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赏台湾著名诗人謝明辉老师诗词
專輯(川台一家親)專輯第(46)
期
川台一家親
兩岸詩意鄉村振興雅集記實
今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四川視察時,提出鄉村振興治蜀興川。兩岸在四川濃園,展開了川台一家親,以詩書畫詩歌三農,鄉村振興,文化鑄魂。金秋時節,詩意盎然、畫境蔥蘢。

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和四川省詩歌協會迎來了臺灣文化藝術界、與臺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共同主辦了這場“詩意鄉村振興”主題文化藝術雅集。
詩歌是魂,也是火炬和旗幟,是我們心中意志和願景的表達。大會聘請國際著名朗誦藝術家兼大眾詩人書法家叢守武先生及濃園副總理羅玉芬主持。
川台一家親,攜手話振興。兩岸出席的嘉賓計有:
臺灣方面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執行長謝明輝先生。謝明輝先生曾任第三屆國大代表、現是全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副總會長、臺灣謝氏宗親會監事長、明妃傑出貢獻獎得主、臺北市、桃園市、基隆市和新竹縣政府顧問,以及紐約文聯網刊榮譽顧問。他的詩歌在臺灣地區和許多國家都具有很大影響。

蔡玉盞,謝明輝先生夫人 ,她是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秘書長、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行政主任。
紀俊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專任教授兼社科院院長、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
常如玉 :紀俊臣先生夫人、臺灣傑出企業管理協會理事長。
唐雲明:臺灣消防退休人員協會總會長、亞太消防工程師學會理事長、銘傳大學教授
蘇月春 :唐雲明先生夫人 。
彭錦鵬:臺灣競爭力論壇前理事長、臺灣大學政治系兼職副教授、第三屆國大代表
杜震華: 華梵大學人文教育中心兼職特聘教授。第三屆國大代表
謝三榮: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
張世賢:台灣公共行政學會理事長、前臺北大學教授。

楊泰順: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前中國文化大學代理校長、前省議員
以及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師生共 16名出席。
大陸方面
四川省詩歌學會嘉賓計有:
楊牧:著名詩人,中國新邊塞詩代表詩人、四川省詩歌學會顧問。原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星星詩刊雜誌社主編、書法家。
曹紀祖:著名詩評家、四川省詩歌學會會長,原四川省作協副主席、秘書長。
牛放: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四川作家書畫院院長、《星星詩詞》主編,原《四川文學》雜誌主編。
孫建軍:著名詩人、四川省老作家書畫院院長,原四川省作家協會創作研究室主任。

曾杲:四川省新聯會書畫院院長、四川作家書畫院副院長、西蜀印社社長、西泠印社社員,著名金石家。
向以鮮: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教授,著名詩人。
蒲小林: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
王國平: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成都市職工文學院院長、都江堰市文聯主席。
金指尖: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
熊遊坤: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秘書長。
石真:著名國畫家,國畫大師陳子莊先生入室弟子。

陳建明:童體字創始人、作家。
茶心:四川省詩歌學會常務副秘書長。
阿依卓:四川省詩歌學會辦公室主任。
胡德:四川省詩歌學會活動部主任。
韓俊:四川省詩歌學會辦公室副主任。
陳梅:四川省詩歌學會會員。
許薔:四川省詩歌學會會員。
趙璐琪:四川省詩歌學會會員。
楊麗:成都市文聯副主席、國際濃園集團負責人。
秦剛:原四川省監察廳廳長、四川省委第一巡視組組長。
董進智:原四川省農業廳二巡。
叢牧:諾丁漢大學數字經濟博士。
向麗:四川省致公黨海外聯誼部副主任。

周震:四川省縣域經濟鄉村振興工作委員會副理事長。
劉紅梅:書畫家
王美松:四川省政法委處長。
鄧代昆:著名書法家、詞賦家。
賀勇:四川省鄉村文化書畫院院長。
周永:中測審計院副院長。
文華:華喆建築董事長。
劉登偉:中機產業規劃院四川分院副院長。
天府、天藝、天時、天道。國際濃園集團董事長楊麗女士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詞。
鄉村振興話桑麻,田家喜有詩書畫。四川作家書畫院院長牛放先生代表書畫藝文界致辭。

川台合作有典範,錦官城外是濃園。
星星詩刊以自己的輝煌成就,成就了中國詩壇的滿天星星。中國文學史中國新邊塞詩地標性詩人,四川省詩歌學會顧問,原星星詩刊主編溫文儒雅充滿詩人氣息的楊牧先生來到了雅集致辭。
雅集、雅士、雅言、雅語,來自臺灣的主辦方,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先生也為大會致辭。
兩岸一脈血濃於水,川台攜手共話振興,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紀俊臣先生為我們舉茶話桑麻。

鄉村振興,鄉村文化藝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華秋實,詩畫文化如何走進鄉村?四川省鄉村文化書畫院院長賀勇先生貢獻畢生心得。
今天是見證四川臺灣文化藝術交流合作的高光時刻。來自臺灣的中華詩詞藝術協會分別與大陸國際濃園集團、四川省詩歌學會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並請四川省詩歌學會會長曹紀祖先生、顧問楊牧先生、院長牛放先生、秦剛先生、董進智先生、賀勇先生登臺見證。
金秋時節碩果累累,鄉村振興文化鑄魂。全席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希望今天簽約的一小步,成為明天合作的一大步。川台一家親,攜手話振興,兩地攜手,努力同行,向著美好願景出發。

臺灣的鄉愁夢回天府,浣花溪畔正好曲水流觴,川台兩地交流永不斷。互聘顧問是最佳証明,國際濃園集團董事長楊麗女士與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謝明輝理事長互聘顧問。
四川省詩歌學會會長曹紀祖先生與謝明輝理事長也互顧問;
四川省鄉村文化書畫院院長賀勇先生也與謝明輝理事長互聘顧問。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謝明輝理事長特向牛放院長、楊牧大詩人、叢守武大丛詩人頒發顧問聘書。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以文會友,翰墨留香。謝明道理事長以詩歌三農,中華一家兩幅親作墨寶贈給國際濃園集團董事長楊麗女士並合影。
書畫藝術家石真、孫建軍與謝明輝先生互贈書畫作品並合影。
文化是鄉村振興之魂,詩歌是美好生活之魂。來自台湾的唐明教授朗頌大众詩人丛守武的振興鄉村賦獲得滿堂彩。

乡村振兴赋
拍拍大山的胸脯
你把翠绿摇满山谷
弹弹小溪的琴弦
你把悠扬撒满一路
天下之幽已非青城独有峨眉之秀入千门万户画图
广厦万间大庇天下无寒士
希望的田野摇曳炊烟歌舞
捧起家乡的一抔黄泥
看到曾经的耕躬垄亩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多少代人汗滴禾下土
山林丘壑有毒疠
沃土难收百担谷
哥哥妹妹城里打工去
留下爷娘幼小倚门户
撂荒了地镂空了屋
有心唱山歌未唱已呜呜夜夜盼儿归
秋声寂寂不是儿脚步
天天盼女回
小女已经嫁做城里妇
白发三千丈寸寸犹在田慈母手中线灯下还把衣衫补
脱贫攻坚后无来者前无古
干部下乡帮村帮户
深入不毛跋山涉水
拔除穷根含辛茹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国于兴师与子去贫苦
中国脱贫攻坚创奇迹
山欢水笑举世瞩目

你举笔横捺撇竖
我挥毫画更美宏图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
乡愁一缕我归了故乡故土
别说我鲜衣怒马再上阵还看我器宇不凡满腹诗书
若说今生还有未了事
把一腔沸血泼向千年热土
謝明輝與牛放、曾杲也互贈書畫作品並合影。
陳建明、賀勇、叢守武先生也與謝明輝先生互贈書畫並合影。
詩歌一首入碧宵,海峽兩岸逐新潮。四川詩歌協會阿伊卓朗誦兩岸著名詩人于光中的詩歌《鄉愁》,頓時大家均懷感傷。
新詩新友濃園會,佳期佳話踏歌聲。謝明輝先生和唐雲明教授朗誦謝明輝的新作《詩的草原》〈七夕〉〈靜夜之弦〉,現場掌聲如雷,深獲大家喝彩。

詩的草原
詩是一片草原,
一馬平川,
綠草如茵,
鲜花盛放。
有人告訴我,
詩的草原像天堂。
有天真,
有浪漫。
有情懷,
有感傷。
天真時百花盛放。
浪漫時流雲飛瀑。
情懷來時高山流水。
傷感來時天地悠悠。
詩的草原
很自由。
詩的草原
很奔放。
詩的草原
很純真。
詩的草原
很豐美。
詩的草原
很優雅。

我是詩草原的牧者,
用真去放牧。
用善去放牧。
用美去放牧。
用情去放牧。
詩有歡笑。
詩有悲傷。
詩有理想。
詩有憂慮。
言志如長江大河波瀾壯闊。
言情如清風明月溫和柔美。
詩詠國家大事,
波濤汹湧,
滔滔不绝。
詩咏山川大地,
人文風土,
雄奇俊秀。
詩的草原,
我願當永遠的牧者。
讓草原四季如春碧草如茵。
詩的草原,
我願當默默的創造者。
讓詩的真善美,
是人們永恒的追求目標,
永存人間。

眼兒媚 七夕(一)
水山一色共雲天。
潭深水幽藍。
三伏暑炎,。
天上人間,
熱情相連。
夜望天穹群星閃,
七夕夢連篇。
星明月暗,
織牛款款,
鵲橋綿綿。
醉花陰 七夕(二)
七夕鵲橋織牛會,
淚水落不歇。
月老勸不悔。
朝朝暮暮,
盼望情人歸。
雲河有情不生悲,
特准會即回。
歡見與苦别。
年年歲歲,
始終情人味。

靜夜之弦
月光下,
靜夜之弦悄悄拉動,
蟋蟀高昂的鳴聲,
組合成天籟之歌,
奏響月光圓舞曲,
是最佳的迴響 共鳴。
露珠謳歌月光的清涼,
直到清晨,
叫醒尚在沉睡的日出。
夜像一罈老酒,
越陳越香。
更像一首老歌,
越聽越有味。
千古來,
不知有多少騷人墨客,
不斷的歌頌吟咏。
清風徐徐,
夜凉如水。
一座座跨越河水兩岸的觀景橋,
擠滿了人群,
橋被炫光打扮得,
像星光一樣燦爛,
五光十色,
十分吸睛。

夜靜了,
月冷了,
晨曦醒了。
躲在月光裡的樹,
正期待一場朝雨,
沐浴新晨。
我是觀夜樓的主人,
眺望月光朝陽攜手,
走向明天。
最後,振興在田野,收穫在金秋,歡樂在濃園,難忘在今天。四川省詩歌學會會長曹紀祖先生做總結發言。
謝明輝理事長贈予出席的貴賓〈詩韻中華〉見面禮做為結束,大會進行順暢,圓滿成功,活動結束,集體合影。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




現職: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 理事長
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 執行長
全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 副總會長
台灣謝氏宗親會監事長
明妃傑出貢獻獎得主
基隆市市政顧問
新竹縣縣政顧問
學 歷:
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2011畢業)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系學士
經 歷
中評社特約作家
海峽交流基金會 顧問
圓山大飯店 監察人
兩岸統合學會執行長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國會聯絡組組長(2000-2001)
國民大會第三屆國大代表(1996-2000)
北縣警察局金山、淡水、蘆洲、樹林、土城分局副分局長(1989-1996)
永和分局刑事組組長(1998)
著 作
1.《黃金十年》-創富、幸福、競爭力
2.第二屆兩岸競爭力論壇套書
(提升兩岸競爭力的秘訣大提升、大戰略、大突破、大競合)
3.《金廈特區論文集》
4.《謀共識、找出路、臺灣向前走》論文集
5.《「一帶一路」共創新未來》論文集
6 詩韻中華詩集
7世界詩會 廣州都市詩詞頭條 中國謝氏文藝傳媒 台灣科技整合月刊 中華詩院夢何文學 世界文學網刊 浙江半島詩刊 海南詩刊 詩歌中華均有專輯。
8 每日一詩刊載:報新聞 Hinet生活網 新浪新聞 奧丁丁新聞 Yam 番薯藤 Match生活網等六家






