社会参与意愿,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家乡;有利于弘扬新时代乡情文化,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集聚全社会关注乡村、支持乡村、建设乡村的强大合力。
余运强退休才36岁,也正是风华正茂的兴盛年龄段,有了奋斗目标,便自愿参加了社会上志愿者建设家乡服务团队,既可充实退休后闲无事事体力运动,也可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先后在食品厂当工人,利用空闲休息时间见缝插针开马木、电信公司开车、美团外卖公司配送货物等繁杂劳动。一辆电动车蹿遍乡镇千家万户。虽然苦点累点,在退休军人旺盛士气的敦促下,既方便了千万群众,又为社会创造了效益。
2023年余运强移交武汉军休三中心后,正赶上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大解封,全国上下如决堤的山洪奔流不息。步入43岁生日的余运强,加快了为民服务的车轮。
三、兢业奉献 服务社会
余运强(左2)事迹研讨会
余运强为了改变家乡面貌,每天坚持10多个小时的团队外卖服务活动,儿子独自在家写作业。因他手上货单太多跑起来竞然忘记了给儿子做饭,赶紧赶慢将手中货单送完回家,发现儿子趴在书桌上睡觉。
儿子怕影响爸爸跑外卖活动,连个电话都没敢打自个儿啃了两口馒头,边吃边做作业。坚持将作业做完,嘴角上沾着馒头渣滓也顾不得擦一下便睡着了。
余运强望着熟睡的儿子,愧疚得说不出话来,满含热泪将儿子扶床上睡觉,赶紧打开火灶做饭为儿子充饥。饭菜做好后摆桌上才将儿子叫醒,儿子揉揉困倦的眼没急于吃,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爸,你跑的路多,出的力大肯定早都饿了,你先吃。”
一个才10来岁的孩子,浓浓情感的语言,让余运强喜中有忧:喜的是儿子终于懂事了,家风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忧的是长此下去,缺少亲情交流,淡化和谐气氛对儿子成长极为不利。俗话说“母子连心,父爱如山。”他连谁的心?又靠谁的山?他在部队服役顾及不了儿子,妻子患忧郁症厌烦这个家又撒手不管亲生儿子,使儿子从小就失去了母爱和父爱的靠山。3岁起开始由奶奶和爷爷照看,受他们娇贯产生厌世弃俗的习气,少不随心就撒泼哭闹砸碟子摔碗。部队退休后才有他和儿子交流感情的机会,有了自己的住房,才有机会与儿子同吃同居。他暗下决心,要在儿子身上加倍付出,在他幼小的心灵上追回父爱的情怀。
即日起,余运强立家风定家规,每周日看望爷奶吃团圆饭,并界定硬性条件当着全家宣布:“父亲是军人、共产党员,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听党话跟党走,雷雳风行的军人作风,多学知识早日成才。为社会做贡献!”
2023年刚进入夏末多雨季节,全国多处遭水灾,余运强接到某医药公司为灾区送药的紧急任务,临走时将儿子升学作业布置完即奔赴甘南灾区,回汉后接连送了几趟外卖才回家。孩子成长进步的表现,让他这位当靠山的父亲终于放下了悬挂的心,儿子根据班级成绩排名,秋季开学可顺利升入中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